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2|回复: 16

[百家争鸣] 答杨之水首版疑问

[复制链接]

272

主题

3722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15983
发表于 2018-10-1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莲城老骥 于 2018-10-26 16:28 编辑

                                           答杨之水首版疑问

                                
赵广耕/连城老骥

       我的《中国古代韵书浅谈》发表后,欣得首版杨之水先生雅评,并对我的关于“隋、唐、宋三朝的格律诗作品虽形成于平水韵诞生之前,但用韵与平水韵基本一致,故都属平水韵作品”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疑问。很高兴,说明之水首版对拙作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在此表示感谢。
       杨先生的问题是:有一点与先生商议,诗歌立足于《切韵》和《唐韵》,故所写作品中的用韵有些不符合《平水韵》,彼时,《平水韵》尚未出现。所以愚以为,唐代诗歌的用韵与《平水韵》有所不同,不能视为《平水韵》作品。
       茲答复如下:
       关于我的观点已说得很明确了,且并非空穴来风,是有根据的。现引三位当代著名的语言、音韵与诗词理论家的论述来予以佐证。这比我的说法要有力多了。
       一是当代著名诗词理论家、中山大学资深教授黄天骥先生在其《诗词创作发凡》一书中指出:“到南宋,山西平水县人刘渊,根据唐宋语音,重编韵书,称为《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其书流行于世,人称“平水韵”。“ ‘平水韵’的韵部,是以唐宋语音为划分依据的。”
       二是当代著名诗词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褚宾杰先生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一书中说道:“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韵是《广韵》。《广韵》的前身是《唐韵》。《唐韵》的前身是《切韵》。这就是唐、宋时代作诗用韵所依据的韵书。其后有宋末江北平水人刘渊撰《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原来韵书中的韵部加以合并简化,共得一百零七韵,这就是“平水韵”。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韵,所以,唐人近体诗用韵,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
       三是最权威的说法,当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诗词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王力先生了。他在《古代汉语 · 古汉语通论(二十九) · 诗律(上)》中有如下一段论述:“隋陆法言著《切韵》,盛行于世。这部书一共分为206韵。206韵分得太细,也不完全符合当时的语音,不便于押韵,所以唐代规定可以‘同用’。南宋时代,平水刘渊索性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成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这106韵被称为平水韵,一般就叫作“诗韵”。唐代诗人虽然不是依照平水韵用韵的,但是他们既然依照‘同用’‘独用’的规则,那么平水韵正可以用来说明唐人的用韵。”
       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可以举几首唐诗来作为例证。
                          五绝    思乡    李白
       床前明月光,(叶阳) 疑是地上霜。(七阳)
       举首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叶阳)
       该诗押的是平水韵下平声七阳韵,未出韵。
                        七绝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五微) 劝君惜取少年时。(四支)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叶支)
       本诗押韵,主韵为平水韵上平声四支韵,首句则是借其邻韵上平声的五微韵,未出韵。
                             七律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叶侵)万方多难此登临。(侵韵)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叶侵)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盜莫相侵。(叶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叶侵)
       该诗主韵为平水韵下平十二侵韵,各句均叶侵韵,未出韵。
                      五绝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叶筱)        处处闻啼鸟。(筱韵)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叶筱)
       本诗为押仄韵,主韵为平水韵上声十七筱韵,且皆叶筱韵,未出韵。
       以上四首例诗有绝句,有律诗,有五言,有七言,有平韵,有仄韵,有借邻韵,可以说是代表了唐诗的各个方面。它们所用的韵都完全符合平水韵,没有出韵问题。看整个唐代的格律诗,除了个别的犯通押的毛病而出韵外,都符合平水韵的标准。
       最后简介一下褚宾杰先生所提到的许敬宗奏议。许敬宗字延族,公元592~672年在世。隋末唐初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有文才,年轻时考中秀才。一生从政,晚年官至右相,位极人臣。唐初时他曾与他人上奏议,指出《切韵》193韵太复杂,也不合理,建议把其中相近的韵合并起来使用。但此议未得到完全重视与实行。随后在唐开元年间孙愐撰的《唐韵》虽然规定某些同韵的韵目可以“同用”,但并没有加以合并,使许敬宗奏议只是部分的得到了落实。直到五百多年后的晚宋时期,才有金国人刘渊、王文郁按许敬宗奏议把《切韵》的206韵中相近的韵目合併为106韵,形成了平水韵。许敬宗奏议至此才得到了完全的落实。所以音韵与诗词理论界的专家普遍认为,平水韵与《切韵》《唐韵》是一脉相承 ,唐诗用的韵就是平水韵。
       以上的答复不知之水首版满意否,还请先生及诸诗友指教。

