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百无成
在大唐盛世时期,有这样一位文人,他出身名门却历经坎坷,少年壮志却中年未酬,他就是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高适。 高适出生于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南),一个素有“天下之高出渤海”美誉的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是皇朝宕州别驾,祖父高侃是高宗时的名将,官至左监门卫大将军。而至高适这一代,家道中落,父亲高从文虽曾任韶州长史,却英年早逝,留下高适与家人在贫困中度日。 少年时期的高适,流寓今河南商丘一带,生活困顿,但胸怀大志。他立志要建功立业,振兴家族。他的性格落拓不羁,常与赌徒为伍,不过他心中始终燃烧着对未来的渴望。《邯郸少年行》便是他少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中描绘了他与玩伴们欢歌笑语、射猎西山的场景。稍长后,便攻文习武,备战科考,颇为刻苦。 为了寻求进身之路,他二十岁仗剑出游长安,开始了他的逐梦之旅。然科举落榜,让他满怀失望。失望之余,他东去梁宋,客居宋州即今商丘,以躬耕渔钓为生。岁月如梭,转眼间十年已过。与高适年龄相仿的李白、王维都已功成名就,风光无限,就连同样出身穷苦的王昌龄也已经走上逆袭之路。而高适,人到中年,依然一身布衣,默默无闻。 但值得庆幸的是,高适没有放弃努力,对前程始终抱有一种希望。这也是他后半生开挂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