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韵律 三余草堂/文 大自然一年四季都是有韵律的,春有春韵、夏有夏律,秋有秋歌,冬有冬曲,这样才有了完美的四季。冬天的韵律,实际上从夏秋之交就开始了,随着气温的降低,一切作物都走向成熟的峰巅,人们也不断地增加衣服,包裹自己,只有那伟岸挺拔的树木,卸去夏日的盛装,高傲地挺立着,繁芜落去除却众多的累赘,剩下的才是自己的真容真貌,精华所在。那高扬的健壮股肱,积蓄着生命的力量,还有的叶虽干枯,却缠绵地依恋在枝头,不忍离去,高傲地摇曳着风铃,舞动出冬天特有的韵致。那些枝枝丫丫,相互交错着,在朔风的鼓动下,演奏出千年相传的古典乐曲,风樯阵马,气势劲健而豪迈。一切鸟雀们叽叽喳喳,恬噪于树枝树干之间,喧闹成冬天的童戏。 那出土不久的冬麦,举着自矜而又高傲的手,翠绿成千年万年延续下来的意蕴,成就了隆冬勃勃的生机。溪头沟畔的野菜、野草,被冻得干硬发紫,却依然点缀着冬日的浪漫,那游荡于枯草之间的寒风,发出瑟瑟的呼叫,也想找个地方暖和一下,三冬就是这样冷峻而美丽。 我们这里的冬天,有时干冷,冷得让人发怵,只有老人才喜欢三俩一群在避风向阳的地方晒暖、谈天、听唱书。直到有了雪,才有了冬日的情致,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使冬天真正有了诗意的美丽,也使得干冷的冬天有了灵气。从刚入九,人们就开始盼雪,可雪总在注满期待和盼望中矜矜迟迟,往往在人们等得尽乎失望之时,悄然而至,她那样轻,那样柔,那样不动声色,却浪谩成满天的花飞蝶舞,世界几乎在一夜之间被镀成银白,白的比满月都亮丽、都灿然。 等雪过天晴,大地一片耀眼的白,世界象一张洁白的宣纸,面对厚厚的积雪,等那如字的印章,慢慢印上优美的文字,那样清晰,那样富有立体感和雕塑性,我这才明白当年苍颉就是根据这些清晰的印迹“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和“鸟兽蹄迹”创造出“天雨粟、鬼夜哭” “惊天地,泣鬼神” 的象形文字,使中国居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之首。也正是那神灵的手笔,在中国大地上写满了甲骨文、金文、汉隶、唐楷、狂草、行书,写出了雪赋、冬咏和气壮山河的锦绣华章,成就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其中就有和雪泥一起孕育的冬的韵律。面对积雪,一脚踏上去,就是一个生命的印记,前面是锦绣前程,后面是斑驳历史,前面的广阔无垠,让你畅想,让你奋进,让你去书写更新更美的文字;后面的遥远历史,让你总结荣、辱、得、失,还有更多的生命印记将投入冬的雪野,可破译成“壮心不已“ 雪的奥秘已经让人不断探索,在雪的感染下,门窗的玻璃上也结满了冰凌花,那无法复制的神奇之美,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一块玻璃本没有什么灵性,更不用说生命力了,可镀上硝酸银,就是一面光彩照人的镜子,它能照出人间的忠、奸、邪、恶、穷、富、盛、衰,装到门窗上,可以让我们隔开冬的强悍,在冰雪骤降的严冬,室内能温暖如春,它一面抵御寒冷,一面孕育着温馨,在这冷热悬殊的夹击之下,才开出令人惊奇的冰凌花,那么别致、那么单纯、那么隽秀,那么神奇,那么阿娜多姿。而且每块玻璃上的图案都不一样,千姿百态,开得那么容易,绘制那么精巧,蕴含又那样深厚,真的让人难以读懂其中的涵义,我想那才是冬天真正韵律的体现,我这才明白,在隆冬开出一片花那么容易,要破译它却又是那么的困难。 冬天的太阳,红红的,虽然没有了夏日的暴烈,也很温和,他刚一出来,首先光顾的就是门窗上这些玻璃上的冰凌花,在阳光的亲吻下,冰凌花耐不住温和,一个个隐身而退,只剩下几个小小的水滴。就象一位明星,戏演得再好,也该卸妆了,卸得那样神速,那样从容不迫,它虽然是生命最短的窗花,却是冬季最美丽的花了。它告诉人们,只要活着就要活出美丽,活出潇洒,但要保持生命的美丽,却不容易,就算一朝逝去,也悄无声息,将一番美丽留给山川,留给大地,在人们心中留下美好回忆。 冰花谢去,便开始融雪,冬天洁白的羽翼,在阳光和暖风中诮融,没多久,那沃野千里的大地,便裸露出斑斑驳驳的风景,与残雪共同构筑着冬天的美丽,那是有声的诗,无声的画,更是冬天特有的神韵风姿。 在雪中挺拔的青松、翠竹,冬青、女贞,被雪绣出美丽的衬景,远远望去,真如一幅水墨丹青,显示着冬日鲜活的生命力。就在这时,孩子们燃响了节日的鞭炮,家家户户都贴上了“莲年有余”的鲜红的对联,雪中的年节,被点缀得如此的热烈火暴,堂皇富丽。年节一到,春天将不再遥远,但我爱冬日,更爱这冬天的韵律。(2010-01-08 0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