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9|回复: 21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年级二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5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辛勤 于 2020-1-25 22:27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一讲作业
1.谈一谈晋武帝治国,与曹魏相比有了哪些改变。
答:晋武帝建国后,晋武帝效仿魏国初期的制度,以魏氏孤立无援的弊病作为借鉴,魏宗室诸王都降为侯。大封宗室,赋予他们职权,甚至可以有兵;其本意是希望王朝有事的时候,封国可以支援。其实这是早被历史证明行不通的。终于直接导致八王之乱,并葬送了中原大好河山。晋武帝追尊晋宣王司马懿为宣皇帝,晋景王司马师为景皇帝,晋文王司马昭为文皇帝;尊王太后为皇太后。封皇帝的叔祖司马孚为安平王;叔父司马斡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为东莞王,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肜为梁王,司马伦为琅邪王,封皇帝之弟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又把司徒司马望等诸子侄共十七人都封为王。任命石苞为大司马,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何曾为太尉,贾充为车骑将军,王沈为骠骑将军;其余的文武官员,提级进爵各有差别。
乙亥(二十五日),任命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统领朝廷内外的军事事务。过了不久,又任命车骑将军陈骞为大将军,与司徒义阳王司马望、司空荀等,总共是八公,同时并列设置。晋武帝以魏氏孤立无援的弊害作为警戒,因而大封宗室,赋与他们职权。晋武帝又诏告诸王可以自己选择封国中的官吏,只有卫将军齐王司马攸不敢自选,全部官吏都请求晋武帝指派。晋武帝下诏,免除魏宗室的禁锢令,废除部曲将领及州郡长吏纳人质于京师的制度。这些限制都被取消了。对这些宗室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另外魏国为了防止部将和地方官叛乱,在外派他们到地方上任职时,要让他们留下亲人在京城做人质。这种极其变态的做法,体现了曹魏对自己的统治很没有信心,不信任任何人。无论是姓曹的亲戚还是外姓大臣,都像防贼一样。这样一来,还有谁会真心效忠这个朝廷呢,魏国仅仅延续四十几年便灭亡,也不奇怪。
晋武帝是继魏氏苛酷奢侈的政治之后登极的,他以仁厚节俭的作风纠正魏氏的弊端。太常丞许奇是许允的儿子。晋武帝将要在太庙行事,朝廷中议事的时候,大臣们认为,许奇的父亲因过被诛,许奇不宜在武帝身边供职,应当委派他担任朝廷外的官职。晋武帝于是追述许允的名望,称赞许奇的才能,提拔他担任祠部郎。有关部门称,宫中所用的青丝牵牛绳断了,晋武帝下诏,用青麻代替青丝。要想得天下,必须“笼络人心”。曹魏的一系列苛刻作风,也给了司马家族“笼络人心”的空间。所以同样是篡位得国,晋朝的寿命比魏国要长久。虽然遇上个白痴皇帝司马衷,引其八王之乱,但东晋仍然在江南延续百年时间。而晋武帝吸取魏氏苛酷浮华的政治带来弊端的教训,倡导宽人节俭的作风,受到大臣和百姓的拥护。
晋武帝算一个比较贤明的君主,基本能够倾听忠诚正直大臣的话,即便是顶撞自己也不责怪,例如皇甫陶和刘毅对自己的顶撞他都不在意,而对于阿谀奉承的郑徽则罢免了他的官职。

2.吴国主动进攻晋国,是否正确,理由为何。
答:吴国主动进攻晋国,是错误的行为,司马氏灭蜀以后,南北军事形势起了重大的变化。晋在蜀地大造战舰,训练水师,积极准备从上游攻吴。此时吴国经过宗室争位的长期斗争,力量大为削弱,吴国当时民穷国敝,各方面都不如晋,不致力于兴农事以富国,不审查官吏任用贤能,不明确进退、升降的标准,不谨慎地使用刑罚奖赏,不以道德教诲各部门,不以仁爱安抚百姓,而却听任诸将追求功名,穷兵黩武,动不动就耗费数以万计的钱财,士卒凋伤憔悴,敌军还没有削弱而自己却已经很劳累了。现在以争夺天下帝王霸业的资本,去贪图小便宜,这不是国家的良策。在这种形势下,吴国应该加强守备,复兴国家,全国军民共同努力抵御敌国的进攻,但吴帝孙皓还以为长江天险可以抵御晋国,所以只顾大修宫殿,沉迷淫乐,并用极残酷的刑罚镇压人民,而且还主动的去进攻晋国贪得晋国的小便宜,这是自取灭亡的行为。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辛勤 于 2020-1-25 22:27 编辑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二讲作业
1.嵇绍该不该做晋朝的官?
