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看着还符合格律平仄,不禁有点儿小欢。
跌跌撞撞地走了几十年,淤积于心的依旧淤积。是时候让自己简单地去寻找清欢了。
发呆是好的。
目光呆滞、望而无物的玄空神情,懈怠、慵懒地盯着个地儿一动不动,似乎沉思,似乎凝望、似乎冥想,其实什么也不是,只是发呆呢。
惴想是好的。
假设自己有一颗古逸的心,或是隐遁者,天马行空遐想——梭罗的超然、罗素的自由、海子的自然、叔本华的虚空、渡边的至死激情……想什么都成,只是不要跟自己对话,不要跟过往对话。
阅读是好的。
至少每天读一页书。喜欢的细读,不那么感冒的一目十行。不给自己定指标,欠很多书‘债’就欠着吧,毕竟正如一位名人所说:读书只为明理而非谋生。
漫游是好的。
穿上旅游鞋,走出家门,走到外面。有一个伴儿当然更好。将什么信仰、爱情、生死、忧伤一概放下,只看美的风景,只走美的路,只听美的音乐,只吃美的食物……所谓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微笑是好的。
每天至少笑一次。为自己的所得——还有敏健的身体、还能与人为善、还能学东西,为自己能够愉悦而感谢生活。
以上非“鸡汤”,只是生而不同的自我,写给自己。
(摄于新年,向文友们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