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瓦明檐接海风,三街六巷走蛇龙。
灰雕忽裂宋时月,溅入清渠自隐踪。
2025.4.12
注:龙湖古寨,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韩江护堤路旁,始建于宋,围寨于明,繁盛于清,见证了潮汕地区从农耕时代到商业时代的历史变迁。
龙湖古寨内“三街六巷”古第、巨祠密布。寨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有100多座,其中较出名的有“方伯第”、“进士第”、“探花第”、“绣衣第”、“许氏宗祠”、“龙湖书院”、“天后宫”等。这些古建筑,荟萃了木雕、石雕、贝雕、嵌瓷、彩绘、贝灰塑等潮州民间工艺的精华。各民居的门廊立面装饰浓重,门簪、门匾、对联、侧壁则多绘风俗彩画;门框、柱梁、柱础、栏杆、台阶等都用石雕,犹喜用石鼓、瑞兽、狮子等。堪称为“府第文化博物馆”,其体现了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其中 位于是古寨圆巷中段的探花第,是宋朝潮州历史上唯一一名探花姚宏中的府第,其特色为宋式建筑构件,集木雕、石雕于一体现已破败不堪,据传是姚宏中“性狷介,不苟随,不屑于世”。嘉定七年(1214)会试京师,姚宏中擢为第一,妙龄省元(会元)名动京师。因其直切时弊,展治国雄略,若猛药去沉疴。然“考官以所对切直,不能随波逐流,耿直性格,触时忌抑,恐犯龙颜,不敢置前列”,使之与“鳌头状元”失之交臂,仅位列探花,更由于其清廉不合群,又二十九岁英年早逝,无后人打理,其府邸也随之破败,于今已是残垣断壁。
龙湖古寨有五多:一是姓氏多,顶峰时期72姓;二是举士多,史载进士、举人一百多人;三是府第祠堂多,今留有五十余座;四是书院、书斋多至今有迹可循的就有三十多处;五是学田多,光龙湖书院就有学田736亩(明朝)。学田制,是中国封建教育体系中以土地资产支撑学校运营的核心制度,其核心特征是通过土地租佃获取教育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