答:嵇康是魏臣,其子是晋臣。其实简单归结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1)嵇中散是魏臣,嵇侍中是晋臣,各忠自己的君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个价值观和政治选择都是没有错的;嵇公不愿与司马氏合作有他的苦衷。他的妻子是曹氏宗亲长乐亭主,是曹操的曾孙女。另一方面魏曹氏和嵇康都是谯国人,有同乡之谊。以前曹丕当了皇帝的时候,没事就把朝政交给司马懿、陈群他们,自己跑到老家找乡亲们玩耍,曹氏皇室与当地老乡们关系非常好。于情于理嵇康是不能背叛曹氏作二臣的。你们不要说像嵇康这样的名士不在意那些繁文缛节,要知道忠君爱国并不仅仅是儒家的价值观,它应该是当时的普遍的价值观;
(2)价值观问题,你知道晋室司马氏一直以儒生自居,而嵇康是“非汤武薄周孔”的,本身价值观就不一样。曹魏自曹操起皇室的人一直都是好任侠喜飞鹰走狗,开国皇帝曹丕也一样,好友王粲死了,他知道坟里的人喜欢听驴叫,带头在坟头上叫了起来,坟头上驴叫声此起彼伏,一时传为佳话。(当然这个故事在世说里另外一个版本主角是王武子和孙子荆)。好老庄的嵇康肯定和曹氏更有亲近感。而且你看《与山巨源绝交书》里已经写的很清楚了,他写的“七不堪”、“二不可”也表明了,司马氏的官他做不来,这是价值观不一样;
(3)嵇康是不排斥朋友和儿子做晋朝的官的,嵇康最有名的两篇书信《与山巨源绝交书》和《家诫》里表现的很明白。你山涛好好的做你的官,不拉拢我的话我们还能好好做朋友,你拉拢我的话就是不理解我,就是对我的不尊重,不过你做你的官我是可以理解的。《家诫》里说的嵇绍啊你要做一个君子,君子就是要有理想吧。嵇康既然是认可儿子去做官,自然是同意儿子去做司马氏的官,肯定不是做其他国家的官。嵇康并没有要求他的朋友不去做司马氏的官,相反,司马氏当道时及嵇康死后,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和王戎、阮咸都在做着官的,朋友是朋友自己是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都有自己情不得已,不妨碍大家相处做朋友,相互尊重就行。他对他儿子的为官的态度想必也是如此。
另外,在晋朝这种刑家之后又死节的,嵇绍并不是孤例,田余庆在《东晋门阀政治》中考证,桓彝为桓范后人,桓范被司马懿族诛,后桓彝参与平定王敦之变,又在苏峻之乱中为司马氏死节,也是如此。可见在魏晋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刑家之后又效忠于当朝并不像我们现在理解的那样,需要背负那么多的道德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2.谈谈众议和独断的利弊。
答:众议:利,优中择优。弊:慢。需要时间。独断:利,果断。弊:以个人眼界为主。
众议乃民主协商的一种形式,可从众议中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需要主持者有着去伪存真、明辨真理的能力和主见,否则会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而失去判断能力,耽误大事;所以说,成大事者,必须有力排众议的果断精神,不能被人云亦云牵着鼻子走。孙权如果听那一群谋士的,早就投降曹操了,哪还有后来的吴国呢?但是众议可以弥补个人思考的不足,在皇权时代,众议是必须的,但是决策者必须有精明的头脑。
看本讲之中:杜预上表说:“自从闰月以来,贼人只是防备得严,下游地区并不见吴兵沿江而上。依道理及形势推测,贼人已无计可施,其兵力不足以保全两边,必然要保住夏口以东地区以便苟延残喘,没有理由派很多兵士向西,而使国都空虚。但是陛下却由于误听,而丢开大计,放纵敌人而留下了后患,实在是可惜。过去假如举兵有可能失败,那么也可以不举兵。现在事情已经作了决定,务必要作得完美牢靠,假如能成功,那么就开创了太平的基础;如果不能成功,损失耗费也不过在数日几月之间,何必吝惜而不去试一试呢!如果还要等到以后,那么天时人事就不能和往常一样了,我担心到时会更难。当前的举动万分妥贴,绝没有覆灭失败的忧虑,我已下定了决心,决不敢以暧昧不明的态度以自取日后的麻烦,请陛下明察。”一个月过去了,杜预还没有得到晋武帝的答复,杜预于是又上表说:“羊祜事先没有广泛地和大臣们商议、谋划,却秘密地与陛下一起推行这个计划,所以就更使得朝廷大臣有很多不同的议论。任何事情都应当把利益与损害相互比较,现在这一行动的利益占十之八九,而弊害只占十之一二,最多只是没有工劳而已。如果一定要让大臣们说出计划的弊端,也是不可能的,他们之所以对计划有不同的看法,只是因为计划不是他们制定的,自己没有功劳,即使对自己以前说的话有过失感到羞愧,但还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以保住面子而已。近来,朝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总是各种意见蜂起,虽说人心各有不同,但是也是由于倚仗着恩宠而不考虑后患,所以很轻易地表示自己相同或者不同的意见。自从入秋以来,讨贼的举动越来越显露出来,现在假如中止行动,孙皓或许会因恐怖而产生出新的计划,迁都武昌,更完备地修整长江以南各城,把居民迁到很远的地方去,使城不可以攻,原野之中找不到东西,那么明年的计划或许就用不上了。”当时,晋武帝正在和张华下围棋,杜预所上表正好送到了,张华推开棋盘抵手说:“陛下圣明英武,国富兵强;吴主邪恶凶残,诛杀贤良有才能的人。现在就去讨伐他,可以不受劳累而平定,希望您不要再犹豫了!”晋武帝接受了他的意见。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按计划从水路运粮。贾充、荀勖、冯紞等人不同意伐吴,坚持他们的意见,晋武帝大怒,贾充立即脱帽认罪。仆射山涛退朝回来和别人说:“古人云,‘只有圣人能做到内外无患,假如不是圣人,外部安宁了就必然有内部的忧患。’以晋目前的情况来看,放着吴作外部威胁,难道是良计吗?”国家大事,往往赖独断而非众谋。一群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这个人提出的方案那个人反对,往往会误事。本来这次伐吴时机很好,却被大臣们七嘴八舌给拖黄了。所以说,成大事者,必须有力排众议的果断精神,不能被人云亦云牵着鼻子走。孙权如果听那一群谋士的,早就投降曹操了,哪还有后来的吴国呢?
