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8

诗歌赏识(二篇)

[复制链接]

336

主题

687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词楼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111
发表于 2020-2-1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秦砖汉瓦 于 2020-2-18 23:03 编辑

《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鉴赏

【原玉】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
    杨耀雄(广州)

征途万里志仍求,大渡何曾飞步休。
黄岭弯弓射名将,石门纵马缚藩侯。
入朝一剑霜芒怒,擒贼千营鬼帅愁。
振袂晓星回首处,百川还见向东流。

     相对而言,写人物诗,尤其是写富有正能量的人物诗是比较难写的。纵观当今诗坛,许多诗人、尤其是初学者,在歌咏人物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用尽华丽词藻,倾情歌功颂德”而导致诗骨单薄、诗韵贫乏的局限之中。而诗人杨耀雄的《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这首人物歌咏诗,给我印象是:全诗骨格洗炼、挺拔,豪迈大气,颇见精神。同时,诗意婉转沉郁,诗味隽永,令人荡气回肠。细细品味,让人耳目一新。感佩之余,我就该律略谈些许肤浅认识。
       常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人只有常怀丰盈诗心,真正做到以情写诗,情由衷发,方能写出妙言佳句。而纵观此律,从起句“征途万里志仍求”到“振袂晓星回首处,百川还见向东流”这一尾联为结可看出,诗人始终以饱满的诗心,尽情讴歌杨成武不平凡的一生,由衷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敬佩之情。这也许是出于同宗之故,抑或是受将军卓越功勋感染使然吧!但在尾联“振袂晓星回首处,百川还见向东流。”中可以看出,诗人要向读者表明的是: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所有开国元勋为之共同奋斗的结果,期望世人勿忘历史、勿忘元勋们的丰功伟绩。诗人通过该句为结,显然有以期达到见贤思齐之效的想法。但,却把相关意境推向了高潮,让人深受感染。可见,诗人始终保持丰盈的诗情进行创作,显然是领悟了清•李渔《闲情偶寄•戒讽刺》所言:“心之精微,发而为文,文之神妙,啄而为诗。”之说的结果。
       古人在论述诗词技法中有云:“启行之词,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在全诗中,诗人以“征途万里”即红军长征作为起句,以杨成武将军亲临指挥的“飞夺泸定桥”、“黄土岭战役”、“石家庄战役”、“抗美援朝”等战役为典作为诗歌主线。寥寥五十六字,就把名将杨成武戎马一生、智勇双全、忠勇报国、卓越功勋的形象跃然于诗里行间。全诗不但语句凝练,而且言之有实,从而避免了那类空洞无物的 “口号式”人物歌咏诗之弊病。尤其难得的是,从“征途万里志仍求”起句到“百川还见向东流”为结,丰满的人物形象,一气呵成。全诗可谓此起彼伏,首尾无缝对接,凸显灵动之美感。另,从颔联、颈联来看,层次架构得当,毫无“叠义合掌”之嫌。全诗构思巧妙,起承转结自然、和谐,律动感强,读来令人愉悦。
       最后,给我印象最佳的还是诗人的用典功夫。该律首联起句中的“志仍求”三字,显然是从“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之典化之而来。这种化典于无形的功夫,我们可从诗人的《写绝律感吟》中“衔典璧英尤锃亮,韵藏青骨是芙蓉。”诗句中可以得知。而恰恰是这三字,使将军“立志高远,知难而进”的高大人物形象一下在读者面前展露无余。而该联第二句中的“何曾飞步休”,一般人如不用透彻历史的眼光去思考,是难于看懂的。在“飞夺泸定桥”这一历史事件中,从将军的回忆录来看,令将军记忆更深的不是“夺桥”,而是夺桥前的“飞奔”。诗人在落笔时,显然是力求达到“意蕴直露就肤浅”、“典故直露就支离”之功效。由此可见,诗人不一般的诗学功底。
       诚然,从格律要求来看,第19字“射”应平,第20字“名”应仄。这一拗句,诗人是运用了“拗救”中的“自救”之法避之,由此足见诗人技法之娴熟。只是第12字“飞”虽可平可仄,但感觉用仄为佳。然而,瑕不掩瑜,该律仍不失为一篇难得的佳构。

《关于这个春天》简析

原作:关于这个春天(文/杜晓旺)

张老师,我不交这个作业/我不想写,就是不想/写什么什么天/眼前白晃晃雾茫茫/我避讳那个带绿色的字/阳光翻窗进来时/煽起一股风,有草腥味/我晕,从书桌上跌倒/黄鹂用叫声扶起我/我又开始摇,晃到客厅后/在晾台上彻底醉了/你又不能给我送解酒汤/粉笔头也打不着我/鸭子柳树豌豆油菜花/我听说蜜蜂都去找蕊蕊了/我跑不动/你给我零分吧

       这是我今晚在两大诗歌征稿群看见的一首诗歌作品,由于作品没有作者简介,作者背景无可得知。当他在某一群中贴稿时,被人斥之为“口水诗”,我感觉这样评价有失偏颇。
        常言,诗无达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评价一首诗总有一定标准。根据相关诗歌理论,客观、科学评价一首诗歌,应该从“语言”、“意境(意象)”、“情感(包括:广度、深度、烈度)”、“艺术性”、“独创性”等几大因素去考量。
        纵观该诗,首先从语言方面来看,辞藻并不华丽,但朴实、晓畅、凝练、传神。其二、从诗体结构来看:全诗以“张老师,我不交这个作业”为起句到以“我跑不动/你给我零分吧”为结,中间是情境叙述。构思是否巧妙?姑且不论,但起码结构完整。其三,从诗歌的意象来看:诗人运用白描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两个镜头构成了递进的两组“蒙太奇”,从而意境凸显,意象独特,让人印象深刻。其三,从情感方面来看,虽然广度、烈度不够,但诗人却巧妙运用了“隐喻”的手法,表明今年疫情下不一样的春天,人们如何防控阻击瘟疫,最大限度反应人民的心声这一社会现实。隔山打虎,视角新颖,主旨鲜明。其四,从诗歌的“艺术性”、“独创性”方面来看,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运用比拟、隐喻手法,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含蓄深沉,颇具情调,令人耳目一新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9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19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慢品
早安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9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2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诗、格律诗都能解析,足见功夫!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9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2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是加一道“工序”——把原作译出来更好、更有帮助?
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9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2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好文
感受情怀
辛苦您了
欢迎常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6

主题

687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词楼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111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彦儒 发表于 2020-2-21 10:08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是加一道“工序”——把原作译出来更好、更有帮助?
个见 ...

老师说的在理,知悉,遵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6

主题

687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词楼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111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砖汉瓦 发表于 2020-2-21 20:33
老师说的在理,知悉,遵照!


感谢老师雅评,颂春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9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22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砖汉瓦 发表于 2020-2-21 20:33
老师说的在理,知悉,遵照!

双休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9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22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砖汉瓦 发表于 2020-2-21 20:33
感谢老师雅评,颂春祺!

不必客气
祝您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2 0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