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2

《宋词三百首》赏析 1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9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4-13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作者/李白〔唐代〕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译文
  远处舒展的树林暮烟笼罩一片迷蒙,翠绿苍碧的山色深到极致。夜色弥漫进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

  注释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又名多。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漠漠:迷蒙貌。烟如织:暮烟浓密。伤心:极致,非常,此处说暮山之青。暝色:夜色。玉阶:玉砌的台阶,这里泛指华美洁净的台阶。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着等候。归:一作“回”。
  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更”一作“连”。

  赏析
  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  
  “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写游子眼中之景物。“平林”着一“平”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游子自高楼下视所见之远景,而且表现了阔大而高远的意境。“如织”二字,一言烟雾密度之大,一则衬托游人离愁之浓。这里“伤心碧”,语义双关,一言寒山之碧,一说寒山似乎因伤心而碧透。“暝色”,即暮色。暝色本不会动,而曰“入高楼”,不仅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夜色渐近的过程,而且似乎暗示随着夜幕的降临愁意也闯入了游子的心头。
  下片立足于主观的感受上。在暮霭沉沉之中,主人公久久地站立在石阶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宿鸟归飞急”。这一句插得很巧妙。作者用急飞的宿鸟与久立之人形成强烈的对照,反衬出人的落拓无依。“何处是归程?”主人公此刻也急于寻求自己的归宿,来挣脱无限的愁绪。可是归程在何处呢?“长亭连短亭”,有的仍然是连绵不断的落拓、惆怅和空寞,在那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间。
  短短的一首词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烟霭、寒山、暝色、高楼、宿鸟、长亭、短亭,借此移情、寓情、传情,手法娴熟,生动反映了词人找不到人生归宿的无限落拓惆怅。

  创作背景
  本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详。据宋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说:“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多首。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9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4-13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9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彦儒 发表于 2022-4-13 06:56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4 05: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