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5|回复: 32

先有近体诗的偶然出现,才有近体诗的优选提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5-24 18:21 编辑

先有近体诗的偶然出现,才有近体诗的优选提倡(兼回答三羊)

近体律诗、近体绝句的格式,先是偶然存在于永明体的诸多格式中。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发现这种五言八句、中两联讲对仗,句中讲平仄,句间讲粘对;以及五言四句,句中讲平仄,句间讲粘对的形式最好,于是利用他们当时是考官的地位加以提倡,得到广泛响应,《唐书》就把这种格式归功于沈宋的“约句准篇,迴忌声病”之劳。同时更有理论家风起,诸如元兢,刘涛之流,试图从中找出一种规律,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理论。他们把沈约的“四声八病”扩大到二十八病,发明非常繁琐的对仗名称。以及各式各样的附会,不绝于耳!然而这些理论终归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冲淡以至消失。要不是一个中唐的日本留学和尚空海,回国后在他的《文镜秘府论》中,对这些理论附会有所记录,人们就永远不知有他们这些似是而非的繁琐赘言了!
近体诗的四种格式,在永明体中就体现得最清楚不过,这还需要什么理论才写得出来?照着写就是!
1、仄起仄收式
春夜山庭(江总)春夜芳时晚,幽庭野气深。山疑刻削裔,树接纵横阴。户对忘忧草,池惊旅浴禽。樽中良得性,物外知余心。
上之回(萧悫)
发轫域西畤,回舆事北游。山寒石道冻,叶下故宫秋。
朔路传清警,边风卷画旒。岁余巡省毕,拥仗返皇州。
2、平起仄收式
昭君怨(阴铿)跨鞍今永诀,垂涕别亲宾。汉地行将尽,胡关逐望新。交河拥汉雾,陇首暗沙尘。帏有孤明月,犹能送远人。
3、平起平收式
关山月(张正见)岩间度月华,流彩映山斜。晕逐连城璧,轮随出塞车。唐蓂遥合影,秦桂远分花。欲验盈虚理,方知道路赊。
4、仄起平收式
舟中望月(庾信)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灰飞重晕阙,蓂落独轮斜。

律绝也同时在永明体中存在着:
短歌行(徐谦)
穷通皆是运,荣辱岂关身。不愿门前客,看时逢故人。
移树(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和侃法师(庾信)
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
寄徐陵(庾信)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时。莫待三阳路,空闻吹笛声。
由于沈宋提倡的这种近体诗一时在诗家中风行不衰,于是众多的诗人又从永明体中找出同样是五言八句,却不讲粘对的种种形式加以摸仿。因为永明体中不粘不对的五言八句同样多:
临高台(王融)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花飞低不入,鸟三远时来。还看云阵影,含月共徘徊。
罗敷行(萧子范)城南日半上,微步弄妖姿。含情动燕俗,顾景笑齐眉。不忧桑叶尽,还忆畏蚕饥。春风若有顾,唯愿落花迟。    关山月(徐陵)月出柳晨东,微云掩复通。苍茫萦白晕,萧瑟带长风。羌兵烧上郡,胡骑猎云中。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
刘生(张正见)刘生绝名价,豪侠恣游陪。金门四姓聚,箫鼓五香来。尘飞玛瑙勒,酒映砗磲杯。别有追游夜,秋窗向月开。
不讲粘对的绝句也同时存在:
和侃法师(庾信)
秦关望楚路。灞岸想江潭。几人应落泪。看君马向南。
入关故人别(王褒)百年余古树,千里暗黄尘。关山行就近,相看成远人。
感琵琶弦(冯淑妃)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日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哭鲁广达(江总)
黄泉虽抱恨,白日自留名。悲君感义死,不作负恩生。
更有不少诗家,他们同时也打破沈、宋倡导的句子格律,把上句弄成平仄仄仄仄、或仄仄平仄仄,更而仄仄仄仄仄。因为这种句子在永明体中然照样倒处都是:
昔我别楚水,秋月丽秋天。(江淹)
冬尽彩叶暮,金石亦怀伤。(江淹)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江淹)
桂树澄夜气,楚山清晓云。(范云)
弭棹才假寐,击汰已争先。(丘迟)
在永明体中,下句并不救什么,或下句“楚山清晓云”,上句的“桂树澄夜气”,上句的“澄”也不协之。
就如一个曹雪芹一部红楼梦,却有一千人研究,一万人考证。再过一千年,则红楼依旧在,研究尽消声!同样,再过一千年后,律诗依旧在,附会早无存!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6-5-24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企图证明:
近体诗,就是近似于永明体的意思!
北山肯定不会放过你!
因为北山有言在先,近体诗的【近】,古人没有【近似】解的说法!