3.以羊祜为题,诗词联赋曲都可以,魏晋班投稿小渔村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三讲作业
1.分析东吴灭亡的原因?
答:公元276年(天玺元年)晋灭吴的战前准备基本完成。但由于后方鲜卑作乱,贾充等反对立即伐吴,使伐吴战争拖延了下来。
公元279年(天纪三年),晋武帝下令,以贾充都督司马伷、王浑、周浚、王戎、胡奋、杜预、王濬和唐彬等八部,分六路大举伐吴。司马伷等六将分别进攻建业的外围六合、当涂,以及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则率领灭蜀后所得的水军,由蜀地顺流东下。孙吴方面上下离心,疏于防备,无统一对策,以致节节失败。晋军势如破竹,孙吴防线快速崩溃。
公元280年(天纪四年)5月1日,王濬所率的舟师首先抵达石头城下,孙皓自知大势已去,反绑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军门前去投降。交州刺史陶璜坚守不降,孙皓写亲笔信相劝才降晋。西晋朝廷封孙皓为“归命侯”。孙吴灭亡,西晋实现了统一。
孙吴灭亡后三十多年间,在局部地区尚有数次复国运动。例如,公元310年(晋永嘉四年)吴兴豪族钱璯趁西晋即将灭亡的机会,自称平西大将军、八州都督,劫持孙皓之子孙充并拥立其为吴王,而后又将其杀害。这一动乱后被周玘所平定。公元318年(晋太兴元年)十一月,孙皓的另一个儿子孙璠起兵反对东晋,被杀。
总结东吴灭亡有四大原因:
其一,孙权晚年的极端猜忌。孙权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早期运筹帷幄,善于识别人才,多次挽狂澜于既倒,比如赤壁之战前任命周郎,白衣渡江任用了吕蒙,夷陵之战任命了陆逊。这些战役都能让东吴转危为安。可是后期,当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一一死去的时候,江东的孙权却极端的自负,并且猜忌心很是严重。宠信非人,流放良臣,后宫纷争,嫡庶疑贰。所有他在清醒时决不干的事,现在干得比谁都厉害。用吕壹则排陷无辜,信陆逊却又让其受谗而死,疑诸葛恪而又使其总揽一切,立后立予以致播乱宫廷,遗患不已。
其二,宗室内战不休。孙权说过:“子弟不睦,臣不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可惜他自己晚年未能幸免,赤乌四年,太子孙登病逝,年仅33岁。在以后的9年内,孙权先后废了第二任太子孙和,赐死了四子鲁王孙霸,最后立七子(幼子)孙亮为太子,并立孙亮之母潘氏为皇后。孙亮10岁登基,无法主宰朝政,公元260年,孙亮遭到宗室大将孙琳的罢黜和杀害。而东吴第三位皇帝孙休也饱受权臣之苦,在位7年即英年早逝。
其三,东吴末代皇帝荒淫无耻,暴虐无常。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但很快他便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民心丧尽。另外,他也把拥立自己的家臣杀掉 (据说他们后悔拥立孙皓,被他知道而见杀) ,又曾迁都至武昌(今鄂州,非武汉),大兴土木。
其四,和孙皓相比,司马炎早有一统天下的壮志,且兵精粮足,将士用命,准备充分。西晋本就是继承曹魏衣钵的,从晋朝泰始五年(269年)起,晋武帝就筹划剿灭吴国,于是一面改善内政,开发农业、积存粮食;一面优选将帅,造楼船,练水军。当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20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今中南部湖北省秭归东)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在东线战场,吴国丞相张悌率领3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国的军队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吴国宣告灭亡。此战,西晋准备周密充分,善择战机,兵分多路,水陆并进,发挥强大水军作用,临机果断,一举获胜。吴主昏庸,防务松弛,将士离心,缺乏统一对策,招致节节失败。
2. 总结晋武帝执政的得失。
答:一般来说,开国皇帝大多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但晋代是个例外,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虽然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但他的两大失误让中国历史在经过短暂的统一后,又开始分裂,出现五胡乱华战乱纷纷的局面。
司马炎的两大失误,一个是统一全国之后开始纵情享受声色奢靡的生活,一个是错定了痴呆继承人司马衷当太子。严格来说,第一个不是失误,是司马炎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过,作为开国皇帝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受,也可以算作他的政治失误。《晋书》记载,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281年春天,晋武帝下诏从东吴的后宫里选五千宫女充实自己的后宫。据说,他的后宫原来就有五千宫女,加上东吴这五千,共一万名美女供他享用,个个秀色可餐。这么多美女嫔妃,司马炎自己都不知道去哪好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让羊拉着车,随心所欲地走,他坐在上面。羊停到哪里他就在那里停下。一来省了自己绞尽脑汁想哪个嫔妃最美最值得去,二来也让后宫那些勾心斗角的女人们省了争执。这样,一头羊解决了让人头痛的事。不过,女人有女人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嫔妃们争先恐后地把竹叶插在门上,用盐水撒地,以此诱惑羊把车子拉倒自己宫殿门前。
