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9-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术语往往由本民族的一般词汇(包括一些词素)构成。成为术语后,与原词的意义部分地或完全地失去了联系。术语也可来自专名(人名、地名),如“瓦(特)”(Watt),“喀斯特”(Carst)等等。但一般的专名不是术语,尽管它们也以单义性为基本特征。术语还常来自外来语,通过音译(如“雷达”、“坦克”)、意译(如"硬件"、"软件")或半音半意译(如“拖拉机”、“加农炮”)等方式借入。在一些语言中越来越多的术语来自外来语。术语和外来语的引进方式虽有不少共同点,但二者之间不完全相等,有专业性,既是术语,又是外来语(或借词);无专业性,则只是外来语。另外,术语根据其使用范围,还可以分为纯术语、一般术语和准术语,其中纯术语专业性最强,如“等离子体”;一般术语次之,如“压强”;而准术语,如“塑料”,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和一般词汇相融合。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名”就是术语的规范化,中国的汉字很多,一部《康熙字典》收字47073个。规范术语,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以及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重要手段。术语规范化的目的,不是统一思想,而是统一表达。术语的规范化意味着科学的发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成语跟科学术语不同:科学术语是表示科学概念的,不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起落架”“机翼前缘”"平行四边形"“对角矩阵”“甲氧甲基”“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些科学术语,尽管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可是并不是成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