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1|回复: 15

自古英贤皆寂寞,何人与我叙经纶

[复制链接]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发表于 2014-7-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4-7-1 14:56 编辑

自古英贤皆寂寞,何人与我叙经纶
                      ------ 富商诗人严保伦邀宴
          各位诗友您好,明天即星期天早上九点,于香洲胡湾路与香溪路交汇处,原国信大厦现称街坊大酒楼二楼湾仔沙房间雅居,恭请亲临!严保伦。短信是打完电话以后又发来的,在说到聚会地点时,我几次都没听明白,说是第五中学对面,也不知道第五中学在哪里。说是在胡湾路,湾字听起来没问题,胡字他的发音不那么标准,没听懂。又说在妇幼保健站附近,这就知道了,还要再查查百度地图,在保健院与五中之间找应该没问题了。不久又发来短信,交代地址。估计是给别的诗友打电话时也同样存在着这个地址不好说清的问题。
          请客实际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做菜容易请客难,确有一些实际问题。这是一个新建的特区,一个移民城市,老的关系圈子普遍不多,还需要和一些并不算很铁的朋友交往。我也常有这种请客的经验,最反感听到的一句话知道是什么吗?发出邀请,时间地点主题说明的很清楚了,对方发问:都是一些什么人?这话愿意听吗,怎么回答,难道要主人把邀请的人员名单详细的说明一遍吗?这属于发问者不懂事,没礼貌,没文化,没社交经验的表现。但是这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每个人都想要知道的问题。就是说如果其他客人都是比自己地位低的,被邀请者一般不愿意去,感觉那样是降低了身价。如果其他客人都是地位高的,被邀请者又并非有求于人,一般也不是很愿意去,怕被人冷落,得不到愉快。虽然不一定都是这样极端的想法,大大小小往往会有一些心理障碍。当收到这种质问的时候,我说,你的意思是问每个人的性别年龄职务职业籍贯收入身高体重等情况吗?她说不是这个意思,主要是年龄差别大的话交流会有困难。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怎样表达这种疑问,委婉地设法获取这种信息也许更好,直接发问总是不妥。
          对严先生的请客我当然不会有这种疑问,以前已经聚过几次了,我们聚会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的文友参加,有一定的水平的人,不然水平不够的会显得格格不入。严保论的诗词水平在中华诗词系统里属于上流的水平,大气豪迈,用词不落俗套,他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还是中华辞赋学会常务理事,会付理事长。老师是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原煤炭工业部办公室主任梁东,他多次在《中华诗词》会刊上发表诗作。同时他又是一个成功人士,是搞房地产生意的大老板,亦儒亦商,温文尔雅,相貌堂堂,60岁也不显老,还很正派,不向官场行贿,也不包二奶。在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贪官出事以前,茂名地方怀疑他们一些老板是告状的,要先把他们想法抓起来,一般要查偷税漏税,许多企业就会被拉下马,结果他的企业一点问题没查出来,都照章纳税了。又查有没有行贿,一般认为私人老板不向权贵行贿是不可能的,查的结果还是没有问题。又有办案人员想富人都是有好几个老婆,查出来就按重婚罪办他,查的结果是就一个老婆,没有情人,没有这种爱好。就是孩子多,没按计划生育,这个按照相关法规,超生罚款,该交的钱早就交了。张艺谋最近不是也交了超生费就没事了,不算犯罪,想另外找茬办到监狱里去没有法律依据,最后只好放人回家。