点评

近体诗,它的含意是近唐人提倡的一种诗体,与古风有别。从性质上讲,是讲求四声的一种诗体,与不讲四声的诗体有别。从形式上讲,只是永明体的一种, 与永明体整体有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4 1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24 18:42
是否企图证明:
近体诗,就是近似于永明体的意思!
北山肯定不会放过你!

近体诗,它的含意是近唐人提倡的一种诗体,与古风有别。从性质上讲,是讲求四声的一种诗体,与不讲四声的诗体有别。从形式上讲,只是永明体的一种, 与永明体整体有别。

点评

既然是唐人提倡,唐朝体或大唐体呢?再或者用黄达的年号命名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4 19:27
近体诗,它的含意是近唐人提倡的一种诗体,与古风有别。从性质上讲,是讲求四声的一种诗体,与不讲四声的诗体有别。从形式上讲,只是永明体的一种, 与永明体整体有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4 1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6-5-24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24 19:16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5-24 19:10
近体诗,它的含意是近唐人提倡的一种诗体,与古风有别。从性质上讲,是讲求四声的一种诗体,与不讲四声的诗体有别。从形式上讲,只是永明体的一种, 与永明体整体有别。

由【讲究平仄】,改为【讲究四声】,这是进步,这是巨大的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6-5-24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24 19:33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5-24 19:10
近体诗,它的含意是近唐人提倡的一种诗体,与古风有别。从性质上讲,是讲求四声的一种诗体,与不讲四声的 ...

既然是唐人提倡,唐朝体或大唐体呢?再或者用皇帝的年号命名呢?
唐人自己不会自称近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6-5-2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律诗、近体绝句的格式,先是偶然存在于永明体的诸多格式中。
永明体以前,就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针叶林:
---------------------
近体诗是“偶然出现”的吗?驳金筑子
    金筑子在《先有近体诗的偶然出现,才有近体诗的优选提倡》一帖中说
“近体律诗、近体绝句的格式,先是偶然存在于永明体的诸多格式中。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发现这种五言八句、中两联讲对仗,句中讲平仄,句间讲粘对;以及五言四句,句中讲平仄,句间讲粘对的形式最好,于是利用他们当时是考官的地位加以提倡,得到广泛响应,《唐书》就把这种格式归功于沈宋的‘约句准篇,迴忌声病’之劳。”
-----沈佺期宋之问成了选种育苗的植物学家,近体诗成了“偶然出现的”新品种!
      金筑子对于近体诗中出现的拗句的解释更是可笑,说是“众多的诗人故意的模仿”。
      他用半通不通的汉语句子说:“由于沈宋提倡的这种近体诗一时在诗家中风行不衰,于是众多的诗人又从永明体中找出同样是五言八句,却不讲粘对的种种形式加以摸仿。因为永明体中不粘不对的五言八句同样多。
-----“风行不衰”怎么是“一时”?不沾不对的五言八句和谁同样多”?不知金筑子的汉语怎么学的?

       金筑子在凭个人想象胡说一通之后,就武断地下结论说:
  “就如一个曹雪芹一部红楼梦,却有一千人研究,一万人考证。再过一千年,则红楼依旧在,研究尽消声!同样,再过一千年后,律诗依旧在,附会早无存!”
-------金筑子把所有关于近体诗的诗词理论称之为“附会”,其实只有金筑子的这些胡说八道才是真正的牵强附会!而且用不着过一千年,现在他的这些牵强附会就该烟消云散了!
       因为谁都知道,近体诗的格式绝不是偶然冒出来的新品种。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的新体裁,是经过数百年的众多诗人和理论家的努力逐渐形成,并在沈宋的手中最终定型的。而永明体只是开始讲究声律的时期,从永明体到唐成熟的律诗又经过了几百年。金筑子却把这几百年的理论上实践上的努力一笔抹杀,说什么:
“近体诗的四种格式,在永明体中就体现得最清楚不过,这还需要什么理论才写得出来?照着写就是!”
      -----请问大嘴金筑子:哪些诗人的哪些诗是照着哪些永明体诗写成的?你有什么根据?
      金筑子还旧病复发,谩骂古代诗人理论家“元兢,刘涛(滔)之流”和“文镜秘府论”:
   "同时更有理论家风起,诸如元兢,刘涛之流,试图从中找出一种规律,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理论。他们把沈约的“四声八病”扩大到二十八病,发明了非常繁琐的对仗名称。以及各式各样的附会,不绝于耳!然而这些理论终归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冲淡以至消失。要不是一个中唐的日本留学和尚空海,回国后在他的《文镜秘府论》中,对这些理论附会有所记录,人们就永远不知有他们这些似是而非的繁琐赘言了!"
-------文镜秘府论什么地方“似是而非”?你金筑子能列出来吗?实际真正似是而非的正是你金筑子的胡说八道。文镜秘府论中的“二十八病”和“繁琐的对仗名称”,是空海的“发明”吗?连文镜秘府论的写作根据都没闹明白就胡编乱骂,是金筑子的一贯文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5-26 08:56 编辑

空海的《文镜秘府论》上世纪三十年代才传回中国。一千多年了,这些既然是好东西,中国人自己为什么丢弃了?王力是大家,在他的百万言中为什么不提《文镜秘府论》?

