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7|回复: 5

抑与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4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闲游者 于 2018-3-4 16:43 编辑

      
       抑与扬是古诗词常见的表达手法,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手法之一。抑扬的运用使文章波澜起伏,避免了平铺直叙,同时通过“抑” “扬”变化,凸显描述对象的形象的特征,从而深化作品主题。抑,压抑,贬低;扬,褒扬,赞扬。总的来说,指贬抑与褒扬在塑造人物、渲染气氛、抒发感情、制造波澜等方面的对立统一的一种写作方法。对生活的错觉误会与正确认识等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使之两相对照,相互彪炳,形成波澜起伏之势,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印象,从而增强文章和作品的艺术效果。常见的方式有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似抑实扬、似扬实抑、抑扬结合等。这种逆转有语言的逆转、情感的逆转和情节的逆转三种。
.

一、情感的逆转

.

    情感的逆转往往是指诗文后面的内容表现出的感情与前面内容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结尾的情感来了一个大的转折,而情感的转折又深化了主题。如:

.

   诗经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昏以为期,明星湟湟。
.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
昏以为期,明星哲哲。
   主人公的伫足之处,正有一排挺拔高耸的白杨。正当是叶儿繁茂、清碧满树的夏令。黄昏降临、星月在天,乌蓝的天空撒下银白的光雾,白杨树映漾出摇曳多姿的树影。清风吹过,满树的叶儿 “牂牂”、“肺肺”作响。景是如梦如幻的画境;再加上“牂牂”、“肺肺”的树声,简直就是心儿的低回浅唱。此情景在等候情人的主人公眼中,是异常美妙的。但久待的情人不见露面,诗情便出现了巨大的逆转。“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昏以为期,明星晢晢”,字面的景象似乎依然很美,那“煌煌”、“晢晢”的启明星,高高升起于青碧如洗的夜空,静谧的世界便全被这灿烂的星辰照耀了。然而,约会的时间明明是在黄昏,现在却已是斗转星移的清寂凌晨,连启明星都已闪耀在东天!情人却在何方?句面上虽未见情人的字眼。但那久待的焦灼,失望的懊恼,早已充溢于字里行间。那“煌煌”闪烁的“明星”,也会感受倒“昏以为期”的失约,而变得焦灼不安了;那曾经唱着歌儿似的白杨树声,也会化成一片歔欷和叹息。诗中的景物描摹,带有了伴随情感逆转而改观的不同色彩,造成了似乐还哀的氛围递换、变化的效果。
.
    古诗十九首  之一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前面着重渲染,后面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前三句,让人产生丰收在望的喜悦。四海无闲田,又是个丰收年,农民们应该衣食无忧,高高兴兴,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可结尾陡然一转:“农夫犹饿死。”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既包含了对农民的无限同情,又有对统治者无声的控诉。
.
    琴台   唐·杜甫
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
      此诗作者在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时,由景生情,脑中浮现出作为大家闺秀的卓文君与一介穷书生相爱,并不顾家人反对,和相如私奔以酒肆为生的爱情故事,诗人被他们勇敢追求爱情的勇气折服(扬),并感叹像他们这样坚贞的爱情世间少有(抑)!
.
    秦王扫六合     唐·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全诗史实与夸张、想象结合,叙事与议论、抒情结合,欲抑故扬,跌宕生姿,既有批判现实精神又有浪漫奔放激情,是李白《古风》中的力作。
.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六两句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
.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有木名凌霄  唐·白居易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朝树摧倒,独立暂飘摇。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萎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先是从行为、状貌、思想等角度尽写凌霄的生长情况,塑造出一个生命旺盛、努力追求美好的凌霄形象;然后,诗人笔锋直降,转写一旦依靠倒下,风从东起,凌霄即刻折断,萎地。在先扬后抑中,诗歌主题得到了充分表达。
.
                      张好好诗并序    唐·杜 牧
   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
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珮,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前面大篇幅极力铺陈张好好美好欢乐的往昔,正是为了在后文造成巨大的逆转,以反衬女主人公令人惊心的悲惨结局。诗情的逆转,是数年后的一次意外相逢:“洛城 重相见 ,绰绰为当垆 ”。在鲜明的反衬和命运的急剧逆转中,表现对摧残、伤害美好、善良女子的社会的遗憾和抗议。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词的上阕先喜(“风老”三句)后忧(“地卑”二句),再喜(“人静”三句)再忧(“凭栏久”三句),回环跌宕。下阕,“年年”三句,仍写苦情。“且莫”两句,似可求得快乐,不觉一喜。但“憔悴”三句又是一片苦情。既始终得不到快活,求不到解脱,那就还是“醉眠”的好。满腔的仕途失意的愁苦忧怨就这样在一扬一抑之间推上了高峰。
..
双井茶送子瞻         宋• 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这是为送茶致苏轼的诗作,诗中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前四句在对苏轼推崇备至时特地提出“东坡旧居士”的伤心事;后四句先称美家乡的茶,然后深情地道出自己的嘱望。
..
姑苏怀古           宋•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起句欲抑先扬,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相形之下怅望苏台柳,就流露出了一种苦涩的滋味。怀古伤今之情迂回曲折。后两句使人愀然动色,其中蕴涵的历史沧桑感和某种个人情愫的积淀与心境契合,景物的渲染与感慨抒发得相得益彰。
..
