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相法《论坛第一季度作业诗评》(三) 马栏颂 文/潘书文
难忘边区喜朗天,红歌唱响马栏山。 支前百姓情高涨,战士杀敌剑在弦。 兵政团结得胜仗,丰衣足饱渡危关。 绣金匾悦声如耳,九域人民到处传。
【刘相法评】这是一首赞颂中国红色革命的诗。“边区”,意思是边缘地带建立的根据地。“红歌”即红色歌曲,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该诗开篇就揭示了诗的主题。中二联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陈述,显得层次分明。中国革命战争,是广大群众参与的战争,所以百姓的“支前”尤为重要。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革命战士的沙场拼搏、军民军政团结一致、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生产运动,这些都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最后以“绣金匾”歌声说明人民对革命战争领袖与英雄的赞美。该诗语言铿锵有力,格调高昂,较好地表现了“红歌”的主题旋律。题为“马栏颂”,“马栏”应为地名,因没有注明,感觉与书写的内容缺少联系。另外中二联对仗欠工。“百姓”偏正词组,“杀敌”动宾词组;尾字“涨”动词,对句“弦”名词。“剑在弦”不通,应为“箭在弦”。“兵政”联合词组,“丰衣”偏正词组,等,可再斟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