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16

平水韻和今韻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583

回帖

7430

积分

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430
发表于 2021-4-12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声历数问诗家,切韵隋唐淘浪沙.平水俊彦知律趣,千秋荟萃各芳花.

仄仄平平韻律家,詩詞曲賦有金沙.陰陽上去入真境,拗救因循雲霧花.



平水韻和今韻
文章由 李凡 » 2013-12-03 09:38 AM

認真的說,下面文字只是一大抄.但雖在數萬文字中刪節成了幾百字,其中仍有三分之一是自己的觀點.因此錯誤和可辯之處定必不少.歡迎指正.

對平水韻不認同的理由主要是古今語音之差異.必須指出,此種理由不自今日起,大概宋以後一直存在.
但:詩韻輾輾轉轉至隋漸歸匯聚,由〔切韻〕始.切韻是古漢語音系的一次歸納〔一般認為切韻編撰者是隋.陸法言〕.唐宋之韻書皆源於此.是書韻部劃分細緻,故逐步取代以前韻書.後來206韻的〔切韻〕於1223年金朝由平水人王文鬱〔此點有歧義,另一說是劉淵.有人以為王只是傳承者〕合併成107韻的〔平水韻〕.這部韻書在近體詩的創作中一直沿用至今.〔現大都用106韻/上聲的「拯」、「迥」兩部合併〕.

〔平水韻〕一直是一種被詩家普遍接受的書面文學語音系統,它始終和任何時期漢語口音,語音存在著距離.
很多人以為,一開始平水韻的語音和當時實際口音是完全相同的,這是誤解.切韻分韻原則是「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以...捃選精切,除削疏緩」〔見:切韻序〕.及至以後平水韻都並非代表一時一地的.而是既反映了當時長安周遭,黃河上下方言的特色,也在解讀之前古詩中保存了相當多的古音成分,且參雜了當時一些南方方言特色.這部韻書實際是古漢語的全面總結和調和.這說明,近體詩所採用的詩韻,在音韻結構上一開始就和口音存在著一定差異.這個問題,唐宋以來的詩家都明白:平水韻只是一個用於詩作的書面音韻系統.
可以認為,切韻及之後平水韻是為近體詩度身定做的.平水韻在唐宋後更因科舉而發揚光大.平水韻和現代漢語〔包括國語和方言〕在語音系統是有著密切聯系,因此掌握平水韻並不難〔對我這南方人甚至比今音更容易〕.許多平水韻的韻部在現代漢語中仍然是相近相似或一致.對於一些音差太大者,出色的詩者會考慮避開.今人寫古體詩詞,是因為古詩所表現的古樸風雅,使用平水韻對於古詩的表現力是有意義的。當然,就歷史而言,詩音口音之差異愈來愈大,放寬或用新韻,或是發展的方向.但古典詩之式微,令大詩家不易出現,沒有權威的人物,改革始終不易得到認同.現在有一本上海古藉出版社的〔詩韻新編〕是承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改革而編撰的.一些較資深詩家,即是寫新韻也會依其韻部.但新加入者多是隨口音而為了.〔詩韻新編〕有很多問題,但是唯一本較比認同的今韻書.新的有意於詩韻改革的朋友,實可以平水韻分離合併再新造韻書.但一個式微的,甚至以後可能會逐漸成為國粹的東西,研究的人雖多,但創新越來越少,天才的,權威的人質素相對少了低了.這事可能要幾代人才能得以較大進展,或者繼續以往...
除大陸地區以外,全世界華人地區都是以平水韻為準繩的,這也是平水韻以存在的理由.要知道,在大陸,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能寫古典詩者大多是1949年之前已掌握古典詩詞者,這些人也是用平水韻的.古典詩在大陸幾乎斷層達三十年之久,只是在港臺澳及外國華人圈子得以延續.而這些地區都是用平水韻.而在互聯網初期學古典詩詞的朋友〔大約2003年之前〕也基本用平水韻.
大中華的文字語音衍變因元,清近四百年的統治而使更多少數民族的方言特徵滲入其中.國語的四聲系統明白說明了這一點.但無可否認,漢文字語音乃是主導的決定的因素,而非相反.我曾接觸過不少少數民族的大學生,他們的方言國語我甚止要用了二年時間才聽得懂〔此情況因為人口流動的關係改善不少〕.這說明了為什麼今日讀古詩乃不感覺詰屈聱牙的原因.但無可奈何的是:已經有所改變的文字語音重新逆轉已是不可能了.
但在古典詩韻中,平水韻一直主導了詩壇.頑強的抗據入侵者.明〔洪武正韻〕之編撰者更是清一色的南方人.清〔佩文詩韻〕等繼承了此一堅持.〔無論是粵語九聲或閩臺八聲,也未能完全反響,這是詩韻和語言始終有差距的反證〕.
總結一句,我真誠希望詩韻得以改革.也相信從寬可能是方向.但我是一個對詩沒有抱負的人,詩於我是玩具和抒懷的工具,所以我比較熱心於湊句抒懷而少了理論的探索.在詩韻未得到統一之前,我還是用平水韻,但會多用拗句,當句對,錯縱對..借音,借意字,當然以現代詞匯入詩,擴展自己的空間.我的隨情隨意及我行我素的作詩態度,可以使自己不受束縛〔但愈走愈上白話道,非典派,至今都不知好或不好〕.
我再重申,我不反對新韻,但至少新韻也要有書可依.中國太大,方言太多,我是南方人,我就無法掌握普通話的發音.而我亦認為文學語言和口語還是要有差別,即使不願意,但事實如此,誰也阻止不了.
詩韻不可以以文字改革的方法進行,割裂歷史文化的底蘊並不符合文學音韻的衍変規律...

