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8|回复: 22

[课件] 成语典故班第二课 如何辨别成语

[复制链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9-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语典故班第二课  如何辨别成语
主讲:辛 勤
      上节课,我们知道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
       成语跟专有名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有着相似之处。譬如专名和科学术语都是固定词组;谚语、歇后语、引语不仅是固定词组或句子,而且意味着也有一些与成语相似;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比较简练,形式跟绝大多数的成语一样,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之类,但是这些都不是成语。把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等的区别搞清楚,这就有助于辨别(辨认)什么是成语,什么不是成语。首先说说为什么题目使用“如何辨别成语”这个标题,查辨认与辨别的注解得出:
辨认:分辨识别;辨别:分辨区别。
       通过这两个词语的注解,我把标题就定为辨别。以区分专名、科学术语、习用语、谚语、歇后语等这些熟语。下面简单地就这方面逐一的作些说明。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成语与专有名词、科学术语的区别:
1、专有名词
名词可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还可根据其可数性可分为可数名词(个体名词,集体名词),不可数名词(物质名词,抽象名词)两大类。
专有名词是表示人、地方、事物等特有的名词。
专有名词的基本特征:
①专有名词是个别人、地以及专门机构或团体的名词:如:华盛顿、共青团、峨眉山、羽毛球馆、万达广场、杜甫草堂、经济贸易区、四川电视台;
②集体名词:是一些人或物的总称,作主语时可用复形谓语动词。如:总工会、大家庭、人民军队;
成语跟专有名词不同,不论专有名词是几个字的,如“中华慈善总会”、“华夏银行”、“华为手机”、“航天科技”,像这样的名词都不是成语,具体要从成语与专有名词的特征去区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2、科学术语
术语: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
例如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特定领域里使用的专业用语。如:饱和液体、表面张力、布朗运动、查理定律、定压温度计;
科学术语主要特征:
①专业性。术语是表达各个专业的特殊概念,所以通行范围有限,使用的人较少。
②科学性。术语的语义范围准确,它不仅标记一个概念,而且使其精确,与相似的概念相区别。
③单义性。术语与一般词汇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的单义性,即在某一特定专业范围内是单义的。有少数术语属于两个或更多专业,如汉语中“运动”这个术语,分属于政治、哲学、物理和体育4个领域。
④系统性。在一门科学或技术中,每个术语的地位只有在这一专业的整个概念系统中才能加以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术语往往由本民族的一般词汇(包括一些词素)构成。成为术语后,与原词的意义部分地或完全地失去了联系。术语也可来自专名(人名、地名),如“瓦(特)”(Watt),“喀斯特”(Carst)等等。但一般的专名不是术语,尽管它们也以单义性为基本特征。术语还常来自外来语,通过音译(如“雷达”、“坦克”)、意译(如"硬件"、"软件")或半音半意译(如“拖拉机”、“加农炮”)等方式借入。在一些语言中越来越多的术语来自外来语。术语和外来语的引进方式虽有不少共同点,但二者之间不完全相等,有专业性,既是术语,又是外来语(或借词);无专业性,则只是外来语。另外,术语根据其使用范围,还可以分为纯术语、一般术语和准术语,其中纯术语专业性最强,如“等离子体”;一般术语次之,如“压强”;而准术语,如“塑料”,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和一般词汇相融合。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名”就是术语的规范化,中国的汉字很多,一部《康熙字典》收字47073个。规范术语,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以及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重要手段。术语规范化的目的,不是统一思想,而是统一表达。术语的规范化意味着科学的发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成语跟科学术语不同:科学术语是表示科学概念的,不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起落架”“机翼前缘”"平行四边形"“对角矩阵”“甲氧甲基”“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些科学术语,尽管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可是并不是成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成语和习用语、谚语、歇后语等熟语的区别。
什么是熟语?
所谓熟语,就是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它包括成语、习用语、谚语和歇后语,这四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因此我们往往难以辨别其归属。
首先它们的相同之处就在于都是长期语言实践中流传下来的固定的短语结构,都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和意义上的整体性。他们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但是四者之间有同也有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1、成语和习用语的区别
习用语是在人类语言实践中的习惯用语,如“九牛二虎之力”“不管三七二十一”“前怕狼,后怕虎”“初生牛犊不怕虎”等等。这些习用语相对于成语来说,结构相对松散,稳定性不强,比如“不管三七二十一”也可以说成“管他三七二十一”, “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可以说成“初生的牛犊不怕虎”,这样说没有人会认为是错误的,而成语的稳定性极强,如:“狐假虎威”不能说成“狐借虎威”,“秦晋之好”不能说成“秦晋友好”。其次,成语的来源大多是古代典籍及历史典故,而习用语和谚语、歇后语大多来自民间口语,因此,成语的书面语体色彩浓郁,而习用语则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再次成语大多是四字结构,而习用语的字数不定,有四个字的,大多不是四个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2、成语和谚语的区别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包括天气、农耕、养生、社会生活等方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来自于人类日常生活经验的长期积累,逐渐固定成了相对稳定的语言。
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如反映天气的“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反映学习的“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等等。
谚语就是这样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成语是固定词组,跟谚语不同: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人民大众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像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谚语的形式,不像成语那样整齐。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都不是那么整齐。当然,如果把这些谚语一定说是成语,也还是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3、成语和歇后语的区别