第二个失误是真正的失误,错选继承人。这对西晋以后的走向是决定性的。司马炎选定的继承人是他的二儿子司马衷,由于老大早已去世,司马衷是司马炎活着的儿子中最大的一个,是皇后杨艳为他生的,可以说符合嫡长子继承制。不过,司马衷为人很不精明,被后世称为“痴呆皇帝”,而且还有一个彪悍的妒妇皇后贾南风。
司马炎不是不知道太子司马衷不能委以重任,大臣们也正面侧面向他反映过,他那么精明的一个人,心里也应该清楚。但他看中了聪明的皇孙司马遹。后来的康熙选中雍正当皇帝,有不少成分是看中了雍正的儿子乾隆。不过,司马炎没有达到目的,司马遹后来被贾南风害死,早就虎视眈眈的司马伦等人趁机发动政变,这才引来了八王之乱。虽然西汉时期也有个七王之乱,但西汉的统治者能够平定叛乱,而西晋的统治者却没有那个本事。内战加上胡人入侵,刚刚统一的国家很快又陷入战乱。五胡乱华,东晋,南北朝,这一乱又是几百年,直到出现隋文帝杨坚。从这一点上来说,司马炎简直就是历史的罪人。
不过,总体来说,司马炎在历史上还不算一个昏君,他颁布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措施,而且这个人也能接受大臣对他的批评。有一次,司马炎问纪检大臣刘毅,自己和汉代的哪一个帝王相比。刘毅回答:桓帝、灵帝。司马炎很奇怪。刘毅解释说,桓帝、灵帝卖官的钱都进了官府的仓库,陛下卖官的钱进了自家腰包,从这一点来说,还不如桓帝、灵帝。司马炎哈哈一笑,桓灵时代听不到这样的话,现在我还有正直的大臣敢说真话,已经胜过他们了。
总结晋武帝执政的得失,简单归纳为以下10点:
1)刚平定吴国,人心躁动,不宜立刻改制度。
2)孙秀、孙楷降职
3)公平论功行赏,却对上宽松对下严苛。
5)管理兵器,职权分开。
6)对政事懈怠,让夷狄蠢蠢欲动。
7)卖官鬻爵,编谎话自欺欺人。
8)不能秉公执法,包庇宠臣,纵容高层官僚贵族。
10)误信冯紞排斥张华,排挤齐王
11)纵容严重违背礼法的行为,真是昏君。
12)猜忌心重,错失齐王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四讲作业
1.魏晋玄学泛滥,原因为何?
答:魏晋玄学泛滥,主要因为当朝者喜好玄学,下必效之。当时,贾谧、郭彰的权势日益兴盛起来,宾客挤破了门。贾谧虽然骄横奢侈,但却爱好学问,喜欢接纳士大夫。郭彰、石崇、陆机、陆机的弟弟陆云、和郁以及荥阳人潘岳、清河人崔基、勃海人欧阳建、兰陵人缪征、京兆人杜斌、挚虞,琅邪人诸葛诠、弘农人王粹、襄城人杜育、南阳人邹捷、齐国人左思、沛国人刘緕、周恢、安平人牵秀、颖川人陈、高阳人许猛、彭城人刘讷、中山人刘舆、刘舆的弟弟刘琨,都归附于贾谧的门下,号答二十四友。和郁是和峤的弟弟。石崇和潘岳,格外谄媚地侍奉贾谧,每当等候到贾谧以及广城君郭槐出来了,就赶紧从车子上下来,站在道路的左边,望着贾谧、郭槐车后扬起的尘土行跪拜礼。
还有王戎担任三公,把国家大事委托给下属,轻身外出游玩。他所赏识提拔的人也都只看虚名。阮咸的儿子阮瞻曾经与王戎会面。王戎问他说:“圣人看重名分,老、庄明了自然,他们的宗旨是相同还是不同?”阮瞻说:“莫非同?”王戎赞叹不已,于是征召阮瞻,当时的人们称之为“三语掾”。
再比如王衍担任尚书令,南阳人乐广任河南尹,他们都喜好清谈,存心于事务之外,在当时很有名望,朝野上下倾慕他们并争相仿效。王衍和他的弟弟王澄,喜好评论人物并定其高下,当世之人都把他们的评价作为标准。乐广性情淡泊谦和,简约,清明广远,与世无争。他谈论起来,总是以简略的语言辨析事理,使人感到心服、满足,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他就保持沉默。他谈论人,必定先称赞这个人的长处,那么这人的短处不用他说自然也就显现出来了。王澄以及阮咸、阮咸的侄子阮脩、泰山人胡毋辅之、陈国人谢鲲、城阳人王、新蔡人毕卓,都以放纵任性为通达,甚至喝醉了酒发狂,裸体,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胡毋辅之曾经畅饮,他的儿子胡毋谦之见到了,厉声叫着他的字说:“彦国,你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不应当这样作!”胡毋辅之欢喜地笑起来,叫他过来一起喝酒。毕卓曾经任职吏部郎,邻室的主人酿造的酒熟了,毕卓喝醉了酒。夜里,溜到放置酒瓮的房间里去偷酒喝,被看管酒的人捆绑起来,第二天早晨一看,原来是毕吏部。乐广听说以后笑他说:“名分礼教之内自有欢乐之处,何必如此!
魏晋时期,士人多好玄学,不务实事。这是由于这段时期以来,篡弑频繁,每一次权臣上台,都要把朝廷中正直的势力清洗一次。这也是对人的素质的一次次逆淘汰。于是士人们渐渐学会了明哲保身,靠空谈不切实际的东西、饮酒作乐来打发时间,醉生梦死,逃避现实。这是时代的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2.分析一下杨骏倒台的外因和内因。
答:西晋武帝时,国丈杨骏位高显赫,把持朝政。常常对自己的两个弟弟,杨珧,杨济说:“我们兄弟要权位永固,任用自己人是最要紧的,若是满朝文武皆为我党,还用怕什么风吹草动嘛?”
