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7|回复: 19

[佳作转载] 美学视阈下的诗歌与音乐韵律之通同性研究

[复制链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1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学视阈下的诗歌与音乐韵律之通同性研究
     摘要诗歌与音乐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闻名于世,“韵律美”充分体现了诗歌与音乐的精髓之处。本文在诗歌、音乐文学理论及“诗歌与音乐”领域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诗歌与音乐的“韵律美 ”作为主要研究角度,对韵律的生成及影响二者韵律美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挖掘,阐释了音乐与诗歌在韵律美方面的共核, 进而提出诗歌与音乐的韵律美感具有通同性的观点
    关健词诗歌 音乐 韵律美 通同性
序 言
    在中国文化传统里 ,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音乐深深影响着中国诗歌的内容 、题材 、形式 、风格的同时 , 对它的生产 、消费、传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 ,随着跨学科研究在中国学术领域的不断升温 , 语言文学与音乐文学的交叉研究也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 , 并意欲建立和进行多视角、多途径的研究路线 。在这种大的研究背景下 , 众多学者也常常提出“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这一课题 。正如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在《音乐对先秦两汉诗歌形式的影响》一文中所提到的 “试想 , 如果我们把诗歌不再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语言 , 而是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复合型艺术 ,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以往的中国诗歌研究 , 就会发现明显的不足。”。探究中国诗歌与音乐之关系已然成为了学界的研究热潮 。但就二者“韵律美 ”之通同性的相关研究还寥若晨星 , 以下是笔者在此领域做的一些探讨。
   一、韵律的生成及字源考查
     1“韵律 ”的概念
    “韵律 ”是个合成概念 , 此界定见诸于《汉语大辞典 》的解释是 “韵律 , 声韵和节律 , 指诗词中平仄格式及押韵规则 , 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 顾名思义 , 韵律是由“韵 ”和 “律 ”组合而成。韵有两层含义 , 一可释为 “音 ” , 乃和谐之音也 , 即能反映人们内心情感的和谐之音 , 非原始的自然之声 。故《礼记 •乐记》云 “凡音者 , 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 , 故形于声 声成文 , 谓之音 。”二指韵母或音节的收音 , 亦指押韵 。押韵就是以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在诗歌的相应位置处有规则的出现 , 从而形成诗歌的节奏美 。就意义而言 , 押韵可增强节奏感和气韵的流通感 , 使 “外观美化 ”在内在节奏的辅佐下得以实现 。律亦指旋律 , 且有规律和频率之意 , 是语言节奏 、音乐节奏和情感节奏的对应 。它主要通过字 音 符的长短、字音的平仄 、曲调的和缓 、字意暗含的情绪等方面 , 来表现诗歌和音乐的律动生命 。韵律的重点在“律” , 因为它反映着诗歌和音乐的情感本质。诗歌和音乐的形式美就在于这种节奏的律动 , 而节奏就是发声时的气。息吐纳 , 无节奏便无乐感 。所以郭沫若先生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 , 也是它的生命 , 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 , 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音乐艺术更是如此 , 脱离了节奏的音乐是毫无生机和美感可言的 , 会大大削减音乐本身的韵律之美。由此可知 , “韵律 ”代表着诗歌和音乐的声韵美和节奏美 , 它是诗歌和音乐艺术性和完整性的体现 。
     2“韵 ”、“律 ”的字源考查
     基于韵律是“韵 ”和 “律 ”的合成 , 那么我们有必要对“韵”和“律”从字源上作考查 , 进而从整体上把握“韵律 ”