武陵春•春晚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运用欲抑先扬的写法手法的诗句是: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 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上阕看剑、吹角、分食、奏乐、点兵尽皆雄豪壮美之事,尤其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更加有力的烘托出豪迈热烈的气氛。“沙场秋点兵”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领形象。下阕写马、写弓,衬托出人物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了却”二句直抒胸臆,现实无奈,终于在梦中了却了驱金复国的夙愿,语中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但梦境毕竟代替不了现实,词末一句 “可怜白发生!” 陡地一转,由梦境回到现实,化雄壮为悲壮,情绪顿时一落千丈,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作品就在这力重千均的转笔中收住,有如重锤猛敲在读者的心上。
..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小诗。在开朗空阔的背景下的忘怀得失的“快”意,终因知音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首联两句,语调平静,传达出诗人“放下”之后的轻松之感。颔联开阔、澄澈、远大、清明,这些感觉和刚开始的烦扰壅塞的心情形成对照,诗人在快阁找到了自我。颈联开始转抑,由眼前景物转到伯牙、子期和阮籍等历史人物,意即世无知己,自己不愿再奏心曲了。
..
初入淮河四绝句       宋•杨万里
其二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南宋初年的名将刘錡、岳飞、张俊、韩世忠,力主抗金,屡建功勋。赵、张指赵鼎和张俊,都在南宋前期两度任相,重用岳、韩,奠定南宋基业。诗人在这里采取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在第三句来了一个陡转到反面,而今竟然出现了“长淮咫尺分南北”的奇耻大辱的结果。前面的因和这里的果似乎产生了明显的矛盾,再加上结尾的“欲怨谁”一语,更是发人深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该由谁来负责?当时以高宗赵构和秦桧为首的主和派贬、杀抗金将领,这怎能不使人在肃杀的“秋风”中涕泪满襟呢!诗人的满懑之情,以婉语微讽,曲折道出,显得更为深沉。
..
一丛花•初春病起       宋•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抓住“初春”“病起”这一事的特殊情景,写出了作者的个性、襟怀和心绪。最后三句“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陡然逆转,与前景前情大异其趣。这曲折的波澜,实际上却仍是紧扣“病起”二字。尽管春回大地,而病体方起,毕竟少欢乐之趣。
..
菩 萨 蛮   黄鹤楼   毛泽东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镇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上阙写景,有沉重感。下阙抒情,不见苍凉,却见悲壮。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先抑后扬,抑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要压得人无处可逃。把那景写得如泰山压顶,似铅水灌底。唯其沉重,后面的扬才有基础,才能达到柳暗花明山回路转的效果,才更见酹酒的庄严,满楼的肃穆和心绪的壮烈,才真正把诗的重心转移到后面!
..
海子的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虚构了诗人理想中的“幸福的人”的生活图景,这种幸福是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属于未来,属于幻想。第二、三节由描绘景象转为抒发情感,诗人由己及人,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情感涉及面次第展开,胸襟逐渐开阔,尤其诗歌第三节对“陌生人”的三“愿”中,最后的“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在全诗中起着总括的作用,博爱之情溢于言外。然而诗歌至此,情感突然发生逆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的幸福与诗人无关,显示出诗人矛盾心理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情节的逆转
常见的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诗都是抒发情感的,因此情节的逆转与情感的逆转并不一定就泾渭分明,有很多两者皆存,只能求个大概,不必太在意。
1、先抑后扬
“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欲贬损则先赞颂,欲表今衰则先写昔盛,欲抒苦闷哀愁则先写激昂欢乐。如果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先描述或勾画他的不好处,然后转而表现他的很好。这种方法可以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和鲜明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道:“(诗)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
郑风 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lè)我员(yún)。
..
出其闉闍(yīndū),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zū)。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上下两章的首起两句对东门之外“如云”、“如荼”美女的渲染(扬)只不过是一种强烈的反衬。当诗情逆转时,那些裙钗脂粉、倾城美貌便都在“缟衣綦巾”(抑)的比照下黯然失色。这是有情郎至深至纯的爱情映射在诗中的最美丽、最动人的光环,在这种真挚爱情的照耀下,所有世俗的美感和价值都失去了炫目的光彩。
..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前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后两句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
..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独具风采。诗的第一句“都”字透露出人们盼春色的焦急心情,第二句“惊”一词含蓄地写出人们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一抑一扬,腾挪跌宕、波澜起伏。三四句用拟手法,写出了白雪也耐不住等待,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来装点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这是继一二深化,一扬再扬,表现了作者对春雪和春色的喜爱。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清明的时节外出散心,外面细雨纷纷。一路上许多行人纷纷去吊念逝去亲人,他们神情伤心欲绝,更令我悲思愁绪,于是想借酒消愁,找路人询问那里有喝酒的地方,一个小牧童热心甜美的告诉我杏花村有,听着他的声音,似乎让我看到远处的村庄,杏花盛开,酒酒庄酒旗飘飘,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
