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11

[佳作转载] 刘基诗歌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

[复制链接]

5073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2-7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1-12-7 21:01 编辑

刘基诗歌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诗歌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从诗歌源头探讨了刘基诗歌对诗经的继承,分别从比兴、思乡怀远、美刺讽谏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诗经 继承 发展 刘基
    一、《诗经》中比兴对刘基诗歌的影响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李仲蒙从主客体的关系给赋比兴下了定义:“叙事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他明确指出赋比兴都是表情的手法,直切中肯,并有刨见性地区分比兴,虽然同为表情手法,“比”是先有情,后有物,“兴”是先有物,然后有情。
    古代诗歌的概念和性质的定论,最有影响的是“诗言志”和“诗缘情”。“志”可以包括抒情,甚至主要指抒情。但它仍有与情不同的地方,常用来指人的理性和伦理的要求,在儒家思想中则用来指与道、礼义相应的追求。“情”则包括或偏重于指人的各种自然感情。志与情的矛盾一直存在着,如《乐记》:“君子反情以和其志,”从诗歌发展总体趋势来看,比兴是沿着“诗言志”和“诗缘情”两条路径在不断地丰富,其理论研究直接受这两种诗歌观念的影响。
    刘基以委婉的口吻对当时的社会提出希望和建议,婉转抒发自己因现实而产生的失落感,也就是以柔语抒愤慨。这就是刘基诗中比兴、象征和腆故手法的运用。比兴是古代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之一,《诗经》中就有大量的比兴;屈原在离骚体诗中期有意识地运用比兴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象征的手法,以香草美人、凤凰鸾鸟 喻君子,以恶腐腥臊、燕雀乌鹊喻小人:阮籍、左思则将比兴手法的表现力度大大提离,其诗中喻体和本体之闻不再是固定不变的香草美人,而是随处可见的比喻,甚至通篇用比,使诗歌具有寓言诗的风格。刘基既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传统,也借鉴了阮左即兴比兴浆手法,且将借代、借喻杂处其中,把诗写的俯仰多姿,寓意深广。他在诗中多次自比为弃妇、弃妃、以夫妇之情喻君臣关系:
忆昔嫁君时,红颜艳春华。
今与君别离,明珠化为沙。
女儿嫁夫愿偕老,何异青菘缠蔓草。
一枝一叶俱有心,生死长当两萦抱。
谁言妾心君不知,芳兰委弃同蒺藜。
妾欲有言君不见,君车遥遥妾空恋。
君家犬宅荒路隅,可怜弃妾安所居?
——《妾安所居》
长信宫中辞辇人,独倚西风咏纨扇。
倾城自古有褒妲,红颜失宠何须怨。
——《班婕妤》
楚宫无复如昔人,况有神女如花新。
悲来恨新还忆故,谁能断却巫山路?
——《楚妃叹》
    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刘基的感情趋于内敛而不显得过于剑拔弩张,他的诗因此有了厚重的韵味。
   二、《诗经》的思乡怀远对刘基的影响
    我国古代怀远思乡诗的历史,上可溯至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那里面记载下了我国先民对于思念之情的最初体验,《诗经》也表达了农业社会安土重迁的家园之恋。每当战争来临,亲人分离,就会产生一曲曲思乡怀远的乡土恋歌。如《小雅?黄鸟》描写一个迁往他乡的人,人地生疏,觉得生活中缺少温暖,处处得不到理解和照顾,急切地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和父老乡亲中去:“黄鸟黄鸟,无集于?,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言旋言归,复我邦族。”又说:“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爱故土、重亲情,其实就是朴素的爱国情感。从此形成传统。思乡已成为积淀在中国古代文人心中一个不可抹去的情结。怀念家园和故土也是刘基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二十二岁中进士开始,刘基就过着一种“游宦”的生活,虽然中间也有回乡或归隐,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官场奔波劳顿。