          他善于经营,在80年代改革初期,全国万元户还是个新鲜名词的时候,第一笔生意就赚了七八千元,后来当了建筑公司经理,由施工单位转入建设单位,开发房地产顺理成章,特区最早的几个大楼就有他的手笔,还有几块土地也运行的十分成功。据说这种商业上的运营也需要诗人那种神奇独特的想象,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早晨起来一个新鲜念头浮现出来,于是付诸实施,好风凭借力,平步青云也未可知。当然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艰苦卓绝的商业竞争,也是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风雨考验。全国知名的史玉柱巨人集团曾经是他企业的强有力的对手,就是后来卖脑白金的那个企业,但是史玉柱他们被打败了,退出了市场。是否与此有关不能确定,史玉柱失败以后带着少数几名骨干,曾艰难度日,据有人说靠吃地摊维持生存,后来又靠脑白金,黄金搭档东山再起了。
          他应该不是像我们工程师那样会做详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像会计师那样计算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各种贷款利息的计算方法估计也不在注意精力之内,法院的大楼应该还有二三百万的细账要算,大体够数就行了,小帐不给就算了。大度的人都是这样指挥千军万马的,陈平不问钱粮之数,曰:自有管理者,不会事必亲躬。
          一边搞土木建筑,一边写诗,互不影响,成果磊磊,在诗词界里这种情况还是不少的,诗词群里也有,他们说挣钱并不是心满意足,休闲更愿意和文人在一起。文人有自己特别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一次周末下班时,几个同事说起明天又要休息了,一个同事有两个家,有人说他又要回那个家了吧,他是青岛人,我说,你就是齐人嘛,在享受“齐人之福”。他笑笑,似乎没听懂,旁边有一老一少两个同事,也没反应,估计没有人听懂。参加一个几人聚会,又说了这个情节,说完“齐人之福”,还是没人有相应的反应。今天想往群里拉人,加了几个好友,说明意思,说想找有文化的,有两个人都是说:我没文化,就拜拜了。看一下百度的名词解释吧,齐人之福,指人们把一妻一妾的美满组合叫作齐人之福;现指一夫一妻多妾的富贵生活。源于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文人需要找文人交流,他们博览群书,吟诗作赋,私有心得体会,和一些没文化的人说没用,没文化的人认为只有挣钱才是硬道理,至于古人的是非成败和你们有什么关系?伍子胥过昭关碰到了东皋公,皋就是水边的高地,他住在水边,也有个文友叫皇甫讷,可能不喜欢说话,比较木讷,他们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友。现在科技发展了,文人可以到网上来交流,比苏轼他们那时候的条件好多了。苏轼他们那时的可以交流的文人朋友很少。能交流的至少要有历史知识,不然不会说出“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的句子,还有要爱好辞赋,还要有哲学知识,有类似的人生态度,不然话不投机半句多,喝酒好说,知己难求。李白说: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其名。三国演义电视剧中,三顾茅庐时碰到几个孔明的朋友在小酒店喝酒,边唱歌:山野遗贤空对酒,何人与我叙经纶。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保伦的诗:神马歌
我负河图出,乾坤朗朗晴。韵音三界透,神力四蹄轻。
静则六根正,动之七窍灵。扬鬃云雾扫,昂首电光生。
踏雪山川秀,行空日月明,跨江龙献瑞,越岭凤随鸣。
唤雨频频顺,呼风阵阵清。安邦知力足,护道见忠诚。
九曲清流现,三阳盛景呈。功成归碧汉,天地有回声。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林七贤应该是最早的文人自发组织。