  杨珧,杨济颇有见识,他们认为哥哥的做法早晚要出大祸。而杨骏却嗤之以鼻,对自己兄弟的劝谏不以为意。晋武帝病重时,杨骏更加剧了自己的步伐,在朝廷内安插大批亲信。
  晋武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严厉斥责了杨骏。又让汝南王司马亮和杨骏共同辅政,以分杨骏之权。杨骏十分害怕,与亲信商议此事,根据亲信的计策,杨骏将诏书藏了起来。于是躲过了一劫。没过多久,武帝驾崩。杨骏变得更加飞扬跋扈起来,更不把即位的惠帝和众大臣放在眼里。
  杨骏整日盘算如何整治他人,大树亲党。他的做法招致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很多人还怀恨在心。中郎孟观,李肇对他非常不满,便向贾后诬告杨骏要篡夺皇位。贾后早有干预朝堂之野心,便勾结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一起发动了兵变,将杨骏一党诛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五讲作业
1.谈一谈你对《徙戎论》的看法。
答:徙戎论是西晋陈留圉人江统的一部政治论著,鉴于当时游牧民族大量内迁杂居,后齐万年等在边关作乱的情况,提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羇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的主张。《徙戎论》在当时西晋朝廷由贾南风当政时期,自然无法采纳,不到十年即发生五胡乱华。
元康九年(299年)太子洗马(太子宫图书管理官)江统于齐万年事件之后,上表《徙戎论》著称于世。文中提到“关中之八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称戎狄是“人面兽心”,建议摒除胡人,“今我迁之,传食而至,附其种族,自使相赡,而秦地之人得其半谷,此为济行者以廪粮,遗居者以积仓,宽关中之逼,去盗贼之原,除旦夕之损,建终年之益。若惮暂举之小劳,而忘永逸之弘策;惜日月之烦苦,而遗累世之寇敌,非所谓能开物成务,创业垂统,崇基拓迹,谋及子孙者也。”,“夫为邦者,患不在贫而在不均,忧不在寡而在不安。以四海之广,士庶之富,岂须夷虏在内,然后取足哉!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羇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2.晋武帝对待这位“贤能的皇孙”问题上的失误。
答:司马炎统一全国,在接班人的问题上,他的糊涂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可以说,后来的“八王之乱”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都可追溯这次错误的决策,让天下陷入了比三国时期更加黑暗和更加动乱的大分裂时代。
    司马炎虽然荒淫无度,但是也不至于不知道他的这个宝贝儿子是什么样的,何况他还有很多智力正常的儿子司马炎也曾经考虑过立其他的儿子,但是杨皇后不同意。她说不能废长立幼,司马衷虽然傻点,但是他是老大。杨皇后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在宗法制度的社会里,老大接班理所当然。
    当然司马炎也不是好糊弄的,他还是一直在动摇,始终不放心将位子传给这个白痴,但是司马衷与谢才人有个儿子司马遹特别乖巧聪慧,深得司马炎的喜欢。于是杨皇后大打皇孙牌,说什么“看孙不看子”,有个好皇孙,可以保证司马家皇图永固,于是司马炎改立太子的想法就越来越淡薄了。
     人算不如天算,他哪里知道太子妃贾南风如此阴毒,而太子司马衷会比他想象的还要傻,加上又没有给太子留下一个得力的大臣辅佐,更要命的是司马氏子弟都不争气。因此,他撒手一死,不仅晋朝很快分崩离析,自己真正属意的接班人也最终死于贾南风的屠刀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六讲作业
1.司马冏为什么在短短一年内由平叛英雄变得身败名裂?
答:司马冏在短短一年内由平叛英雄变得身败名裂,具体有以下的原因:
开始是因为司马伦公然篡位,不得人心,司马冏一举大旗,很快天下响应。虽然从大义上说,讨伐篡位的司马伦,是正义之举,但魏晋时期,经过了频繁的篡位与政斗,社会风气已经不是很正。而司马冏又是个权力欲望极盛的人,征召一些贤才,但给他们的官职,都是自己的王府属官,而非朝廷命官。这就是说,司马冏招揽人才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给自己效力,巩固自己的地位。这说明司马冏是一个狠抓权力的人。但毕竟他是臣子,而非君主,这样下去,迟早还会生变。
这不司马颖也用这些手段来收买人心,暗中和司马冏争夺声望。司马冏扶持一个小皇帝,他就可以长久揽权下去了。可他这样做,其他诸侯王岂能善罢甘休。很快,争权者又要来了。司马冏如愿以偿,颇有些骄纵奢侈而独揽大权,大规模地建造府第,拆毁公私房屋上百处,格局规模与西宫相当,在朝廷内外失去声望。侍中嵇绍给惠帝上奏章说:“存在而不忘失去,是《易经》很好的警戒。我希望陛下不要忘了在金墉城之困,大司马不要忘却颍上之败,大将军不要忘了黄桥之败。那么祸乱的发端就无从开始了。”嵇绍又给司冏马写信,认为:“尧、舜茅屋不修剪,夏禹住低矮的宫室。现在大兴土木建造房舍和给三个亲王建造宅第,难道是今天所急于做的事吗?”司马冏用谦逊客气的话来认错,但并不采纳。他就是得意忘形,目空一切,听不进劝告,这是要乐极生悲的节奏。
司马冏沉湎于宴饮嬉乐中,不上朝,而在自己府第里坐受百官的叩拜,用符节向各官署发号施令。任用官吏不讲原则,使亲宠小人掌握权力。殿中御史桓豹奏报情况,没有先经过司马冏的府署,司马冏就加以考问追究。南阳隐士郑方,上书劝谏司马冏说:“现在您居安不思危,宴饮玩乐超过限度,是失误之一。皇族骨肉之间本不应当存有细小的芥蒂,现在则不是这样,是失误之二。四方蛮族、夷族并不宁静,您却说功业已经十分盛大,不把蛮夷事务放在心上,是失误之三。战乱之后,百姓贫穷疲困,却没有听说曾经赈济救援,是失败之四。您曾与讨伐司马伦的各路举义之师在神前盟誓约定:战争成功后,及时奖赏,但现在还有未曾被论功受赏的人,是失误之五。”司马冏感谢说:“不是您,我就无法听到过失。”虚心接受,但一样也没有落实。
司马冏作为亲王,功成身退回到封地,也同样是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可惜他连履行约定封赏其他功臣、与诸王分享权力都做不到,更别说让他退出朝堂了。这种不知进退的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一场手足相残,又让成千上万人给他们陪葬。晋武帝鉴于曹魏的教训,给予宗室们大权,以为权力掌握在自家人手里就可以千秋万代了。可没想到自己家人互相杀起来一点也不比外人手软。最终反而便宜了外人。得国不正,不行正道的结果就是这样,小聪明根本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2.李特为什么能迅速崛起?
