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读《红楼梦》 我记得,那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我们中学班上 前排一女同学递去一张字条,自称怡红公子。但此事做得不密,就传开了。笫一次听说怡红子,促使我鼓起勇气去问老师,方知是曹雪芹巨著〈红楼梦〉里怡红院的主人贾宝玉自称,还知道《红楼梦》又叫《石头记》。从此萌生要看这部小说的意念。但却旷年未能如愿,因要习功课做作业,不敢分心。走上工作岗位后,处在革命的年代,运动一个接一个,又在救死扶伤的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几乎是家常便饭,再加上自知自明小知“臭气”,当然是多读马列红书,争取进步,既没有闲情,也没有迫切非看这部“滛书”不可。然而爱好看书报的我,看了朩少红学家的文章,又深深打动我的心,尔后又有人引用毛主席的话说,《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要读五遍以上,这下子我下决心非读不可了。真是天遂人愿,文革后期,文化露了一点曙光,在香港报界工作的哥哥回广州参加广交会,得知重新出版几部名著,马上就为爱好文学的弟弟买了《红楼梦》、《水滸》、《三国演义》邮寄给我。这在当时家中能拥有这几部书是不可思议的,及至后来,我调到广东省干部疗养院工作,副院长的女儿要高考,还来向我借《红楼梦》备考。因此我一见《红楼梦》满目生辉,欣喜若狂,枯焦的心如得甘露,我拿起《红楼梦》如饥似渴读了一遍,此后每隔三五年又重读一次,算起来已五读有多了。忆1975年援藏工作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还读了一遍原版《石头记.》 ,有很多精美的插图,读了更是神思活躍。而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和体会,大体说就是对众多人物如十二金钗、十二丫环、十二贾氏的形象性格感情有更深的认识,提高我的写作水平;我会背书中不少诗词,也俾益这方面的创作;领悟不少哲理,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还有“好了歌”等。此外,像养生之道,防病治病及灵丹妙药,也很有益于人生。而令我敬佩的是在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人物合计973人,有姓名称谓732人。我想,《红楼梦》我还未读到头,有生之年我还会再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