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回复: 2

学习甲骨三十年,古风今韵著笔端!

[复制链接]

2436

主题

3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821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2-17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25-2-17 16:06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学习甲骨三十年,古风今韵著笔端!


我学习甲骨文,也有30多年了。那还是在1988年,厂里派我去济南为山东省冶金(厅)总公司裱画。工作之余到济南大观园 东方图书大厦买书,那天在古籍部值班的是一位老同志,我问他有没有甲骨文方面的书,他说你来巧了,刚进来一批。我就挑选了几本。我很高兴就买回来了,然后就学着临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后来又陆续购买了《甲骨文字典》《新编甲骨文字典》《甲骨文编》《古文字类编》《古文字形发微》等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漢字傳奇】---石破天惊察端倪(1)三余草堂/文这是我写的汉字发展概述,共30讲,系统探讨了汉字的由来和发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汉字是在人们的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产生的
文字是人类发展到一段阶段的产物,是伴随人类从野蛮进入到文明而产生的。同任何事物一样,文字有一个从萌生到成熟的过程,由单一的表意或者个别的偶然的表意,向一个文字系统过渡并日益完善这么一个过程。中国汉字从最初的简单表意符号出现一直到目前的全盘完善,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实践,历史积淀,人文情绪和审美观照,纵观汉字的发展历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生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过渡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成熟阶段。从甲骨文或者准确地说是甲骨文的后期一直到现在,整个都是第三阶段。我们讨论的是萌生阶段和过渡阶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1999年写的研究甲骨文的论文。
  殷商的甲骨文作为一种成系统的文字体系,是现在大家公认的汉字系统的前身。也就是说,现在使用的汉字肯定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这点不容怀疑。但是在近几十年中,随着考古的发现,陆陆续续地发现了很多比甲骨文更早的刻划符号,有些跟甲骨文很相似,有些跟甲骨文完全不一样,这就让我们想到了:中国汉字的萌生阶段究竟是什么状态?而这些陆续发现的符号和甲骨文是什么关系?如果说其中的某一种古老的刻画符号,在形体上跟甲骨文某些字符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就基本上可以推断这个地区出土的这些符号,跟甲骨文有着亲缘关系,而这一带的文化和后来的殷商文化也必然有关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汉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它代表着时代的最先进文化和民族认同。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起着凝聚和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时代的关照,认同、整合与扬弃。甲骨文是商代贞人思想艺术的结晶,它体现着古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精神、宗教、哲学的追求,那是一个荒蛮蒙昧尚未脱尽的时代,书法乃至一系列的艺术活动,都还是不自觉的,都带有浓重的宗教神秘的色彩,汉字也仅仅是一种布道的工具,尚未上升到艺术的领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血火与罹乱的沃土上绽放的艺术之花----金文(2)
   狞厉的美与如火猎猎的覇悍
从夏禹铸九鼎起中国的历史便翻开了青铜美丽的一页,此后大量的青铜器带着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宗教的灵光走入上层社会的宝座。暴力是人类文明的催产婆,古代文明多是以不文明的暴力和野蛮手段获得的,尤其是再起的青铜器总是沾着你奴隶们的斑斑血迹、熏沐着威森的香烟明火走过来的。正是这血与火的凶残和原始野性的恐怖,铸成了青铜时代的威严与骄傲。他以超人的历史与宗教权威开拓着社会前进的道路“正是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才构成了青铜艺术的狞历美的本质。••••又是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中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李泽厚《美的历程》)体现出粗犷、厚重、庄穆、雄强的时代风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与青铜器一起成熟的是相得益彰的铜器铭文,也称金文 、钟鼎文。它与青铜器铸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美丽的线条艺术与瑰丽的造型艺术完美结合,传达的是一种神秘和高不可攀的力量。他有远古的图腾和陶器刻画脱胎,吸收了甲骨文的刚健和劲峭,从殷商到春秋战国,她都是反映当时神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重要礼器,更是皇权和江山的象征和信物。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95年入编装裱入编《中国书画艺术装裱大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99年书法入编《78-98中国书法选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0年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国二十世纪名人刻字大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0年入编《中国文学艺术界名人大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6年1月4日刊载在<《书法报》第一期的文章和书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8年入编《世界著名华人艺术家词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的殷商文化也必然有





5f6f7639gd8cad02ed78c&amp;690.jpg (155.49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f6f7639gd8cb48df1506&amp;690.jpg (148.27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60

主题

36万

回帖

9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094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5-2-18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习甲骨文,也有30多年了。那还是在1988年,厂里派我去济南为山东省冶金(厅)总公司裱画。工作之余到济南大观园 东方图书大厦买书,那天在古籍部值班的是一位老同志,我问他有没有甲骨文方面的书,他说你来巧了,刚进来一批。我就挑选了几本。我很高兴就买回来了,然后就学着临摹。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36万

回帖

9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094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5-2-18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1999年写的研究甲骨文的论文。
  殷商的甲骨文作为一种成系统的文字体系,是现在大家公认的汉字系统的前身。也就是说,现在使用的汉字肯定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这点不容怀疑。但是在近几十年中,随着考古的发现,陆陆续续地发现了很多比甲骨文更早的刻划符号,有些跟甲骨文很相似,有些跟甲骨文完全不一样,这就让我们想到了:中国汉字的萌生阶段究竟是什么状态?而这些陆续发现的符号和甲骨文是什么关系?如果说其中的某一种古老的刻画符号,在形体上跟甲骨文某些字符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就基本上可以推断这个地区出土的这些符号,跟甲骨文有着亲缘关系,而这一带的文化和后来的殷商文化也必然有关联。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30 23: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