答:公元298年,关中地区大荒年,天水等六郡十几万流民逃荒到蜀地。氏族人李特和兄弟李流、李庠,也在逃荒的人流之中。一路上,流民中挨饿生病的人很多,李特兄弟给他们接济和医治,所以流民们很尊重、感激李特兄弟。在蜀地朝廷怕再出祸端,派罗尚为平西将军兼益州刺史要遣散流民,当时庄稼还没成熟,流民怕路上没有吃的,所以要求延期离开,李特自己是流民,深知流民的痛苦,他几次三番向官府要求放宽遣送流民的期限。流民们都把李特当作救命恩人,纷纷来投奔他。李特逐渐成了流民的领袖。罗尚见流民人多势众,为了避免事态恶化,表面上答应流民的缓期要求,暗地里却准备动用武力镇压流民。这些情况早被李特探知,他知道罗尚心怀叵测,事先做了必要的准备,将流民组织起来,加以必要的训练,还给他们配备武器,严阵以待。一天夜里罗尚偷袭绵竹流民大营,结果李特他们早有准备,打败了官兵。流民们知道官府决不会罢休,便请求李特为他们作主,领导他们抗击官兵反扑。李特和六郡的流民首领商量,决定在绵竹打出起义的旗号。李特自称镇北大将军,整顿兵马,军威大振,没几天就攻下了附近的广汉。李特学汉高祖刘邦的样子,宣布约法三章,打开官府的粮仓,救济当地的贫苦百姓,流民组成的义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都受到群众的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七讲作业
1.嵇绍之死算不算为国尽忠?
答:晋惠帝时侍中嵇绍,他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体态魁伟,聪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当时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史称为“八王之乱”,嵇绍对皇帝始终非常忠诚。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形势严峻,嵇绍奋不顾身奔进宫去。守卫宫门的侍卫张弓搭箭,准备射他。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仪青,连忙阻止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不久京城又发生变乱,嵇绍跟随晋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不幸战败,将士死伤逃亡无数只有嵇绍始终保护着惠帝,不离左右。敌方的飞箭,象雨点般射过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嵇绍就这样阵亡了。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嵇绍在世时,有一次有人对王戎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气宇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后来就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行很突出。
由于嵇绍死节事的特殊性,所以历代文人墨客对嵇绍褒贬不一。如郭象、郗鉴等与嵇绍同时代或者相去不远的人,都不赞同嵇绍的行为,郭象认为嵇绍不孝于父、忠于昏君,贪图名位。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则把嵇绍和山涛一起指责,近代也有不少学者与顾炎武持相同意见。而历代君主均赞扬了嵇绍的忠义,对其多加赗赠,以宣扬儒家的忠节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杜甫、文天祥等人均在自己的诗中赞扬了嵇绍的忠烈。但在赵王司马伦篡位时,任命嵇绍为侍中,却没有见到关于嵇绍推诿此职的记载,或许也证明嵇绍是司马伦的附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2.如果你是八王之乱时期的一个晋国朝臣(文官),乱世中你将何去何从?
答:八王愤怒争斗之日,晋朝宗亲大臣纷纷纠缠进去,陷入其中而没有办法得以摆脱。当司马睿没有回归封国之前,没有什么短长,沉浮经历,而后去就国,王导以豪族身份在东海王那里担任小官,在正邪方面,毫无什么表现此即二人当时尚未互相结合的原因。
老子曾说:“静用于急躁之君。”此语并非恰当言论。所谓静的含义,指当天下出现动乱之时,沉着观察事物变化,暗中筹划国家大事。留意于即将可以实行之时。那些急躁妄动之人,固然不知我静中有动,而我则悠然沉着,有充分的进退余地。天地十分广阔,事物之变既有开始,则必有终结。事物几可行者,是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所难之处,身处忧困与动荡不安的局势中,饮食相牵,亲缘相系,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以兵戎相见,发生战乱。静者日常泰然悠游于天地之内,依靠自已的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而无有穷尽,怎能劳苦不休地与他人在社会的漩流中争斗高低是非!澄定神志于须臾之间,则将可达到自我审明,言论恰当、正确,所行即可自然决断。这就是司马睿与王导彼此心领神会、配合默契、情投意合的原因。这是一种处世之道。琅邪王能够在江南地区保全晋室宗庙国家,而王导则繁盛其家世,这是适宜的。诚然,处在纷争不已的战乱之世,这种办法不妨一试。但是,既已安定而仍采用此法,就不能认为是有所作为并成就宏伟大业了。然而司马睿与王导始终采用这种办法,此即东晋未能收复中原的原因。孔子在思考其学生的选择时,对有些必定加以裁汰,不是精心钻研动、静从而采取与当时形势相适应的做法者,是不足以用于其时的。纵观以上之叙,智也。但又有几人能吃透“动、静”,人人都是大智慧者,就不会有那么多是非。身处漩涡想旁观者清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八讲作业
1.晋武帝有哪些失误遗患后世?
