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四面八方 于 2025-4-14 15:11 编辑
老家水土赋 王维宝
㈠ 章丘大地,南高北低,水畅脉通,历史悠久,道贯南北两京,路达远近十省。北瞰黄河,南仰长城,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长城冶铁儒商,尽显鲁韵齐风。 水向低处流,人顺风水走。老家辛寨,章丘北首。顺地势,河流淌过辛寨闸口。幼年印,一年四季水不断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高中毕业,农业学大寨高潮掀起来。广阔天地,家乡换新颜农民干劲豪迈。公社成立规划组,毛头青年选进来。 公社腹地,定下零点。布坐标,打导线,改造万亩方田。测高程,等高线,辛寨大地跑遍。 东西南北,一网布尽,绘制地图,制作沙盘。辛寨所属,四个管区,四十六个村庄,五十四平方公里。水从哪里来,又往哪里流?科学布局,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一目了然。 辛寨坐标系,主导中心地。横轴:西到运粮河,东达刘王寺。纵轴:南边刁镇牵手,北边邹平联谊。 东西南北,双向经纬,方方正正,农林水路。每隔千米、五百米、二百五十米,筑起一级、二级、三级路。一田一水一路,路口桥涵护林屋。历经数年齐心整治,辛寨面貌天翻地覆。
㈡ 辛寨版图,酷似卧龟。头向南尾朝北,想往南来风水。脊背隆起,托举鲍家、漯河,张家闸西门、柳塘口东垂,尾就辛三西南圩。脊梁之处,高程二十四米。脊梁左右,缓慢降去:左面红质弱酸土,邦界高程二十米;右面黄色偏碱土,河底高程十七米。南部流来的水,天公赏赐的雨,在此互不相犯,使命各奔东西。 南来水路两系,供养辛寨大地。 东水系古老漯河,流经鲍家、漯河涯、张闸、柳塘口、辛三、辛二,多少朝代,有船有闸,有鱼有虾。 西水系运粮河,路途遥远,流经两寨。多少岁月,粮棉满载,沿线古国古城轴心文化带。 东岸辛寨,西岸水寨。历经沧桑,行善水,亦灾害。史有黄河决口,小清河泛滥,波及柳塘口,史书有记载。 近代辛寨,南来漯水,西来黄河,中间交织,水后积淀,土地半粘半沙好种棉。 收了棉,织成布,辛寨大集,排十逢五。四面八方买卖客,寨子街里众店铺。 瑞福祥,寨子布,成交易在清晨。“金旧军,银回村,铁打的刁家庄,比不上辛家寨子一个时辰”。
漯河运粮河,只想对你说:灌辛寨大地,功不可没。利用你世代繁衍生存,治理你农民费尽心血。多少朝代修堤筑坝,多少人工引流开凿。上世纪七十年代方可受益,八十年代气尽水绝。前有明水三化东线污水北上,后又水寨化工园排污染河。 君说已经重拳治理,我言奉献了咱的老家:漯河水刁镇拦截改道东去,运粮河排污指标难养鱼蟹。儿时摸鱼影像,碎在梦中复活。 辛寨,我的老家,不可一蹶不振,继续边缘化。我们需要青山绿水,我们需要河水有鱼有虾。 何时何日,东线复挖,再引漯河流淌;西线复清,重现运粮水脉。纵横贯通,河里鱼游,树绿成荫,天上鸟飞。孩提河中嘻水,老妪荫夏起舞,老夫树下小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