诗词不适合念来听,念一首诗词,大部分人连应该是那个字都难以清楚,效果一般不好。念一首自由诗,大部分人可以有理解和反应。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参赛的诗人,中途就退出比赛了,其原因众说纷纭,魏晋风度就是这样,说一个晋人,晚上忽然想见一个朋友,就冒着小雪驾船连夜前去,天明快到了,雪也晴了,情绪却变了,不想见了,就掉头回家了。
发表于 2014-7-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賞佳作 問好版主!

点评

xieixe谢谢马万群诗友欣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4 09:14
三羊开泰,万事如意!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万群 发表于 2014-7-3 18:28
欣賞佳作 問好版主!

xieixe谢谢马万群诗友欣赏。

点评

版主客氣 版主佳作萬群理應賞讀!問好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4 10:22
发表于 2014-7-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4-7-4 09:14
xieixe谢谢马万群诗友欣赏。

版主客氣 版主佳作萬群理應賞讀!問好你!
三羊开泰,万事如意!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拿什么来抵御外来文化?
         据说,现在电脑游戏,动漫,以及影视中,美日韩的作品已经占据了多半的市场,他们的理念也必然地贯穿在其文化作品中,有些貌似中国的东西,也已经改换了灵魂。如电子游戏《三国志》的主题思想已经面目全非了,传统的三国人物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仁义礼智信,而经过日本人改编的三国志中,那些英雄人物的灵魂已经换成了武士道精神。许多爱国的人士大声疾呼要保卫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文化创意的概念,对此习近平主席有一大段关于文化创意的讲话,前两天又视察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园区,光在南方的一个市就计划投入几十个亿,许多相关的单位都精神振奋,希望分得一笔投资。中山大学委托中文系主任筹备文化创意学院,电视精英的摇篮----中国传媒大学也有新的宏伟计划。在相关企业上的具体意义就是我们不能光做别人下面下线的低端产品,文化产品也需要有先进的创意引领新潮流。
        于是国人自然地又想起了国学,老子庄子,孔子孟子,他们是民族性的精华,唐诗宋词,李白杜甫,苏黄米蔡的书法,京剧艺术等,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文化,用这些国粹来御敌于国门之外,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不可能。产生于封建时代的传统文化,尽管他们是精品,仍然具有保留价值,但作为抵御外来入侵的作用,早已是被打败的鹌鹑,是被斗败的公鸡了。面对吃喝玩乐的诱惑,孔子的仁义道德能起多大的作用,是不难理解的。早在十六世纪,西方意大利为首的文艺复兴运动。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就已经把西方封建教会的清规戒律打得一败涂地,金钱,性自由作为资产阶级手中强有力的武器,使大多数青年成为精神上的俘虏,新兴的资本主义文化取代落后的封建主义文化,成为新的世界的主宰,并且由西方向东方渗透。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面临着这种强有力的威胁,近代史上号召尊孔读经来抵御西方文化侵略的呼吁者大有人在。康有为试图假托孔子改制来改造传统的文化,章太炎先是鼓吹旧民主主义革命,晚年又回到尊孔读经的书斋中去了。民国的各界军阀总统都试图靠尊孔,来统一国民的意志,实际都不是成功的。
      面对西方的先进文化,也有许多知识分子选择了投降,承认美国是老大,他们说跟着老大干的都富起来了,自愿做西方文化的根班,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的爬行。更多的人还有爱国心,这是历史上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道义观念所在,提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就需要有更先进的文化创意,什么才能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只有社会主义的世界观,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针。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文化都是精英文化,都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人民大众为核心的文化,比起资本主义的为富人服务的文化更是道义上制高点,只有社会主义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才能够在创意上领导新潮流。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穷人,多数人的利益。有人说大话没用,应该从小事说起,不对。不是着眼于小事,是路线。什么叫纲举目张,不是抓小事,抓小事不是反了吗?问谁来抓目?问毛主席吧,他说要抓主要矛盾,许多是非不难分辨,但争论时常不断,都是世人不明理所致。但如果每个人都是一点就透的话,许多电视剧就没得可写了,那些没完没了的台词,实际就是逻辑上的废话,理智和非理智是相互衬托的,许多看似废话的东西在情绪上则必不可少。
      一个永恒的争论原因是,那些极端思维者的荒唐逻辑。把别人的本意极端化,然后开始抬杠。问路者问那边路好走,答曰左边平右边不平,抬杠者说,左边有树有人有坑。别人本意并没有让你往树上撞,往人身上撞,往坑里开,那里有路,就是正常的走路。一说反对西化,极端者就说,你别用电脑,别开汽车。采用的手法都是先把别人的本意进行歪曲,然后加以反驳。抵御外来文化,这个问题就和当年要不要抗日战争一样,大东亚共存共荣,还是抵制日货,还是民族独立,还是曲线救国?汉奸皇协,八路军,和国军,对此都自己的不同解读。对什么是文化的定义有几百种,这里的抵御外来文化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文化产业搞上去,文化的竞争,不是拒绝你把好东西拿来。

1086

主题

1403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5595
发表于 2014-7-7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               问好

点评

谢谢木溪版主光临,赏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8 09:07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楼主| 发表于 2014-7-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溪 发表于 2014-7-7 20:48
赏读。               问好

谢谢木溪版主光临,赏读。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人光看看题目,就发言了。这是一种浮躁的心态,还有一种貌似开放的心态。有的人是自闭的心态,你邀请他参加诗友聚会,他会拒绝,怕碰到坏人,受骗上当。但在大街上来者不拒,什么人推销什么都深信不疑也容易出错,对外来文化也是这样,保守不对,盲目追捧更是幼稚可笑。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4-7-10 11:45 编辑