    首先看“韵 ”。“韵 ”字的起源问题在学界一直是颇受争议的课题 , 该字确切的起源时期我们先置之不论 , 结合“韵 ”字之用 , 考查诗文与音乐之关系 , 慎重起见, 在未有翔实考据之前 , 笔者认为 “韵 ”的声韵义至晚当起于汉代 。“韵 ”在汉魏以上主要用“音”字来表示 , 《康熙字典 》韵字条有“汉魏以上之书 , 皆言音不言韵 , 自晋以后 , 音降而言韵矣。”此处的 “音 ”则为 “音和之义 ” , 强调声音的和谐悦耳 ,所以有人把 “韵”解释为音之和。何以言之 据大徐本 《说文解字 》云 “韵 , 和也。从音员声 , 裴光远云 , 本与均同,未知其审 , 王问切 。”以上文献都在强调“韵 ”的声音之和 。“和 ”是音乐的本质 , 所以 , 以“和”释 “韵 ”当源于声音的音乐属性 。诗歌与音乐本身就有天然的联系 , 二者同源 。朱光潜在他的《诗论 》中曾说“从这两方面的证据 指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证据 看 ,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极重要的结论,就是 诗歌与音乐 、舞蹈是同源的 , 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 最初的韵当指音乐的声音和谐 , 可见 ,释 “韵 ”为音声之和 , 正是对音乐美感或艺术质素的准确把握。汉魏之前 , “韵 ”基本上是艺术理论的范畴 , 尤其是音乐艺术。故 , 韵的生成与音乐有着很大的关系 。直至魏晋六朝 , 传统音韵学大兴 , “韵”的概念得以丰富 , 尤其是大量韵书的出现使得 “韵 ”彼时也就有了语音学的含义。
    再看 “律 ”。“律 ”者 , 音律 、韵律。唐柳宗元 《非国语上 》 “律者 , 乐之本也 。”韵律里含有 “音的高低 、轻重 、长短 、的组合 , 音节和停顿的数 目及位置 , 节奏的形式和数目口” “律 ”是由声 、韵、调等因素配合所形成的韵律节奏 , 诗歌的韵律则可称为是文学范畴的 “节奏旋律 ”。考查“律 ”字的生成起源 , 首先要从字源上把握 “律 ” , 尤为不可忽略的是“律 ”的音乐属性。“律”又有“音律 ”、“乐律”之义。《玉篇 》 “律 , 六律也。”《广韵 》“律 , 律吕也。”这都与音乐有关。“音律 ”和“乐律 ”本就指音乐节奏的和谐 , 所以“律”也就有了“音律 ”或者“乐律 ”之义。由此可推断 , 上述“律 ”先是个音乐概念 , 后来随着诗歌艺术与音乐的日渐分离 , 才由音乐的节奏逐而演变为诗歌的韵律。
    分析韵和律的字源考查不难看出 , 早期的韵和律都深深的打上了音乐的痕迹。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 “韵是歌、乐、舞同源的一种痕迹 , 主要功用仍在造成音节的前后呼应与和谐。” “律 ”也主要是音乐范畴的乐律。所以此时的“韵”和 “律 ”更多的以主观的审美感知为主 , 局限在音乐层面。可见韵律的生成与原始歌、乐、舞同源 , 一言以蔽之 , 韵律就是诗歌本身的音乐痕迹 。后期随着诗和歌不断发展 , 韵和律才逐渐作为一个整体应用在诗歌形式美的探究中。
   二、诗歌与音乐韵律形成因素探析
    韵律源于原始艺术本身的音乐痕迹 , 早期的诗歌作为原始艺术的一种 , 是用来配乐演唱的 , 如 《诗经 》、《楚辞 》、《汉乐府 》等 。配乐演唱最能体现诗歌的音乐性。而后随着诗 、乐、舞的分离 ,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逐渐独立出来,此时的诗歌几乎不再配乐歌唱 , 更多的是吟诵。尽管如此,诗歌作为音乐歌词的性质未变 , 其音乐性及情感旋律依然存在。探及诗歌与音乐韵律形成的原因 , 笔者有如下见解
    1诗歌和音乐的情感性
    我们知道“诗、乐、舞 ”是表现情感的艺术 , 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诗•大序 》云 “诗者 ,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言之不足 , 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 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 , 不知呼之舞之 , 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 , 谓之音 。” 此典故中内涵三层意义 首先阐明何为诗 其次 , 在特别强调情感的同时指出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 , 基于情感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 在语言中尤其强调声音的作用。此处所提及的“音”即是和谐之音 , 亦可理解为 “韵律 ”、“节奏 ”。作为人生来既有的情感, 诗歌和音乐的内在生命 , 需要用外在的形式与之相匹配 、吻合 。如赵彬博士所言 “是情感的力量让诗的语言自然呈现出一种迥于日常语言的鲜明韵律特征,让语言踏上如诗如歌类似 自我游戏 、自我舞蹈 、自我歌唱的审美表现状态 。”一定意义上讲 , 这种外在的形式即是韵律 。换言之 , 诗歌和音乐之所以能发而为声 , 并形成和谐的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节奏 , 实为一股强烈真诚的情感促发使然。由此可见 , 诗歌和音乐的情感是激发韵律节奏形成的直接动力 , 属自然行为。
    2汉民族的审美文化心态