答: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晋朝开国皇帝。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葬峻阳陵。
司马炎主要成就有:在政治上,掌权篡位,建立晋朝。在治国措施上的,进行了系列改革。承袭曹魏,革新政治。颁布法律,依法治国。《泰始律》是司马炎在泰始三年(267年)完成并于次年颁布实施的,但在他的父亲司马昭辅佐魏政期间就开始了。当时司马昭命贾充、羊祜、杜预等人参考汉律、魏律开始编纂,到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不久完成。因颁行于泰始年间,故又称《泰始律》。张斐、杜预为《晋律》作注解,经晋武帝批准“诏颁天下”,注与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该律又名《张杜律》。
   《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其主要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在损益汉《九章律》和魏《新律》的基础上,《泰始律》为20篇,计为刑名、法例、盗律、贼律、诈伪、请赇、告劾、捕律、系讯、断狱、杂律、户律、擅兴、毁亡、卫宫、水火、厩律、关市、违制与诸侯律,共620条,27657个字。《泰始律》比前代律令的内容有所放宽。它“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对女子的判处也有从轻从宽的用意。《泰始律》的这些变化,使其在实行中能够起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用,有利于巩固司马氏的江山。《晋书·刑法志》称其“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泰始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南北朝乃至隋唐的法律无不打上它的烙印。
   《泰始律》以宽简著称,是中国古代立法史上由繁入简的里程碑。晋律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通行于全国的法律,并被东晋和南朝所沿用,也是这一时期承用时间最长久的一部法典。司马炎鉴于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终致灭亡之教训乃大封皇族为藩王,以对抗士族。大封宗室,罢州郡兵。
在军事上,平定秦凉,安抚边境。击灭东吴,统一中国。
在在经济方面,太康繁荣,君臣赛富,西晋的皇族和贵族都有优裕的经济基础,政治的安定与统一更帮助他们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于是纵情享受,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司马炎领先作了荒淫奢纵的表率,
在文化方面,太康年间,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生活有了好转。与此同时,晋武帝还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古代灿烂的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时,盛行着一种被后人称颂的“太康文学”,其代表人物有一左(左思)、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二潘(潘岳、潘尼叔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地理学家裴秀为晋朝的开国元勋,他在地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医学家皇甫谧,也是生活在西晋太康年间。经过7年苦心钻研,创立了自己的针灸理论,写出了《针灸甲乙经》。此书是我国医学史上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今天,当我们对晋武帝这个人物进行一次总评,那就是司马炎在位20多年。他曾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她的失误遗患了后世,受时代的影响,他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用了汉代以来的分封制,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巩固。再加上他晚年生活奢侈腐化,公开卖官,宫中姬妾近万人,上行下效,各级官吏不理政事,斗富成风,奢侈之风盛行,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晋武帝去世不久,西晋王朝就发生了“八王之乱”,这场战乱长达16年,加上天灾不断,瘟疫流行,广大劳动人民又开始大批死亡或流离失所,“太康繁荣”的盛景很快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司马炎前期能厉行节俭,虚心纳谏,用人唯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后期则热衷于安逸享乐,以致荒淫无度,君臣赛富。前明后暗是对晋武帝最公正的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2.评价一下刘弘的功劳。
答:刘弘(公元236-306年),字和季,西晋名将。一身正气,学识渊博,有治世之才,颇有威名,官封荆州刺史、侍中、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大将军,爵封宣城公。公元306年,在南平郡作唐县(今湖南省安乡县)军旅中猝然去世,葬于湘鄂两省交界处的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黄山头主峰东南麓的南禅湾。刘弘病逝后,百姓悲痛不已,如同自己的父母去世一样。朝中廷议谥号“元”,给与最高的尊崇,并追赠新城郡公。刘弘有文集三卷,各种表、教等。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高度赞誉他“晋保江东以存中国之统,刘弘之力也。”
