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重修鹅庄家庙碑文
宋政权撰文 古者致孝思唯建廟以藏神,築墓以安魄,故天子祭廟而不祭墓,其典之重,制之隆,皆垂懷思之念也。禮曰:君子營室,宗廟為先,居室为后,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盖阖天地之间人为物灵,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祀庙以慎终追远也。吾鹅庄宋氏,乃微子之胄胤,彦德公之後裔也。公于北宋神宗年间进士及第,入学士府,授翰林院编修,经筵讲官,掌国史修撰,草拟制诰和御前讲席,春秋入侍为帝王和太子讲经论史,深得信宠。后奉旨巡察黄河,督理入海口而知滨州,竞其智,毕其力,尊天时,相地利,畅人和,封疆震土,广勘约治,兴利避害,使河清海晏,功绩卓著,为人景仰,名扬渤海。年逾花甲而诰老还乡,谢政南归时,路经沛之昭阳,见群鹅兆瑞,观其水土而考论,乃福德之地,遂置田建舍,立户定村,取名鹅庄。逮后,族繁日晟,瓜瓞椒衍,冠缨久继,魁星彩焕,累代辉光,振启家声,为邑中望族,盖先世积德而泽延后昆也。至今已逾千年,昔时曾建有家庙,春秋祭祀,以表垂念,然沧桑迭代,越岁益远,水患屡侵,墙頽圮坏,栋析榱崩,万物消泯,神无所依,人无所仰,虽礼先有心而难已承祀,族人心绪难安。今逢盛世,百废俱兴,念祖,孝亲,报恩之心油然而生,乃谋重建,并于辛卯冬月由** ** **发起,召会族人,议措赀资,众志聚谋,阖族欣然,注资捐款,共襄胜举,邀良工,选庀材,于鹅庄原址,重建家庙,拓其形制,广庭崇墉,新其堂構,仿古建筑,重檐飞翘,斗拱重叠,庄严巍峨,正中神龛,金像焕然,章服有制,礼器咸备,灵气大显,此地南仰微子之山,北依古滕之瑞,东瞰兰峄之奇,西临丰沛之祥,阑纳清风,栋接紫气,福地神歆,瑞气蔼然,稽瑞应之凭,得建万世永固之基,乃吾族之福。肇工于壬辰之春,历时 数月,以告阙成,族人追远报本之愿遂焉。凡吾族人,进廟均可表仁孝之心,春飨秋祀,承泽挹芳,励后人之效行,明德不忘先人恩泽,故付之贞珉,以延奕祀,垂不朽也。 凡捐资者,亦镌篆芳名,永炫千秋,是为记。
辛卯冬月(2011年) 彦德公二十七世孙 政权顿首拜撰于杭州三余草堂 注:胄胤,胄,帝王贵族的后裔,胤,后代。 渤海,地名,滨州最早治所, 晟,兴盛,旺盛 圮,毁坏、坍塌 榱,指椽子 赀,通资,估量,计算 襄,成就 庀,具备、治理 崇墉,崇,高达,尊崇,墉,高墙 稽,考证 歆,1,祭祀时神灵享用祭品的香气。2欣喜、羡慕 奕,大、美好、光明、累代,重复 宋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南宋公元1140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山东省微山县欢城镇宋老鹅庄(现山东省微山县欢城镇时王口村南)。饱受洪水战乱之苦,历经沧桑。明朝宣统年间进行过重修,清朝宣统时期又经历过一次整修。但新中国成立后,宋氏宗祠一直没有修缮过,整个祠堂已破旧不堪。在外工作、生活的宋氏后人回乡祭祖、探亲时都深感遗憾。2012年经过微山周围宋氏鹅庄支系族人提议并捐款捐物,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修缮,将其修复回宋代原貌,及时保护了历史文化文物遗产。现存有宋代石臼,石碾,明清两朝石碑铭文等文物,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