     汉民族求“和 ”的文化心态是影响韵律形成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和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指向 ,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 “和谐 ”。在早期的文化形态中 , “和 ”是在音乐演奏中作为乐器之名使用的。后来逐渐演变为音乐听觉上的审美观念 , 即音韵协调 、和畅的音声之和 , 如 《老子 》曾有的 “音声相和 ”之说。刘冬颖教授说 “古文字的 ‘和 ’字由和声的乐器向乐器的和声之义转化 , 反映了人们审美认识上的一个巨大变化 , 使 ‘和 ’字由具体的物体变成一种审美的认识。” 经过 “礼乐 ”文化的熏染 , 这种审美认识逐渐内化为一种心理感受 , 最终成为汉民族共同的审美趣向。
    因中国古代向来有重视“礼乐 ”的传统 , 所以又称“礼乐”文化。尤其是“乐文化 ” , 其本身的艺术特质。对稳定人心情感律动可起到一定功用。音乐追求和谐 , 自古而然 。《礼记•乐记 》云“大乐与天地同和 ” , 荀子《乐论 》有“乐者 , 天地之和也 ”。 “乐从和 ”关键在于把音乐 以及舞蹈 、诗歌 的节律与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和人的身心的情感和节奏韵律相对照呼应 , 以组织、构造一个相互感应的同构系统。汉民族这种求 “和 ”的文化心态 , 反映在诗歌和音乐的韵律上 , 则通过声、韵、调等音韵系统的矛盾运动造就艺术形态的和谐之美。可见 , 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必定是在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文化追求的前提下形成 , 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 , 即 “内容积淀为形式 ,汉语诗歌及民间音乐韵律产生 , 正是迎合了汉民族以“和 ”为美的审美心态。
     综上所述 , 诗歌和音乐韵律的形成 , 是人们把情感诉诸于语言文字或曲调 , 使之与音乐节奏实现契合的过程 。汉民族的审美文化心态及其审美特性则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 同时汉民族特殊的文化品格也影响着诗歌和音乐的“美丽的外衣 ” , 这是韵律形成的文化基础。可见 , 诗歌和音乐韵律的优美形式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三、音乐与诗歌在韵律美上的通同性
    诗歌和音乐都是时间艺术 , 二者的节奏韵律均在时间的进行中表现 , 一定意义上讲 , 二者体现出的韵律美有着各方面的共核。诗歌生动且颇具有音乐性的语言勾勒的情感线条所体现的韵律美细腻到可以和音乐媲美的程度。诗歌的音乐性不仅可以从外在的格律、节奏表现出来 , 也可从诗歌的意象 、色彩、空间等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并置、反复、暗示等艺术手段表现出来。音乐借助节奏和音调的和谐来表现,诗歌也要借诗歌语言的节奏与和谐来表现 。
     1通同性之抒情达意
    语言和音乐作为符号体系 , 属于人类纯粹主观的内心体验的东西 , 诸如情绪、情感的东西通过这样的韵律美表达出来。古人均喜爱吟诗作赋 , 究其原因 , 吟诗的过程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情慷 , 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 细致而恰当地传达人们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相对语言这种推理性符号系统而言 , 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性符号系统 , 则完全摆脱了所受的任何限制 , 堪称最纯粹的、最 自成一体的表现性符号系统 , 在表达人类主观内在体验的情感上可谓更直接 、更适宜 。
    诗歌和音乐韵律美的作用不仅仅是感官上的刺激 , 更多的是情感的表达和抒发 , 是听者所理解的感受形式的符号性表现 , 表现着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 进而最终表达 自身的情感 。诗歌借助语言文字将审美情感音乐化 , 音乐作为一种时间的艺术 , 依存于稍纵即逝的 “音 ” , 表达情感世界 , 凝定诗思和诗情 。同时音乐又稍纵即逝 , 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些特性决定了它与人内在的精神活动有着最为密切的同一关系。由于音乐的这种延续性和永无定止意义 , 在揭示人类心灵深层的感知和情绪的表达上 , 音乐的表现方式是无与伦比的。西方人往往将诗与音乐性视为一体 , 音乐性己经成为象征主义诗人实现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合而为一的途径 , 达到音乐性的理想境界也就达到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完美契合 。
    2通同性之陶情冶性