竹林七贤应该是最早的文人自发组织。
      魏晋时期,七个文化人经常聚会,自称竹林七贤,这种组织形式实际事实上至今并不是很多,现在的诗词学会是挂靠在社科联的社团,是需要官方认可的。西汉时期比司马相如略早的枚乘等人也是被皇家组织起来,在花园里被供养起来,写出一些词藻华丽的辞赋,他们也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小团体,但不是自发组织起来的。还有一些地方官员也可能会组织这样的文人聚会,也不能算民间组织。一些权贵如战国时代的孟尝君,组织鸡鸣狗盗之徒,也包括各种知识分子,为其所用。淮南王还组织文人写出来很有水平的杂家学术著作《淮南子》,吕不韦组织自己的宾客写出了著名的《吕氏春秋》,都是在权力的支持下完成的文人合作。还有一些是以师生关系为联系纽带的组织,也和竹林七贤的组织形式不同。屈原和宋玉是师生关系,当今各高校也是这样,各种同学联谊会十分盛行,这和没有师生关系的几个人的聚会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个人纯粹以文学爱好而进行联谊活动,人数达到七个以上的组织古今都不多。李白和杜甫两个唐代诗人明星相遇,共同游玩长达几个月之久,但也只有两个人。苏轼与客两次游与赤壁之下,客人也只有1-2个。当今依靠网络有人成功地组织了几次全国性的诗人聚会,但仍然不是次数很多。文人是很难组织的,意气用事不欢而散,或分道扬镳的情况时有发生,竹林七贤的嵇康就写过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而实际上的山涛并不是像嵇康想象的那么坏,嵇康被处死后他的子女还是拜托给山涛帮助照管的。只是嵇康比较偏激,山涛能够圆滑一些而已。有的是后人命名的几人为某一团体也不算,如建安七子,是后人把七个同时代的文人放在一起论述他们的风格有共同点,但他们自己并没有形成组织联系。至于历史上形成的各种学派,江西学派,吴门画派,则不单纯是自发组织,有自行组织的因素,也有师承关系,也有地域关系。冒然地邀请某个诗人来参加几个诗友的会聚,往往会被拒绝。这个原因可能是文人都比较清高,不愿意欠别人的人情。有的还有一个顾虑,就是被被人请了一回以后,礼尚往来,自己要不回请别人怕有失风度。但自己请人组织一个活动也并非容易,怕被拒绝,怕人数不够等等,所以有的参加过几次活动以后,就不好意思再继续参加活动了。所以和文人们交往要有一种平静的心态,抱着两种准备的心理,应邀或不应邀各随其便,要有机动的备用的人员。不一定局限于纯粹的格律诗人,也可以扩大到画家书法家歌唱家,有人可以诗歌朗诵,有的可以唱毛主席诗词,更多的诗人是把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每人散发一份,也有更高级的是散发自己的诗词专著。也可以搞AA制,也有的赠送书法和印章,有诗人经常聚会,不亦乐乎。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八股文一些思考
      印象中,八股文一直是作为反面名词,是贬义的。从五四运动开始就被否定了,废科举,兴新学。科举就是考八股文,被公认为是落后的制度。还有一篇,毛主席的《反对党八股》是在延安整风时写的,一直到文革都是经典。现在想说的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都不是辩证的方法,发展规律总是否定之又否定。
     首先,科举考试在隋朝的发明是较以前的进步,以前朝廷用人是推荐制度。汉朝实行举孝廉制度,由地方官向朝廷推荐人才,这比朝里有人好做官的情况是一个进步。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又使这种推荐制度进一步规范化,但后来还是越来越走向反面,看人论出身门第的高低,士族门阀制度总是阻碍着知识分子的晋升之路,废除推荐制度,进行公开的开科取士,对于社会的公平是一个积极的措施,八股文的规定是将这一考试制度进一步规范化了。
     文革中废除了全国统一高考,因为发现大部分工农子女在考试上没有优势,文革前考试入学的大学生中非工农出身的子女占80%以上,他们的多数从本质上是反对共产党执政,反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这样的教育制度如果不加以注意,结果就是和平演变,培养共产主义的掘墓人。文革中的大学招生采用了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试图增加工农兵大学生在知识分子中的比例。考八股文的方法仍然被认为是腐朽落后的方式,更加强调实践出真知,强调理论在实际中的灵活运用。
      但是八股文那种规范化的行文方式本身还是有其合理的一面,它符合行文的一般规律,虽然不符合文章的灵活多变的特殊规律,但起承转合,符合事物发生发展到高潮和结尾的普遍性的特点。虽然高考状元历史的统计下来有成就的并不是很多,命题作文和应试诗中优秀的作品也不多,但它是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对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公平合理的机会。在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选择中,程序正义还是能给人一种貌似平等的感觉。
      现代的规范化合同文本,实际上不就是八股文的翻版吗?国际招投标的菲迪克标准文本也是一种八股文的变种,进入WTO国际贸易的规范条款也是非常刻板和细致的八股文方式,现在的博士论文考评,行文的规范也越来越死板化,始作俑者都是八股文的遗风在起作用,连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都是依照这样的精神编写的,项目背景,编制依据,编制范围,编制原则,每一项的编号都不能变。如果某一项内容没有,也要占用原来规定的编号,注明空缺。不能改变规定的编号顺序,这就是现代各种管理制度的基本形式。
      这是时代潮流,又反过来了。统一高考,计算机阅卷,毕竟给每一个考生提供了一个形式上的公平竞争的平台,它不圆满,对少数偏才是一种扼杀,但对多数人来说是好的。诗人是天才也是偏才,历史上有许多天才的诗人在科举考试制度中吃尽了苦头,在诗人中反对八股文的思想应该具有较大的市场,但是,由于文无第一,历次征诗评选总是众说纷纭,找到一种方式,符合程序正义,就是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问题。用古代八韵的形式命题作诗,内容必须符合破题承题入手起讲等规定的格式,这样也就给每一个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标准文本的合同条款,一个自由竞争的投标机会。
      工程投标就是这样的,不要试图埋怨程序不合理,一个图章改错了地方就成为废标,你的产品再好也没用。开标必须是公开的,众目睽睽之下,谁要有程序上的差错,评委就会公事公办地宣布你被淘汰出围。评诗也需要有这种现代科学精神,诗人需要有遵守现代游戏规则的思想意识。作文不能跑题,格律诗要遵守格律,法律法规,游戏规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尽管各种规范也是在不断的修订之中,每7-8年就会有新的规范取代原有的旧规范,但在新规范执行之日以前就是实行老的规范。新的规定实行之日,有可能使承包商节省或损失一大笔工程造价,那也是不可抗力的作用。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4-7-14 11:34 编辑

