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96|回复: 87

中国诗词大会断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7-2-11 11:09 编辑

      1.诗词大会,现在只是测试记忆、背诵古典诗的名作名句,但,这是一种信号,所谓“新”诗、现代诗统治以《诗刊》为代表的传媒时代,就会成为一段历史。
.
   2.传承中华文化在诗界被大众化时代开启了。
.

   3.其实,国画、中医药、音乐的古乐歌曲界,各种中华特色的国学、非遗文化传承,早就上路了。诗界特殊,一直被置之边缘,从诗词大会开启,走进众人大视野。
.
   4.名主持人董卿作出题者,所有参与者诸如诗评者、答题者、百人团,使用的均为公用语--普通话,这标明,中国古诗与今普通话的和谐,今语古诗并不矛盾。
.
   5.百家音出是好事。《中国诗词大会》的爆红让传统诗词在新年之际火了一把。原广东籍香港人陈小春提出粤语古典说“今已有1300年历史的唐诗宋词,其实大多数是用现今的所谓粤语写成”;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梁银峰明确表示“古代文学作品都不可能用方言写”。本版也有“南方母语说”......余以为。不会撼动普通话的主流地位。
.

   6.普通话读诵古诗,今人写仿古体,必是落于普通话,不会再回归古语、为格律而普及某方言。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有了唐诗(诗,唐音)、宋词(词,宋调)、元曲(曲,元韵),诗经古音、楚辞古调、汉乐府古韵被盖过,那么历史上的音韵必被普通话盖过,通变酌于新声,是不可逆转。

点评

然则现在有歌词和新诗。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历史上的唐诗(诗,唐音)、宋词(词,宋调)、元曲(曲,元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1 11:26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11 11:28 编辑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2-11 11:15
既然有了唐诗(诗,唐音)、宋词(词,宋调)、元曲(曲,元韵),诗经古音、楚辞古调、汉乐府古韵被盖过, ...

然则现在有歌词和新诗。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历史上的唐诗(诗,唐音)、宋词(词,宋调)、元曲(曲,元韵)----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上的音韵必被普通话盖过,通变酌于新声,是不可逆转。绝对没有问题。

点评

这事还有另外的可能:当背诵者深入一步了解唐诗的韵律时会发现有些字音今古发音不同,会引起探索古音的兴趣,自然会学习用平水韵写古诗。 第二十三届全港诗词创作大赛的部分作品为例: 《春望》(优异奖)   史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1 16:18
问好瑞版。 赞成瑞版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1 14: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1 11:26
然则现在有歌词和新诗。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历史上的唐诗(诗,唐音)、宋词(词,宋调)、元曲(曲,元韵)- ...

问好瑞版。:giggle
赞成瑞版语。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1 16:18
这事还有另外的可能:当背诵者深入一步了解唐诗的韵律时会发现有些字音今古发音不同,会引起探索古音的兴 ...

首联两个真字,感觉好奇怪。

点评

第二十三届全港诗词创作比赛 七律·谒中正陵寝 叶炯光(公开组优异奖) 厝舍登临笑语收, 恐惊清睡起潜虬。 空林芳草粘天碧, 细雨啼鹃向晚愁。 霸业槐安原是梦, 苍生杞国独成忧。 攻城掠地了无益, 老去谋身土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1 16: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发表于 2017-2-11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1 16:45
可见随着全民背诵唐诗热,今后还会继续使用平水韵写古体诗是肯定的。(刚看了香港大赛的作品包括中学生的作 ...

港澳台及海外其他地区可以除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1 1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粤语保留古音元素(还有诸如吴语、楚语、越语、闽南话),是不确切的。这些方言接受历史上的中原人九次大南迁,中原语与南方方言大融合是历史事实,如秦五十万中原步卒随赵佗留居百越,唐中原八十七姓兵卒跟固始陈政父子戍边漳州(闽南),中原地区包括京唐燕地,有匈奴、契丹、鲜卑、突厥、女真、蒙古等民族融入,据我所知,广西壮族里,有一支留有北人南迁的证据,云南有鲜卑人遗迹,湖南现居有维吾尔人,又有那个民族不古?谁说只有港音古、粤语古?又有那个民族之语音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诗、自己的歌?五千年中华音变,诗音调就跟着变呗!.
全国不可能再推行粤语、吴语、楚语、闽南话。《中原音韵》成就元曲,不是元政权的规定,是民间的创造。又有谁说元曲不古,只有宋词才古?
.
如今内地香港诗赛之偏颇。是学习古科考,只考格律诗,科考之弊端复燃,诗是科考竞赛产物吗?白居易新乐府是探花诗?杜甫《三吏》《三别》是榜眼笔?李白《将进酒》是状元卷?
.
玩儿诗可以,但诗佳作不是闹着玩儿!再重述,诗坛之广袤,应是“念天地之悠悠”,不仅是古音平仄的格律诗。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1 2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1 20:39
是这个理,但现实如此。必须正视。这就是传统的力量。