    早在多年前 , 亚里士多德在 《诗学 》中谈及音乐和诗歌的关系时就指出“诗和音乐一样可以消除不愉快的情感 , 使人心灵得以净化 , 从而感到轻松愉快。”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言论无疑直观地表达了诗歌和音乐一样 , 有着陶情冶性的作用。诗歌自诞生以来 , 是以“美 ”为目标的一门艺术 , 按照音乐原则组合起来 , 借助语音及语言文字将审美情感节律化 , 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 有着很好的表现力和美的张力 。由于它的神奇美妙 , 音乐般的美感 , 使人们认识到语言不仅可以作为符号工具 , 还可以成为一种艺术 , 给人带来强烈的艺术美感 。
    诗歌通过韵律节奏来交流与分享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音乐性在实质上是指依照一定的韵律所表达的情绪流动的音乐曲线 , 即旋律美 。恰到好处的韵律运用可使一首诗歌表达浑然一体 , 和谐的音调、婉转的收束音、旋律等 , 很好的传播诗歌情境 , 表达他们各种各样的情感和领悟。人们只有在吟诵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效果。诗歌的音乐氛围可以使读者浮想联翩 , 从而内化到表情达意中 , 与诗歌融为一体 , 达到情景与音乐美感的交融 , 产生无穷尽的艺术魅力,进而起到陶情冶性的美好效用 。
     3通同性之情感交流
    鉴于音乐交流情感的特殊功用 , 音乐可隶属于广义上的语言。音乐与语言一样也具有二重性 , 在结构上的韵律体现与情感方面的表达有紧密联系的 , 人们的情感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而起伏波动 。人类通过自身的韵律美感共性来认识诗歌与音乐韵律的共性 。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与语言表达有着相通性 。因此 , 两种表达方式在构成上具有相同结构 , 即二重性 。只有无意义和有意义的音的组合才能在表达上产生韵律 , 而韵律的表达才能产生美感。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享受着这种韵律的共性和美感。
    音乐是创造强烈抒情气氛以打动听者心灵的最佳手段,换言之 , 诗歌音乐性背后的情感是共通的 , 这个共通的情感是诗歌和音乐韵律美之间的桥梁 。因此 , 在音乐和情感之间共同的联系为音乐性的传递提供了可能。诗歌是极富音乐性的语言 。从声韵母到四声调轻重音节及抑扬格等 , 都是构成语言旋律 、节奏的主要依据 , 也是从语言到音乐 “韵律美 ”的枢纽 。诗歌浸透着音乐 , 音乐也融化着诗歌 , 诗歌语言与音乐之间结合得越完美和谐 , “韵律美 ”的表现力就越强,这是世界各民族诗歌与音乐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
结 语
    作为两种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符号形式 , 诗歌与音乐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音韵美”特征 。诗歌以语言为表现方式 , 音乐以乐曲为实体 , 二者集中表现了人类的声学审美。本文将现象和本质联系起来 , 分析诗歌与音乐的韵律美 , 提出音乐与诗歌在韵律美方面的共核。即 , 并非所有的声音都是动听的 , 也不是独立、单个的音符和音节就能体现美 , 只有将其有组织、有节奏的组合在一起 , 体现在人们情感的表达与审美共鸣时 , 其韵律美才能得以体现 。希望基于美学视下的诗歌与音乐之共通性的研究能给文学和音乐的交叉研究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 , 进而取得更新、更好的研究成果 。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20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凝练!新颖!味长!胸有诗书气!下笔如有神!祝老师创作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20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漱玉清丽!着笔轻盈!通达晓畅!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20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腹中有诗!恒心无歇!文笔鲜活且刻画生动!意蕴深远兼回味无穷!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20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凝练!新颖!味长!胸有诗书气!下笔如有神!祝老师创作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20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风流,文辞精炼!优美流畅!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20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融古今、骨秀境清。构思精巧!陶蕴藉含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韵律是由“韵 ”和 “律 ”组合而成。