                                                         二O一八年十月十八日于莲城日省斋


208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9380
发表于 2018-10-1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问候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56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856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先生的解释,材料详实,证据有力,足见先生的严谨认真,也可体现先生对不才的一番热情指导,是愚才疏学浅,只看到表面而未深入去思索实质的问题,对于在下的唐突,先生莫怪,再次感谢!向先生顿首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2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文笔隽秀,博识豪情、寄意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2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景应情,用典缀句,隐秀以内,境清意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20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生动,切题入味;蕴藉含蓄,余韵耐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20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拜读,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3722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桥边 发表于 2018-10-19 22:05
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问候先生!

谢金版首赏雅评高抬鼓励,学习不敢当,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3722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18-10-19 22:39
非常感谢先生的解释,材料详实,证据有力,足见先生的严谨认真,也可体现先生对不才的一番热情指导,是愚才 ...

谢首版雅评高抬鼓励,请勿客气,互相交流学习也。大礼不敢当,回敬,遥祝秋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3722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秀嫦 发表于 2018-10-20 10:38
欣赏佳作,文笔隽秀,博识豪情、寄意深远。

谢副首惠赏雅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3722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秀嫦 发表于 2018-10-20 10:38
应景应情,用典缀句,隐秀以内,境清意远。

谢雅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3722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秀嫦 发表于 2018-10-20 10:39
意象生动,切题入味;蕴藉含蓄,余韵耐品。

谢雅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3722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秀嫦 发表于 2018-10-20 10:39
认真拜读,感谢老师分享。

谢雅评,请勿客气,问好,祝秋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2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简介一下褚宾杰先生所提到的许敬宗奏议。许敬宗字延族,公元592~672年在世。隋末唐初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有文才,年轻时考中秀才。一生从政,晚年官至右相,位极人臣。唐初时他曾与他人上奏议,指出《切韵》206韵太复杂,也不合理,建议把其中相近的韵合并起来使用。但此议未得到完全重视与实行。随后在唐开元年间孙愐撰的《唐韵》虽然规定某些同韵的韵目可以“同用”,但并没有加以合并,使许敬宗奏议只是部分的得到了落实。直到五百多年后的晚宋时期,才有金国人刘渊、王文郁按许敬宗奏议把《切韵》的206韵中相近的韵目合併为106韵,形成了平水韵。许敬宗奏议至此才得到了完全的落实。所以音韵与诗词理论界的专家普遍认为,平水韵与《切韵》《唐韵》是一脉相承 ,唐诗用的韵就是平水韵。
------------
这一段话有历史依据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9380
发表于 2018-10-2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莲城老骥 发表于 2018-10-21 23:35
谢金版首赏雅评高抬鼓励,学习不敢当,问好!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3722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同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3722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0-22 09:26
最后简介一下褚宾杰先生所提到的许敬宗奏议。许敬宗字延族,公元592~672年在世。隋末唐初杭州新城(今浙江 ...

       久闻金先生大名,亦拜读过大作,受教也。今得惠赏拙作并提问,甚感荣幸,谨致谢意!关于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许敬宗及其奏议,请见《旧唐书 · 列传第三十二》。
       二、关于许奏议的落实情况,当朝的孙愐《唐韵》虽提出某些韵目可以“同用”,但仅此而已,并没有进行合并,仍为195韵。到宋,陈彭年的《广韵》为206韵,丁度的《集韵》亦为206韵,故说许奏议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直至宋末,金人刘渊、王文郁的“平水韵”才使许奏议得以完全落实,将韵书并为106韵。以后的元《韵府群玉》,明《五车韵瑞》,清《佩文韵府》均定为106韵,许奏议继续得到了落实。
       三、关于自唐起的格律诗均为平水韵问题,拙作已有详述,不再重复。
       以上的答复不知金先生满意否,如有不同意见请赐教。
       因事耽搁,迟复抱歉,还望海涵。问好,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4-25 17: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