问好针版。


坚信在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双重推力作用下,当代诗必有新辉煌。既然是两股力量,就不会轻任何一方。新古体佳作都会得到尊重,完我多年心愿,依托理论版,依托《精萃诗评》,出一册像点样的当代诗集。

点评

支持。但何谓“新古体”要明确定义。我的意见一定要避开律体。新韵要写新诗,即“新国风”要传承古风的特点,如长恨歌,琵琶行,蜀道难,桃源行。----目前实际情况是大家热衷于写律诗,古风几乎没有传承。不知新国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1 21:39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1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2-11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古风类的 歌词,或准歌词的前途还是非常看好的,这类作品当然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旧韵。现在粤语歌曲也不流行了。当然能够发展起来我也没意见,还是很喜欢过去那些粤语老歌的。但是没有必要在近体上面下很大功夫操作新韵。因为现在的市场实际情况,太短的作品,与音乐联系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2-1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2-1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2-12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2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粤语中保留古代语言因子比较多,这个是可以的,说就是平水韵,就不靠谱了。

点评

批判了平水韵是书本上的字表,又来了闽粵音,再来个《诗经》音岂不更完美?不妨碍社科院把上古音作研究课题,出来个上古音,也只供观赏不会推广。何况,画鬼是比较容易的。反正谁也没见过,想怎么说都行。 我说毛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2 0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12 01:58
清中叶时朝庭曾设正音馆欲于闽粤强制推行当时官话,然遭粤人、闽人玩强抵抗,不得已而放弃,清庭视闽粤为官 ...

问好山人,欢迎参与探讨,出一家之言。.
古代中原盛,而南方发展滞后。依先生所言闽、粵,皆中原人南迁的最后目的地。如上我贴中提到,赵佗与陈政父子,皆率大量中原人入驻,与当地土著融合,对古时人眼稀少文化后进的闽粵开发。中原古音与闽粵古音融合、变迁才有今闽粵音,说闽粵存古音某些特色,我不怀疑;说闽粵后进,有诗为证。唐韩愈因迎佛骨案被贬潮州,称其烟瘴之地。今日潮汕,是富人窝,2016在大炒万科股权的野蛮行径里的恒大系,就有潮汕富翁公开支持。可见其腰粗。闽粵在近代得海洋势,外迁的华人(国外永驻权,已是外国的少数民族)、华侨(在外侨居无外国绿卡)最多,为南洋开发以及世界经济做出贡献,正如古时他们的祖先中原人为闽粵开发作贡献一样。广东在邓氏改革开放里,获优先权,全国不少地方农民工到广东打工廉价劳动苦力,股票资本市场现在深圳立市,深圳、广东的上市公司是最多的,当然ST、*ST渣滓垃圾也数第一。就是说人力、资本向那里集中,临海洋与先改革开放,使广东占尽先机。所以牛了一阵子,不少地方发粵语小本本,我还保存了一册。
.
但是,古人在中国历史上动乱时期大南迁,带去北方的先进文化,北方受战乱之灾祸最重,不标明北方就不古,就没了古音特点遗存。如今经济形势也不像三十年前了,丝绸之路再兴,河南以至于新疆都在大开发,中原人也最不缺聪明才智。就诗,《诗经》大量的是中原所出,唐诗、宋词、元曲的大量作者是北方人。不会是用闽粵语创作的。
.
普通话采用了拉丁字母(英语也是采用拉丁字母),是拼音便利。普通话有现代元素,但依然是继承了古代元素。与元曲的《中原音韵》一脉相承。
.
可以用方言读古诗,各地方言都可以,决非只是某地方言音。谁说过四川音、云南音、新疆音、桂林音、柳州音不可读古诗?在中国诗词大会,用普通话读古诗名作名句,多顺多耐听!中国诗也绝非只有格律诗诗词大会还可以出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题。
.
新编当代诗集,不强调某体裁,是要佳作上品,是有中国诗味的作品。顺便回复针板,不会用格律名字,尽管作者可以自标体裁,但不会把体裁顶在头上。有些东西比如张*有的那些东东,哪篇都无诗味,此类不会入选,让中华诗词学会去推广吧。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2 07:29
说粤语中保留古代语言因子比较多,这个是可以的,说就是平水韵,就不靠谱了。 ...