韵有两层含义 , 一可释为 “音 ” , 乃和谐之音也 , 即能反映人们内心情感的和谐之音 , 非原始的自然之声 。二指韵母或音节的收音 , 亦指押韵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韵律的重点在“律” , 因为它反映着诗歌和音乐的情感本质。诗歌和音乐的形式美就在于这种节奏的律动 , 而节奏就是发声时的气。息吐纳 , 无节奏便无乐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调“韵 ”的声音之和 。“和 ”是音乐的本质 , 所以 , 以“和”释 “韵 ”当源于声音的音乐属性 。诗歌与音乐本身就有天然的联系 , 二者同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律 ”是由声 、韵、调等因素配合所形成的韵律节奏 , 诗歌的韵律则可称为是文学范畴的 “节奏旋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阐明何为诗 其次 , 在特别强调情感的同时指出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 , 基于情感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 在语言中尤其强调声音的作用。此处所提及的“音”即是和谐之音 , 亦可理解为 “韵律 ”、“节奏 ”。作为人生来既有的情感, 诗歌和音乐的内在生命 , 需要用外在的形式与之相匹配 、吻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民族求“和 ”的文化心态是影响韵律形成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和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指向 ,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 “和谐 ”。在早期的文化形态中 , “和 ”是在音乐演奏中作为乐器之名使用的。后来逐渐演变为音乐听觉上的审美观念 , 即音韵协调 、和畅的音声之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中国古代向来有重视“礼乐 ”的传统 , 所以又称“礼乐”文化。尤其是“乐文化 ” , 其本身的艺术特质。对稳定人心情感律动可起到一定功用。音乐追求和谐 , 自古而然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必定是在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文化追求的前提下形成 , 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 , 即 “内容积淀为形式” ,汉语诗歌及民间音乐韵律产生 , 正是迎合了汉民族以“和 ”为美的审美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和音乐都是时间艺术 , 二者的节奏韵律均在时间的进行中表现 , 一定意义上讲 , 二者体现出的韵律美有着各方面的共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和音乐韵律美的作用不仅仅是感官上的刺激 , 更多的是情感的表达和抒发 , 是听者所理解的感受形式的符号性表现 , 表现着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 进而最终表达 自身的情感 。诗歌借助语言文字将审美情感音乐化 , 音乐作为一种时间的艺术 , 依存于稍纵即逝的 “音 ” , 表达情感世界 , 凝定诗思和诗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通过韵律节奏来交流与分享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音乐性在实质上是指依照一定的韵律所表达的情绪流动的音乐曲线 , 即旋律美 。恰到好处的韵律运用可使一首诗歌表达浑然一体 , 和谐的音调、婉转的收束音、旋律等 , 很好的传播诗歌情境 , 表达他们各种各样的情感和领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是创造强烈抒情气氛以打动听者心灵的最佳手段,换言之 , 诗歌音乐性背后的情感是共通的 , 这个共通的情感是诗歌和音乐韵律美之间的桥梁 。因此 , 在音乐和情感之间共同的联系为音乐性的传递提供了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3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秀嫦 发表于 2020-2-20 18:12
腹中有诗!恒心无歇!文笔鲜活且刻画生动!意蕴深远兼回味无穷!问好老师! ...

谢谢您的赏读,这些理论文章对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极有好处。问好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2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