比竹林七贤更早的文人交往记录,大概还有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有可能是虚构的,但细节真实性可以参考。据孔明之弟说,孔明没事时经常出门访友,外出不归,少则十几天,多则数月。这个应该是可信的,他们要知道天下大事,不能光呆在家里,必须四处活动,收集信息,不然就不可能定出天下三分的隆中对策。他和孟公威,石广元,崔州平是好朋友,经常聚会不会有错。不过这三个人正如张飞说的是书呆子,没有对社会的谋略贡献。还有几个人也与诸葛亮有交,如水镜先生司马徽,回马荐诸葛的徐元直,他们肯定见过面,直接交谈过,不然不可能对一个人下那么肯定的结论。
水镜先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有一本书流传下来叫《水镜相法》,在相学上的完美程度仅次于《麻衣相法》和《柳庄相法》,但比二者成书要早。其他的如《太清神鉴》等还有几十种都较之简单。《神相铁关刀》虽然篇幅少,但绝论精辟,也很有名。《水镜相法》有人说是后人假托的作品,总之水镜先生司马徽十分有水平是不容质疑的,他的智慧应该高于诸葛亮。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自称管仲乐毅,而高于管乐,可与兴周八百年之姜尚,和兴汉四百年的张良相比。蜀国的实际情况比周和汉朝是小一点,也确实比齐国与燕国的势力要大,司马徽如果没有和孔明有过深入的交往,不可能有如此准确的判断。徐庶的智力也不亚于诸葛亮,诸葛亮只活了50多岁,就累死了。而徐庶据传说活了100多岁,他在曹营一言不发,还能得以保全自己,善始善终,并不容易。曹操的谋士中,郭嘉是他的最爱,但死的早。极端聪明的杨修被借故杀掉了,曹操和谋士荀彧程昱都有过一些矛盾,所以说徐庶是凭着很高的智慧得以安全长寿的,其智商并不比孔明差。后世据说发现一本书是徐庶留下来的,是研究气功养生的著作,徐庶后来修道去了。
但庞统的瞬间智慧要高于徐庶,徐庶在赤壁之战时苦思脱身之计,这是他自己的事,仍然久久犹豫不决,只好求计与庞统,庞统应该之前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竟在几分钟内拿出妙计,而且十分恰当,足见庞统的智力可能或高于徐庶。但庞统在和诸葛亮的职业争功中却远远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毕竟庞统连自己也没有算计好,死在落凤坡中。庞统和诸葛亮应该之前也没有友谊性的交往,徐庶和诸葛亮应该是颇深的朋友关系,书中似有交代。司马徽,徐元直,诸葛亮,孟公威,石广元,崔州平,还有诸葛亮的丈人,骑驴过小桥,独摊梅花瘦的那个人,可算是一个文人交流的小圈子,也有7-8个人。再早的应该还有,如秦朝末年的商山四皓就算是,1-2个人交流有许多,孔子拜见阳货也是。后代完整的文友群聚记录也不是很多。

37

主题

235

回帖

1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5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4-7-14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之所向便是归路。世人爱叹英雄寂寞只是借彼及己罢了,而真正的英雄也许已经无所谓寂寞不寂寞,即便偶有感慨,也只是拈花一笑般的回眸。祝好,北戴河。

点评

谢谢语宁诗友访问欣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14 11:33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语宁 发表于 2014-7-14 11:00
心之所向便是归路。世人爱叹英雄寂寞只是借彼及己罢了,而真正的英雄也许已经无所谓寂寞不寂寞,即便偶有感 ...

谢谢语宁诗友访问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3 1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