点评

王力提过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6 1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5-26 10:58 编辑

查了一下,此文写于2014年7月2日,当时发在中诗百家论坛。其时针叶林正在骂谈《文镜秘府论》的人为“汉奸”,此时这个恶棍又变腔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6-5-2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5-26 08:54
空海的《文镜秘府论》上世纪三十年代才传回中国。一千多年了,这些既然是好东西,中国人自己为什么丢弃了? ...

王力提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6-5-2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诗的定型,是定型于完整的体系理论,而不是散见的诗体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5-31 1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徐青《中国诗律史》说齐梁有粘式律诗和对式律诗,唐代近体律诗选择了粘式律诗,观点与金先生类似。

点评

唐代近体律诗选择了粘式律诗、对式律诗、粘对式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1 1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6-5-3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5-31 12:27
徐青《中国诗律史》说齐梁有粘式律诗和对式律诗,唐代近体律诗选择了粘式律诗,观点与金先生类似。 ...

唐代近体律诗选择了粘式律诗、对式律诗、粘对式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5-31 21: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先生这个结论原来不是从别人那抄来的,是自己亲自研究了上千首永明体得出的结论,飘红赞一个。

点评

北山,你的如此说法,不是开玩笑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 0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然与必然”   属于哲学范畴,钱钟书说“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近体诗是偶然出现的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亮红这样的题目,诗词理论版自倒品牌了

点评

题目可以再商榷,但内容是金先生对上千首齐梁诗研究成果,而且大体不差,与徐青中国诗律史的结论暗合。 齐梁时出现类似唐代近体诗形式,当然是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当时并无这种格律,所以又是“偶然”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 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1 1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6-1 19:09
“偶然与必然”   属于哲学范畴,钱钟书说“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近体诗 ...

题目可以再商榷,但内容是金先生对上千首齐梁诗研究成果,而且大体不差,与徐青中国诗律史的结论暗合。
        齐梁时出现类似唐代近体诗形式,当然是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当时并无这种格律,所以又是“偶然”的,金先生通过阅读大量齐梁永明体诗,发现了这个现象,这并不是随便一个人便能做到的。

点评

附议,“题目可以再商榷” ,其实吧,之前,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你不了解吗?……近体诗自然是从齐梁体逐渐发展而来……你是了解的,并不是新发现,所以把偶然加了引号,诗词论论家不是自封的,只是个梦想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 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6-1 19:49
题目可以再商榷,但内容是金先生对上千首齐梁诗研究成果,而且大体不差,与徐青中国诗律史的结论暗合。
  ...

附议,“题目可以再商榷”   ,其实吧,之前,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你不了解吗?……近体诗自然是从齐梁体逐渐发展而来……你是了解的,并不是新发现,所以把偶然加了引号,诗词论论家不是自封的,只是个梦想而已。

点评

近体诗自然是从齐梁体逐渐发展而来-----近体诗在齐梁体是什么样子,唐代还是什么样子,“发展了”哪个部份?不懂,就不要来开黄腔!永明体没有句数定律,八句律诗,四句绝句,只是不定句数中的偶然出现的两种,并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 2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6-1 20:51 编辑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6-1 20:07
附议,“题目可以再商榷”   ,其实吧,之前,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你不了解吗?……近体诗自然是从齐梁体逐 ...

近体诗自然是从齐梁体逐渐发展而来-----近体诗在齐梁体是什么样子,唐代还是那个样子,“发展了”哪些部份?不懂,就不要来开黄腔!永明体没有句数定律,八句律诗,四句绝句,只是永明体不定句数中偶然出现的两种,并非是齐梁人专门规定的一种体。唐人选择了这两种体,才定为近体诗。你说说发展过程我听听?小孩发展成大人,可从身高、体重、智力来论证。近体诗难道是从一字发展到五字成句,又从一句发展到八句成首?连起码的知识都没有,还有脸去说钱钟书!

点评

又失了风雅,啥子叫黄腔?诗词理论不是自导自演的搞笑小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6-1 20:33
近体诗自然是从齐梁体逐渐发展而来-----近体诗在齐梁体是什么样子,唐代还是那个样子,“发展了”哪些部份 ...