..
官舍早梅     唐•张谓
阶下双梅树,春来画不成。
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生。
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鸟惊。
风光先占得,桃李莫相轻。
诗歌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现梅树。先写梅树“画不成”,只剩残花,叶子还未长出,梅子尚小,然后表明梅树最先占得春光,这样一抑一扬,突出了诗人对梅树高洁品格的赞叹与对桃李轻视梅树的委婉批判。
..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前暗沉后明丽的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人生的体悟,那就是,坎坷磨砺是暂时的,当你咬着牙,熬过这段难耐的梦魇后,不久即是“月明荞麦花如雪”,不久即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就体现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
次萧冰崖梅花韵   宋•赵希路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扬的是梅花,先用牡丹压抑了一下。因为牡丹比梅花漂亮,但诗人更欣赏的是梅花在雪中的傲骨独立。
..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就是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方式。先叙被拒的扫兴,后写意外的惊喜,游园看似不值,实际很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先扬后抑
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这种技法是指本来想要贬抑或批判某种人或某个现象或某种倾向,于是先尽量用较多的篇幅描述或勾画他(它)的好处,然后转而表现他(它)的不好,使读者从情节的跌宕中引发思考,受到启迪。
古诗十九首•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这首诗同王昌龄的《闺怨》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的首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责之意,以“求”“访”等字突出了孝文帝爱惜人才、遍访贤臣的虔诚与谦恭。次句高度概括地写出贾谊少年英姿、议论风生、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暗中包含着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如果不看下文,读者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的颂歌。第三句承、转交错,把孝文帝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更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把文帝求贤若渴的形象褒扬到了极至;与此同时,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一词又埋下伏笔、留出悬念,意味深长而浑然无迹。末句陡然直转,有如拉满的劲弓直射靶心,原来,先前的郑重求贤、推崇叹服,乃至虚席而问,都只不过是一种假象,文帝高度关注的并非治国安民之道,而是虚空无形的鬼神之事。反差之大,足以显现作者失望之深;感慨之沉,足以显现作者讽刺之烈。
整首诗先紧紧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再盘马弯弓,引而不发,及至捧到高处,却顺势一撒手,任其摔落,于是,前面的褒扬一并转化为贬抑的势能,正所谓“捧得愈高,摔得愈惨”,诗人对当政者崇佛媚道、不任贤才的讽刺也就更加深刻、更加有力。属于欲抑先扬的用法。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复带烟。
先从春柳写起,柳条飞舞,追逐着东风,在酒筵之上,跟随着舞女翩翩起舞,旖旎的春光使人如痴如醉,乐而忘返。接着,三四句写到了凄清的秋日,在斜阳之下,在阵阵蝉鸣声中,垂柳有了无限的伤感。诗人欲抑先扬,自伤时光飞逝,寄托了自己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的无限感慨。

前出塞(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的前四句颇似军中谣谚,强调将军领兵的关键在于士气要高昂、作战要有方略。后四句诗人即直抒胸臆,认为国家拥有强兵的目的是为了守土安邦,而守土并不是为了杀伐。为了制敌而射马,为了破敌而擒王,只能进行不得已的杀伤。这一切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以大肆杀伐为乐事,表达了诗人反对统治阶级发动侵伐异邦的战争的愿望。
全诗各句均为议论,这在古诗中是较少见的。诗人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先讲如何练兵用兵、如何克敌制胜,再讲如何进行战争,为何要减少杀伐。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写思归不得的忧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上片“道是”是扬,下片“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无聊赖的等待。终于“我”回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客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出这两种外,还有似贬实褒、似褒实贬。
[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
例:《红楼梦》中《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两首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的手法揭示了贾宝玉的性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语言的逆转
见本版已发的“逆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672

回帖

25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85
发表于 2018-3-4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辛苦了,大赞大赞:coffee:coff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3-29 04: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