这种远离故土和家园的乡思情愁也始终缠绕着他。 在他的诗作《明月子》中说:朱阁绮疏琼作户,明月照人秋独苦。桂花吹冷眠不成,谁家高楼弦管声。倚楼空望别离处,唯有清光自来去。月圆正好缺复催,人生见月能几回。作者用“明月”这个蕴涵传统文人无限乡思,乡愁的古典意象表达了对故土故人难以排遣的相思之情,这里除了“明月”这个象征思念的古典意象外,作者还以秋天和秋风作为背景和衬托,更加重了诗歌的悲凉意境。这种缠绵的乡思,乡愁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坚韧刚强之外的更人性,更自然,更本真的“儿女情长”。   
    刘基的怀乡诗既表达了对故乡,故土的思念,也同样蕴涵着对所在官场现实的无奈和厌倦。作者在诗歌中经常把离家的孤独感和官场的怀不遇,无人理解的孤独感融合在一起,把内心的难以名状的孤独情感的郁结通过思乡而得以发泄和释放。刘基在《秋夜曲》写道:“木落霜露繁,乌蹄夜方永。起行望明月,西风吹雁影。雁飞一何急,乌啼安何集?徘徊不能寐,望月空伫立。伫立河汉倾,谁家砧杵声?关山渺千里,何处不伤情? ”在诗人笔下,家国相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三、刘基对《诗经》美刺讽谏的继承与发展
    刘基现存诗1300余首,各种诗体包括乐府体、歌行体、古体、近体;四言、五言、七言、杂言都有。刘基主张儒家文艺思想,倡导《诗经》“美刺讽谏,莫不有裨于世教”的传统。他认为这种教化作用,既可以对下移风易俗,也可以对上讽谕劝谏。他贬斥元代以来的纤丽文风,提倡“师古”,力主恢复汉唐时期的文学传统,以司马迁、班固、陈子昂、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人为楷模。
    刘基诗歌以元末明初为界,分前后两期。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称“公自编其诗文日《覆瓿集》者,元季作也;日《犁眉公集》者,国初作也。”即刘基诗歌以朱元璋立国为界,分前后两期。元末群雄并起,生民涂炭,刘基沉沦下僚,壮志难酬,这一时期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矛盾、民生疾苦、世态炎凉及自己怀才不遇等内容,以讽谕诗为主;明初政治环境恶劣,刘基诗歌内容发生较大转变,以唉叹昭华不再、时光流失等为主要内容,与前期诗风有较大差异。因此,《列朝诗集小传》称刘基前期负命世之才,沉沦下僚,诗歌风格“魁垒顿挫,使读者偾张兴起,如欲奋臂出其间者”;后来追随朱元璋“佐命帏幄”,“得志大行”,这一时期刘基忙于军务,诗作不多。明立国后,因朱元璋多猜忌,迫政治气候,刘基“为诗,悲穷叹老,咨嗟幽忧,昔年之气,澌然无有存者,岂古之大人志士义心苦调,有非常竹帛可以测量其浅深者乎!”若论刘基诗歌风格整体特征,即以“沈郁顿挫”为主,且成一家。
    刘基讽谕诗历来受到较高评价,如沈德潜《明诗别裁》卷一云:“元季诗都尚辞华,文成独标高格,时欲追杜、韩,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雎’沈德潜倡“格调说”,因此,推崇刘墓“高格”,称其为明诗之冠,这里所谓刘基“独标高格,时欲追杜、韩”,其实也是指那些反映社会现实内容苍劲雄浑的讽谕诗。
    刘基讽谕诗是以批判当时社会吏治、军政种种弊端,揭露社会矛盾,同情民生疾苦,感发壮志未酬等为主要内容,如其五古《感怀》三十一首中第四首:
古人盗天地,利源不可穷。今人盗农夫,岁耒山泽空。
纷纷九衢内,连袖如长虹。共笑沮溺鄙,各事游冶雄。
悠悠方自此,衮衮何时终!
    全诗采用古今对比之法,对当时压榨“农夫”的世道发出强烈指控;同时又采用贫富对比手法,农夫劳碌一年,岁终山泽所产被搜刮一空,而那些掠夺农夫的达官显贵,却专事“游冶”,吃喝享乐。最后诗人发出“衮衮何时终”的慨叹,诅咒这可恶的世道何时才能听到其死亡的丧钟!
    刘基在给王冕、昭玄上人等诗集所作的《王原章诗集序》、《昭玄上人诗集序》等序跋文里,从讽戒裨世和“措大事”出发,标举诗歌的怨、刺理论,突出强调“刺”的功能,认定《诗经》以刺为主,除了宗庙乐章的颂诗歌功颂德外,国风、二雅、变风变雅,大抵都主于讥刺,肯定“好为论刺”和“居下位而讪上”的作法,为“刺”诗正名,反对“吟风月,弄花草为能事”以及“诗贵自适”,要“达穷而在下者之情”,或歌或讽都要对社会现实产生劝勉或儆戒的作用。并以“直陈其事,斥其人而明言之”的创作方法,冲破尊奉理学以温柔敦厚为宗旨的禁锢与束缚,重申“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强调抒写遭时之乱而引起“忧恨悲愁”之情,让诗文反映“兵戈迭起,民物凋耗”的世道和蒿目时艰,振起济世为己任的忧患意识,使文学中的怨、刺之声和忧时感事之音越加强烈,闪烁出不同寻常的光辉,把批判锋芒指向上层统治者。