批判了平水韵是书本上的字表,又来了闽粵音,再来个《诗经》音岂不更完美?不妨碍社科院把上古音作研究课题,出来个上古音,也只供观赏不会推广。何况,画鬼是比较容易的。反正谁也没见过,想怎么说都行。

我说毛老爷子的鼻子像唐尧,因为都是鼻子,有鼻子的古代特色。没几个人投反对票。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 “穿花蛱蝶深深见”以今韵来看,六连平是为了这句诗的平平仄仄改变普通话,还就按普通话读这诗??




按普通话读、诵、唱古诗词没有什么不妥,那么按南宋《礼部韵略》抠平仄意义何在?按闽粵语读、诵、唱古诗词没有人干涉,但其他人不一定听得懂,也是实情。

点评

按照我个人的建议就是在当今的《汉语字典》里加一个“蝶”的去声注音,字义不变,只是多了一个多音字注音,并注明是平水韵的专用读音。平仄和今声相符的就不必再标注,只有平水韵中的平仄与今声不符的再去标注。 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2 08:42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12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2-12 08:50 编辑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2-12 08:12
杜甫 “穿花蛱蝶深深见”,以今韵来看,六连平。是为了这句诗的平平仄仄改变普通话,还就按普通话读这诗? ...

按照我个人的建议就是在当今的《汉语字典》里加一个“蝶”的去声注音,字义不变,只是多了一个多音字注音,并注明是平水韵的专用读音。平仄和今声相符的就不必再标注,只有平水韵中的平仄与今声不符的再去标注。

平水韵的发音是基于《切韵》、《广韵》,而《切韵》的上切、下切注音原理是允许同一个字的发音可以依据方言有不同的读法。所以《切韵》的创立时是充分考虑到了发音是会因方言而各异、因时代而各异的。

因此如观个人建议:完全没有编撰《新韵》的必要,清朝的《佩文诗韵》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处理发音随时代变化、字库如何扩充的成功范例与借鉴经验。

因此现在应着手解决《平水韵》的上述的这些问题,而不是着手去编撰和规范什么《新韵》。

点评

新韵就没必要搞韵书,韵书是隋唐没有拼音字母条件下的产物。今小学课本里有声母、韵母表,就一页,什么都有了。 讲究平仄是格律诗的要求,而普通话与元曲《中原音韵》十九部无大差异,非格律诗不需平仄。今音四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2 13:48
此法不可行。会使新华字典变得不伦不类。但可以考虑单设一古仄今平的入声字发音附页,说明只用于古诗阅读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2 1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1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同文,车同轨”,中国的文化是主张渐变,允许随着时代的变化有“微调”,不主张断崖式的那种大调整,那样会对文化传承有很大的破坏力。

点评

元朝中原音韵的诞生说明了北方话已占统治地位。只是诗韵仍然沿习切韵而已。诗韵所以不变完全是因为唐诗的巨大影响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2 1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2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2-12 08:42
按照我个人的建议就是在当今的《汉语字典》里加一个“蝶”的去声注音,字义不变,只是多了一个多音字注音 ...

新韵就没必要搞韵书,韵书是隋唐没有拼音字母条件下的产物。今小学课本里有声母、韵母表,就一页,什么都有了。

讲究平仄是格律诗的要求,而普通话与元曲《中原音韵》十九部无大差异,非格律诗不需平仄。今音四声,也不必分平仄。七连平若是一声阴平二声阳平相间隔,一样读、诵。

点评

《切韵》有193个韵部,导致很多韵部过窄,唐人在诗词创作实践中发现实施起来有难度,才允许“邻韵同押”,《平水韵》只不过是对唐人的“邻韵同押”现象作了一个总结。所以是属于先实践,后总结。《平水韵》是依唐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2 14:30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1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2-12 13:48
新韵就没必要搞韵书,韵书是隋唐没有拼音字母条件下的产物。今小学课本里有声母、韵母表,就一页,什么都 ...

《切韵》有193个韵部,导致很多韵部过窄,唐人在诗词创作实践中发现实施起来有难度,才允许“邻韵同押”,《平水韵》只不过是对唐人的“邻韵同押”现象作了一个总结。所以是属于先实践,后总结。《平水韵》是依唐人的具体实践而浑然天成的,所以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并且宽窄韵搭配合理,韵部既不过繁、也不过简,符合中庸之道。

而《中华新韵》只有14个韵部,虽然便于记忆,利于押韵,但是韵部过于简单,缺少变化,违背中庸思想,颁布《新韵》的目的是想逐步淘汰《平水韵》,在我个人看来很难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2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3-29 04: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