歇后语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结构形式的民间谚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假托语,作用上是后面目的语的引子,是修辞上说它是比喻,像谜语的谜面;后面是目的语,是说明,像谜语的谜底。它分为寓意和谐音两种形式。以寓意为主的歇后语是以逻辑推理的方式从前面的假托语中分析后面目的语的内容,如“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谐音形式的歇后语是在寓意形式的歇后语的基础上加上了谐音的成分,这个谐音的词语往往存在于后面的目的语中,如“揍鸡毛——装掸(壮胆)子”“ 外甥打灯笼——照舅 (旧)”“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输)” “老爷下轿——步(不)行”“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寓意歇后语,例:“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等等。
歇后语主要用来表现生活中的某种情景和人们的某种心理状态,如“芝麻掉进针眼里--巧透了”。往往具有幽默讽刺意味,比如“老虎戴数珠--假慈悲”。比喻形象,讽刺尖锐,表现力很强,有人甚至把歇后语比作俗语中的“杂文”。
成语跟歇后语不同: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一定要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作说明。写文章为了收到鲜明、形象、生动、具体的表达效果,也可以象引用成语似的引用歇后语。
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泥菩萨洗脸——越洗越难看。”
“蜜饯黄连——先甜后苦”
这些都称为歇后语而不是成语。
成语和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就更为明显。首先在结构形式上谚语和歇后语大多是完整的句子,而成语只是固定的短语。它们的语体色彩也截然不同。谚语、歇后语因为主要来自民间,因此,口语色彩较强,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在内容上,成语和谚语、歇后语的区别也较为明显,谚语和歇后语以反映生活经验为主要内容,而成语所反映的内容则更为广泛,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这里不再赘述。
无论是成语,还是习用语、谚语、歇后语,都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多民族共同语言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也积累形成了大量的熟语,为丰富我们的民族语言做出了贡献。比如蒙古族的“善良人的结局如奶汁,邪恶者的结局是污血”、“ 要想吃肉先养羊;要想吃饭先种田”,壮族的“一楸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满族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自有千难万难”等等。正如上面说的熟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多民族共同语言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认真地继承先民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使我们的民族语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口中、笔端大放异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如何从语言资料中提炼出成语
1.杨时和宋游酢早年曾向程颐学习,并且考取了进士。一次两人相邀又到洛阳向程颐求教。到了程家,先生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于是,两人便站在门外恭恭敬敬地等候。等到程颐睁开眼睛,门外纷纷扬扬的飞雪已在地上积了一尺厚了。
这就是【 程门立雪】的来历。
2.《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这就是【爱屋及乌】的出处。
3.《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这就是【安步当车】的出处。
4.《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噤若寒蝉】的出处。
5.宋·文天祥《正气歌》诗:“鼎镬(huò,鼎和镬。古代两种烹饪器。)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甘之如饴】
6.【千呼万唤】形容再三催促。
白居易用诗歌为民请命,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因此被贬到江州做司马。他来到浔阳江边与即将离别的朋友送行,风吹着芦苇传来阵阵凄凉。他们上船喝起了酒来,江面上传来一阵琵琶声。他们驱船靠近,千呼万唤才见到那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
7.【一片冰心】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诗人王昌龄官场屡屡失意,触犯了权贵豪门,一再被贬,但他仍以心地透明纯洁而自慰,决心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他在《芙蓉楼送辛渐》诗中流露出这样的情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北宋时期,赵鼎21岁中进士受到宰相吴敏的赏识,调到都城开封任职。金兵南下,宋钦宗惊慌失措,赵鼎主张抗金到底,可是宋钦宗不予理睬。北宋灭亡后,赵鼎仍然坚持抗金,秦桧迫害他,他只好写下:身骑箕,尾归天上,气壮山河壮本朝。
9.【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做司马,他目睹了民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写了一篇《捕蛇者说》。该散文描述一个捕蛇者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捕蛇,也不愿种地,因为贪官污吏们搞得当地鸡犬不宁。
10.【力不从心】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东汉时期,班超为平定匈奴作乱,70多岁还在西域作战,他身体日渐衰弱,上书汉和帝要求回中原养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书奏请说班超老了,再有战事就力不从心了,汉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折,不断地点头,于是下诏让班超回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
1、三字成语故事
【破天荒】唐朝时期,荆州地区50多年没有举人到京城应考中过进士,因此被称为“天荒”,直到唐宣宗时期,有一个荆州举人刘蜕中了进士,破了天荒。荆州魏国公崔铉特地奖励他70万钱。刘蜕不受并回信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眼中钉】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庄宗,拥立明宗,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他滥用职权,欺压民众,经常搜刮民脂民膏。他率军去攻打当时人们认为是眼中之钉的契丹,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钱的“拔钉费”,违者处死。
【佼佼者】东汉初年,赤眉军首领樊崇得知光武帝刘秀不杀降将的消息后,就率领傀儡皇帝刘盆子及丞相徐宣等30多万人前来投降,刘秀宽待他们,赏给他们饭菜吃,问他们是否真心投降,徐宣等表示真心归顺,刘秀认为他们是铁中之钢、人中佼佼者。
【贱骨头】贾琏私自娶了尤二姐,王熙凤将她接回荣国府,正准备想办法来算计尤二姐时,贾赦将身边丫头秋桐赏给贾琏为妾。这秋桐眼中容不下尤二姐,到贾母那里告状,贾母没有核实就感慨说:“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莫须有】南宋时期,岳飞率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军的侵略,所向披靡。金军闻风丧胆,指使投诚的秦桧回南宋朝廷,离间岳飞君臣的关系。岳飞父子等被秦桧诬陷治罪,韩世忠心中不平,责问秦桧。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3 1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