5073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叙事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3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可以包括抒情,甚至主要指抒情。但它仍有与情不同的地方,常用来指人的理性和伦理的要求,在儒家思想中则用来指与道、礼义相应的追求。“情”则包括或偏重于指人的各种自然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3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屈原在离骚体诗中期有意识地运用比兴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象征的手法,以香草美人、凤凰鸾鸟 喻君子,以恶腐腥臊、燕雀乌鹊喻小人:阮籍、左思则将比兴手法的表现力度大大提离,其诗中喻体和本体之闻不再是固定不变的香草美人,而是随处可见的比喻,甚至通篇用比,使诗歌具有寓言诗的风格。刘基既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传统,也借鉴了阮左即兴比兴浆手法,且将借代、借喻杂处其中,把诗写的俯仰多姿,寓意深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3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子
朱阁绮疏琼作户,明月照人秋独苦。
桂花吹冷眠不成,谁家高楼弦管声。
倚楼空望别离处,唯有清光自来去。
月圆正好缺复催,人生见月能几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3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基的怀乡诗既表达了对故乡,故土的思念,也同样蕴涵着对所在官场现实的无奈和厌倦。作者在诗歌中经常把离家的孤独感和官场的怀不遇,无人理解的孤独感融合在一起,把内心的难以名状的孤独情感的郁结通过思乡而得以发泄和释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3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夜曲
木落霜露繁,乌蹄夜方永。
起行望明月,西风吹雁影。
雁飞一何急,乌啼安何集?
徘徊不能寐,望月空伫立。
伫立河汉倾,谁家砧杵声?
关山渺千里,何处不伤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3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基主张儒家文艺思想,倡导《诗经》“美刺讽谏,莫不有裨于世教”的传统。他认为这种教化作用,既可以对下移风易俗,也可以对上讽谕劝谏。他贬斥元代以来的纤丽文风,提倡“师古”,力主恢复汉唐时期的文学传统,以司马迁、班固、陈子昂、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人为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3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末群雄并起,生民涂炭,刘基沉沦下僚,壮志难酬,这一时期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矛盾、民生疾苦、世态炎凉及自己怀才不遇等内容,以讽谕诗为主;明初政治环境恶劣,刘基诗歌内容发生较大转变,以唉叹昭华不再、时光流失等为主要内容,与前期诗风有较大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3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基讽谕诗是以批判当时社会吏治、军政种种弊端,揭露社会矛盾,同情民生疾苦,感发壮志未酬等为主要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3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讽戒裨世和“措大事”出发,标举诗歌的怨、刺理论,突出强调“刺”的功能,认定《诗经》以刺为主,除了宗庙乐章的颂诗歌功颂德外,国风、二雅、变风变雅,大抵都主于讥刺,肯定“好为论刺”和“居下位而讪上”的作法,为“刺”诗正名,反对“吟风月,弄花草为能事”以及“诗贵自适”,要“达穷而在下者之情”,或歌或讽都要对社会现实产生劝勉或儆戒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97万

回帖

354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54801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2-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咏劲赏,感佩情怀。问好老师冬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5 1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