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海早读
挽顾伯母
范当世
贱子无似,德少而辞多只与郎君同学同志,得母之矜怜已矣平生,弗俟遭丧犹下泪;
大兄有言,亲亡则身老莫知人间何世何年,于我乎萧瑟哀哉此语,孰能处变不伤心。
【注释】
曹注:“大兄谓顾涤香先生曾沐,《伯子诗集》卷一所谓‘三十为诗顾工部’也。清同治甲戌进士。工部主事。浙江截取知县。幼孤而贫,太夫人历艰厄抚之成立。”截取,清制,根据官员食俸年限及科分名次,按其截止日期,由吏部核定选用,称截取。见《清会典事例》四六《吏部·汉员铨选·称道郎中·截取》。《范伯子诗集本事注》:“顾涤香先生曾沐,字述铭,通州人。光绪甲戌进士。浙江知县。著《希造适斋诗集》,(另有)杂著。”按“光绪”乃“同治”之误。
顾伯母:即顾曾沐之母。
贱子:自谦之称。南朝宋鲍照《代东武吟》:“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
无似:犹言不肖。谦词。《礼·哀公问》:“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
辞:文辞,言辞。《易·系辞下》:“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郎君:此为对贵家子弟的通称。《北齐书·阳州公永乐传》:“永乐弟长弼,小名阿伽,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殴击行路,时人皆呼为阿伽郎君。”
同学:清代严禁文人结社,禁用社弟、盟弟等称呼,于是文人之间改称同学。以后,只有老师称弟子为同学。
矜怜:顾惜宠爱。
已矣:完了。
俟:等到。
大兄:此为对朋友的敬称。三国吴吕蒙称鲁肃、蜀关羽称徐晃为大兄。见《三国志·吴·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蜀·关羽传》《注》引《蜀纪》。
亲:父母。
身老:自身死亡。老,死的讳称。于:对。
萧瑟:形容寂寞凄凉。唐杜甫《咏怀古迹》:“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