{:1_100:}又失了风雅,啥子叫黄腔?诗词理论不是自导自演的搞笑小品

点评

但是你的发言却多是搞笑小品!正面回答,近体诗是如何从永明体发展而来?!是不是针叶林回答不了,你也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 2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6-1 20:55
又失了风雅,啥子叫黄腔?诗词理论不是自导自演的搞笑小品

但是你的发言却多是搞笑小品!正面回答,近体诗是如何从永明体发展而来?!是不是针叶林回答不了,你也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

点评

你老人家还是早点歇息吧,祝您安康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 2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6-1 21:00
但是你的发言却多是搞笑小品!正面回答,近体诗是如何从永明体发展而来?!是不是针叶林回答不了,你也只 ...

你老人家还是早点歇息吧,祝您安康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6-6-2 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5-31 21:15
金先生这个结论原来不是从别人那抄来的,是自己亲自研究了上千首永明体得出的结论,飘红赞一个。 ...

北山,你的如此说法,不是开玩笑吧!

点评

这样的玩笑,不好笑,港坛诗词理论版需要上水平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 05: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6-2 03:54
北山,你的如此说法,不是开玩笑吧!

这样的玩笑,不好笑,港坛诗词理论版需要上水平的{:1_93:}

点评

什么样的是上水平的?你拿出一个上水平的出来看看?你没有,你的那两个“择其善者”的也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 08:17
你对永明体近体并没有研究,你以前是凡金先生文章必学习的,现在是凡金先生文章必反对,学术讨论中带上个人意气不好。而且我认为你并没有认真看完金先生这篇文章,或者看过了,却没有看懂金先生在说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 06: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2 0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6-2 05:30
这样的玩笑,不好笑,港坛诗词理论版需要上水平的

你对永明体近体并没有研究,你以前是凡金先生文章必学习的,现在是凡金先生文章必反对,学术讨论中带上个人意气不好。而且我认为你并没有认真看完金先生这篇文章,或者看过了,却没有看懂金先生在说什么。

点评

这个回复可以付之一笑,正所谓衷言逆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 07: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6-2 06:56
你对永明体近体并没有研究,你以前是凡金先生文章必学习的,现在是凡金先生文章必反对,学术讨论中带上个 ...

{:1_100:}这个回复可以付之一笑,正所谓衷言逆耳……

点评

忠言逆耳,不是衷言逆耳,对近体诗形成历史感兴趣的有金筑子,三羊,你如果也感兴趣,推荐你读一读《中国诗律史》,再回头在评论这篇文章,意气之言多说无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 07: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2 0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6-2 07:00
这个回复可以付之一笑,正所谓衷言逆耳……

忠言逆耳,不是衷言逆耳,对近体诗形成历史感兴趣的有金筑子,三羊,你如果也感兴趣,推荐你读一读《中国诗律史》,再回头在评论这篇文章,意气之言多说无益。

点评

悠然见北山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 07:35
我就用由衷的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 0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6-2 07:18
忠言逆耳,不是衷言逆耳,对近体诗形成历史感兴趣的有金筑子,三羊,你如果也感兴趣,推荐你读一读《中国 ...

我就用由衷的衷{:1_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6-2 07:18
忠言逆耳,不是衷言逆耳,对近体诗形成历史感兴趣的有金筑子,三羊,你如果也感兴趣,推荐你读一读《中国 ...

悠然见北山了{:1_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6-2 05:30
这样的玩笑,不好笑,港坛诗词理论版需要上水平的

什么样的是上水平的?你拿出一个上水平的出来看看?你没有,你的那两个“择其善者”的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知味堡人的“约定俗成”论,即原上草的“发展”论。
没有永明体,不会有近体诗。而确定格律诗,不是哪一个人所能做出来的。更不会是有一个先知先觉事先就知道或自己明明白白的就知道格律体的具体形式和他的先进性,然后就发号司令要求大家按此创作。永明体是个长期实践过程,开始时大家都认可,写作中越来越觉得需要改进。于是诗人们不断创作,不断研讨,不断积累,最后认为格律诗(当时还没有确定叫神魔体)比永明体更简明,更有音乐性,表现更丰富,有变化,有对仗······并为所有诗人认同,遂确定为近体诗即格律诗,而后约定俗成,又经皇家首肯推进······
-----近体诗的格式就是永明体的一种,什么时候“写作中越来越觉得需要改进。于是诗人们不断创作,不断研讨,不断积累,最后认为格律诗(当时还没有确定叫神魔体)比永明体更简明,更有音乐性,表现更丰富,有变化,有对仗······并为所有诗人认同,遂确定为近体诗即格律诗,而后约定俗成,又经皇家首肯推进······”这本来是由当时代表皇家的沈宋从永明体中选中了这一体,“约定俗成”什么?它本来就是永明体的一种,现现成成,怎么会在“写作中越来越觉得需要改进。于是诗人们不断创作,不断研讨,不断积累,最后认为格律诗(当时还没有确定叫神魔体)比永明体更简明,更有音乐性,表现更丰富,有变化,有对仗”?这不是无知妄说是什么?知针永远是这个德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22 10: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