力举贤能。平定张昌叛乱后,因人员损耗严重,当时荆州(州域范围湖北大部,湖南、陕西、贵州、广西、广东、河南等部分,荆州治所在襄阳,下辖多个郡国。他坚持推荐皮初为襄阳太守,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仅如此 ,当时朝廷按陈规要封刘弘次子一人为县侯,被刘弘坚决拒绝了。刘弘选拔官员以功劳德行为依据,量才启用,而不任人唯亲,深受朝中官员和百姓赞赏。刘弘提拔部属不问出身、不计亲疏,只重才能。近来天下多难,淳朴之风日渐微弱,臣提拔官员是希望阻止奔走竞进的时弊,培养谦虚退让的操守。”
重修水利。西晋初年,其父刘靖在蓟城地区(今北京)主持兴建了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戾陵堰和车箱渠,发挥了灌溉农田的作用。仅用六个月的时间,就恢复了戾陵堰和车箱渠的灌溉功能。刘弘重建堰、渠,筑长岸,复水门和主坝,建护岸堤防,抬高水门,减少流量,稳固了工程,控制了水势,扩大了灌溉面积,后人把戾陵堰尊称为“刘师堰”。刘弘治理地方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劝农桑,宽刑罚,减赋税,得到老百姓拥戴。
体恤下情。因为荆州战乱,当时境内有流浪人口十多万户,贫穷无依,大多沦为盗贼。刘弘分给他们田地、稻种种粮食,让其自食其力,还提拔其中的贤才,量才予以重用。
千年口碑。刘弘的祖父刘馥,颇有功绩;刘弘父亲刘靖,勤政务实,造福百姓,有乃父遗风;刘弘清正无私,关爱百姓,有卓越的功勋与德行,处处为人楷模。祖孙三代皆为西晋名臣,被历代有识者所赞颂。一千七百多年来,刘弘的德行如同日月高悬,辉映在荆楚大地。仰望先贤,追思前人的功德,激励着后来者奋发有为。如今,朗朗清风不断,无数个清廉、担当者不断涌现,正成为国家民族挺立的脊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九讲作业
1.以西晋灭亡为题材,律或绝一首。
2.咏刘渊,律或绝一首。
3.咏李特,律或绝一首。
4.咏刘弘,律或绝一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十讲作业
1.刘殷主张不要对君王的过失进行劝谏,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误导了那些忠正之士。(? ??_??)?刘殷当丞相时,从不冒犯皇帝违反圣旨,但经常就具体的事情进宫规劝,对刘聪补益很多。汉主刘聪每次与大臣们商议政事,刘殷都不表示什么态度,等大臣们离开,刘殷单独留下,为刘聪对所议铺陈发挥再理出头绪,商讨事宜,刘聪从没有不采纳他的建议的。刘殷常常告诫子孙说:“为君主作事应当务求对君主委婉地劝谏。凡人尚且不能当面斥责他的过错,更何况皇帝呢 ?委婉劝谏的功效,其实与冒犯君主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不明说君主的过失,所以是比较好的方法。”刘殷历任侍中、太保、录尚书等职,并被赐予可以佩剑穿鞋上宫殿、朝见天子不用快步行走、乘车进入宫殿等特权。但是刘殷在公卿大臣中,常常恭顺地带有卑谦礼让的神色,所以处在骄纵横暴的国家,能够保全自己的富贵,不损伤自己的美好声名,以长寿善终。
刘殷被很多人称为贤者。刘殷将其女儿进献给刘聪做皇后,以巩固其受宠地位,因此不足以将其列入正直人士之中。其言曾说:“事君主应当少进谏,平凡之人尚不可当面斥责过错,何况万乘之尊的君主呢?”评论者以此为贤明之言,实则成为阿谀奉承者排挤忠直人士的口实。然而,刘殷虽不足与正直人士相并列,却不可不加辨明。侍奉父母而少加规劝,是以不忍伤害父子恩情为重。规劝虽不迫切,而娓言缓进。父母虽然专断,也抵挡不住朝夕相处的骨肉亲情,最终必定能够听从。不像君臣之间,不是朝夕相处的。所言尚未谈透,而君主已不愿意听。父母有错,不存在安危存亡决定于倾刻之间的情况,晨有过失而夕改之,等于没有过错。君主掌握着国家和百姓的命运,言出而天下为之震动,行出而大小官员随之皆动,一有失误就会造成九州亿万民众死亡的大祸,如果宛转进言以期改正,待以后采纳所提意见则已悔之晚矣。父母的过失,即使有引导其犯错之人,也不过是淫邪朋友或奴妾而已。其势力不强,人数不盛,其粉饰错误、蛊感人心的智谋,不能凌驾于我之上。用不很明显的语言暗示父母,告知其所未察觉的情况,使那些谄媚之入不能相互勾结,强词狡辩,使我避免受到挫折。倘若君主不善,身边聚集一些善言巧辩、诡僻凶悍之人。他们谎称天人、假借道理与我对抗,忠贞刚正之士必然会忧虑自己不能取胜,所进之言吞吞吐吐,而与之争辩的奸巧之人则声音轰响,从而在气势上被对方所压倒。凡此种种表明,劝谏父母容易,而劝谏君主则难。处在困难境遇,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观察君主的脸色而去猜想、去说话,此为保全官位、得受宠信的便利之计,以此作为小人所行之道当是无疑。更何况如果君臣情投意合,而不会使其离开君主身边。
刘聪凶残暴虐,喜好杀人,刘殷将女儿嫁给刘聪,以此做为保全富贵的计策,从而达到了目的。以献女儿来谀媚夷狄禽兽之心,暂且取誉于天下,此种办法实在乖巧。对此本不足加以深论,然而邪说得以提倡,比如苏轼的谏臣论等,就师从其说而将之称为不循正道以追求功名利禄的办法,如此则君臣之义丧失,而忠奸的界限将会模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2.晋愍帝为什么指挥不动司马睿?
答:晋愍帝指挥不动司马睿,原因有:一是晋愍帝威望不够。晋怀帝被刘渊整死,没有选好接班人,晋愍帝是臣子推举的,而不是先皇钦定的,来路有些不正,威望也就不够高。二是司马睿野心勃勃,也想称帝,自然不服晋愍帝。三是司马睿大权在握,羽翼丰满,有抗衡晋愍帝的底气。四是司马睿与晋愍帝政见不合。司马睿无心北伐,只想偏安一隅。道不同不相为谋。司马睿自然是不肯听晋愍帝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二快乐!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二快乐!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二快乐!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二快乐!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春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9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3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春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4-19 1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