〔此文因與人討論平水韻而鍵〕

1255

主题

4459

回帖

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奇趣诗苑首席版主、趣园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7031
发表于 2021-4-1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詩韻不可以以文字改革的方法進行,割裂歷史文化的底蘊並不符合文學音韻的衍変規律。
~~~这句才是问题的关键。还好康乾没有今人的改革意识,要不若以其九五之尊,强推满文,岂不面目全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3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奇趣诗苑和诗台首席版主、趣园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5728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4-12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音韵学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每读起这方面的文章,都觉新鲜。因没经过专业学习,所以自己写作时首先在平水韵中查找韵字,找不到中意的,就退而求其次,到新韵中去搜寻。但也觉得,创新应不丢精髓,传统也要不断发展,发展之途,既要有专家大咖们的规划,也需众多的实践者去归纳总结。
欢迎您访问《奇趣诗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7

回帖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发表于 2021-4-12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1.此文对平水韵的历史不大了解,所以对平水韵认识不清
2.汉语诗词声韵历史一向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不是平水韵可概括
3.平水韵的确定是个政治问题,清朝为了反对明朝的音韵,而在韵书中选用了其实清朝以前没什么人用的平水韵,一用便300年,当然便根深蒂固了。
4.诗是要读的,古诗用普通话读当然会出问题。但当代人写诗却不能用当代普通话去读,是不是非常滑稽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7

回帖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发表于 2021-4-12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客车 发表于 2021-4-12 14:42
詩韻不可以以文字改革的方法進行,割裂歷史文化的底蘊並不符合文學音韻的衍変規律。
~~~这句才是问题的关键 ...

任何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文化上都得屈服汉族文化,最后被同化。所以不是康乾有没有改革意识的问题,而是他们仰望汉族文化。
真正的汉族人建立的朝代其实很少,即使是唐朝李氏也非汉人。但汉族文化永远屹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7

回帖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发表于 2021-4-12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2002年上网学写诗,便坚持用普通话写,一点问题也没有,很得心应手的。
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职业操守就应该推广普通话,因此写诗也应言行一致。
所以研究诗词我注重平水韵,写作诗词坚持用新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4459

回帖

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奇趣诗苑首席版主、趣园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7031
发表于 2021-4-12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新韵我从不作,而且我们诗社基本都没人用新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583

回帖

7430

积分

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430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凡 于 2021-4-13 19:15 编辑

問好各位。
此文是20013年的,一字沒改轉來的。可能與今日想法有些不同也說不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583

回帖

7430

积分

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430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凡 于 2021-4-14 11:25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1-4-12 19:34
1.此文对平水韵的历史不大了解,所以对平水韵认识不清
2.汉语诗词声韵历史一向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不是 ...

哈,我看法與你有區別。但我們爭倒不會有問題。粵閩台方言是最接近平水韻的,因那時是偏僻地,衣冠南渡,中原因戰亂南遷,逐漸代替原住民〔我家族就是甲隴西而河南來的〕。粵九音,閩台八音。台方言是把閩南話,他們稱河洛話。。而北方是普通話的天地,以北京為標準,東北為基礎。。沒有入声,音韻簡單。。。我今以彷閩音吟誦唐詩,韻比普通話更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583

回帖

7430

积分

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430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凡 于 2021-4-12 22:08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7

回帖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发表于 2021-4-14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凡 发表于 2021-4-12 21:30
哈,我看法與你有區別。但我們爭倒不會有問題。粵閩台方言是最接近平水韻的,因那時是偏僻地,衣冠南渡, ...

我们好朋友,再怎么争论也不要紧。有机会我们来好好讨论这个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7

回帖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发表于 2021-4-1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凡 发表于 2021-4-12 21:30
哈,我看法與你有區別。但我們爭倒不會有問題。粵閩台方言是最接近平水韻的,因那時是偏僻地,衣冠南渡, ...

今人写诗与诵读唐诗是两回事,不要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4459

回帖

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奇趣诗苑首席版主、趣园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7031
发表于 2021-4-14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诵诗的概率特别少,而且在许多场面吟诗,比如诗社雅集之类,根本不知道作者念的啥,水平怎么样,完全不得知晓,基本都凑热闹而已。现在诗词大多是用来阅读的为多。就象在版块上的作品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583

回帖

7430

积分

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430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客车 发表于 2021-4-14 19:07
现在诵诗的概率特别少,而且在许多场面吟诗,比如诗社雅集之类,根本不知道作者念的啥,水平怎么样,完全不 ...

网上好像布一個「喜馬拉。。」什麼的,是吟詩网。我幾年前看過。我只是明確一點:各地各省是不同的音調。台灣有專門教學唱詩的。但已非傳統,而是加了了本地戲曲音樂,如南音,歌仔調。我知道的冬烘先生的吟腔,在喜网是證實了的。

点评

喜馬拉雅网: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6979577/  发表于 2021-4-15 08: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7

回帖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发表于 2021-4-1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客车 发表于 2021-4-12 20:1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新韵我从不作,而且我们诗社基本都没人用新韵的。 ...

哈哈,思想保守,不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7

回帖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发表于 2021-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老师讲过私塾先生吟诵诗词的方法,因后来没听人这样吟诵,以为这种方法已经消亡了。前年旅游,在某个道士庙中听到道士们集体诵经,居然就是那种方法。原来吟诵并没有灭亡
小学读书用拖拖腔,就是鲁迅说的摇头晃尾拖长声音读。中学以后用朗读的腔调读。其实不管用那种腔调读,只要咬字清楚就行。咬字不清,流行歌曲再好听多听不清在唱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7 0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