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依山观水 于 2013-8-25 17:17 编辑
一、《诗酒吟》
一觞一咏渐朦胧,酒作诗钩入梦中。
夜半呼妻成一绝,开灯展纸笔生风。
说到诗酒,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豪放情怀以及诸多与酒相连的诗章,借酒消愁,醉中畅意,诗人任情流淌于笔端,以各种不同的题材展示在读者的眼前,有的豪放不羁,有的哀婉缠绵。一夫前辈的这首《诗酒吟》却是别具一格,写出了淡雅脱俗的文字情怀,在朴实的叙述中,融入了浓浓的诗情,使得诗意升华到一个极致的境界,达到相得益彰的创作效果。
首句“一觞一咏渐朦胧”,在读者面前勾勒出一个画面,从场景来看,是一个人在饮酒想诗。“一觞一咏”是意象里的手法,非实指,说明当时情怀的酣畅,也从中可以读出淡薄世事的人生态度和高雅的文字情怀,特别是“渐”字的运用,让画面惟妙惟肖,合情合理,诗人没有开篇说如何沉醉,而是渐渐地醉,让人产生了两种意识,一是诗人醉于诗酒,一是诗人醉于那种雅致的心境,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为下文的叙述埋下伏笔。最后的“朦胧”二字,照应了前几个文字,说明了醉的程度,不是烂醉沉醉,而是轻微的醉,这正好是诗情喷涌而发的时候,开门见山地进入主题。
第二句“酒作诗钩入梦中”,承接了上句的意境,以其传神之笔,从神情上描写了醉的结果,比第一句更进一层,脱破了首句叙述的格局,进入到情的意境,“酒作诗钩”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灵动,活了意境,拓宽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也是诗人想象力丰富的具体体现,是突发奇想的独到之处,在意境上与首句形成统一的整体后而又层层深入,慢慢牵引读者的思绪,把心情形象化,具体化,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不能不说是诗人的高妙之处。
第三句“夜来呼妻成一绝”是从第二句“酒作诗钩入梦中”的“梦”转折而来的,写出了梦的情景和结果,是得到了诗句,从侧面写出了文字情怀的浓烈。诗人的妙笔,传神在一个“呼”字,让读者感悟到诗人的喜悦之情,作者并没有写“呼”的结果,而是写呼妻的原因,这就使诗意境起伏有致,对前面是很好的照应,又使诗的意境飞跃升华,具体深化拓展,也给诗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达到呼之欲出的效果,给文章的结句铺下基石。
“开灯展纸笔生风”是前三句的必然结果,因为醉了,梦中得诗,才有了“笔生风”的神速,一种亟待把诗写到纸上的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就是因为有了急切的心情,才有夜半呼妻,急于开灯,急于铺纸的系列动作。一股炙热的文字情怀跃然纸上。夸张手法可谓形神俱备,妙趣横生,让人赞叹不已,唇齿留香。
纵观全诗,不仅诗情饱满,而且写作手法也给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比喻、夸张的运用,极力地渲染了氛围,让事、情、趣融为一体,使人读后产生难以忘怀的效果。
(浅明一夫,是我的古韵老师,江苏响水县人,原名葛自明,当地公认的诗词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