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10|回复: 131

依韵八首酬谢金老多年鞭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6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6-7-16 00:41 编辑



题记:品读金老新作《由黔入滇六十年八首吟》结句似遗言,顿觉酸楚,依韵习作仅以此酬谢多年鞭策。


五十九岁人生之秋八首


六旬虚度近斜阳,游历江南隐北方。
山水启蒙寻古道,田园兴发咏新乡。
三更揽月生情远,两眼含星解梦长。
滨海骑行追万里,清茶八碗保安康。


谁知珠穆雨冰情,慰我孤心入净平。
天路迢迢廊画画,奇湖错错酒琼琼。
翻腾肠胃呕稀氧,激发峰巅耸瑞英。
拔下银丝和泪撒,铿锵言缺子期鸣。

蛙泳琼州碧海边,黄山松劲汗恭前。

多愁隐去无踪迹,惬意盈来有梦缘。
激赏殷殷诗国册,仰观烈烈塔林篇。
推心自问荒秋叶,化土何堪谢圣贤。

版图属相共称鸡,犹愧声微技艺低。
日霍食三年有账,岁关花甲寸无犁。
游园常感童儿动,治国羞言老妪跻。
一唱清晨承祖业,逍遥郦舍避风凄。

山水之间觅醉翁,野花次第竞无穷。
古亭犹在原文里,泰斗当存澹泊中。
不屑纷争油滑嘴,达观续写抗倭功。
弄潮南海查原尾,蠢蠢僵虫动恶风。

阳朔漓江象鼻山,竹排连锁越奇关。
情歌悠婉随天籁,骚客婆娑戴桂环。
精巧神峦唯一处,至清鱼府绝双间。
云游何必归心切,已进瑶池自得闲。

孑然入蜀到江油,小镇青莲太白楼。
邀月台前情可了,陇西院里志难酬。
韶年碎梦铮铮骨,雕石回家凛凛头。
当见如今乡土景,豪歌放纵再无求。

吟兮脉脉望云烟,念父匆匆又一年。
旧照军容家祭里,新村故土墓碑前。
专程鸭绿江观礼,沿岸桃花岭悦妍。
情境当知遗愿了,重孙操练梦之缘。










发表于 2016-7-16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原上草读过我的八首歪诗。诗各言志,我只说用韵。我是词韵入诗,第六首原上草可没有“依韵”,相隔甚远!

点评

祝金老愉快安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6 19:35
你们各自使用的韵书不同罢了!第六首原上草也可以说依韵的。 你用的词韵,她用的是诗韵新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6 09: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发表于 2016-7-16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行者 于 2016-7-16 09:07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6 07:11
谢谢原上草读过我的八首歪诗。诗各言志,我只说用韵。我是词韵入诗,第六首原上草可没有“依韵”,相隔甚远 ...

你们各自使用的韵书不同罢了!第六首原上草也可以说依韵的。
你用的《词韵》,她用的是《诗韵新编》,按《诗韵新编》来说,她就是依韵的。

点评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不胜感激,敬酒,一醉方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6 19:33
行者总是想当然!原上草从来不用《诗韵新编》。他的八首中平、琼通押,这是平水韵,《诗韵新编》平、琼各在一个韵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6 1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 发表于 2016-7-16 09:05
你们各自使用的韵书不同罢了!第六首原上草也可以说依韵的。
你用的《词韵》,她用的是《诗韵新编》,按《 ...

行者总是想当然!原上草从来不用《诗韵新编》。他的八首中平、琼通押,这是平水韵,《诗韵新编》平、琼各在一个韵部!

点评

不是说的第六首吗,怎么说到第二首去了? 她写诗也可以有的按平水,有的按词韵,有的按诗韵新编啊。 你说你“是词韵入诗”,难道你几年来写的诗都用是用词韵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09:31
用韵方面你二人半斤八两,没什么本质区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6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 发表于 2016-7-16 09:05
你们各自使用的韵书不同罢了!第六首原上草也可以说依韵的。
你用的《词韵》,她用的是《诗韵新编》,按《 ...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不胜感激,敬酒,一醉方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6 07:11
谢谢原上草读过我的八首歪诗。诗各言志,我只说用韵。我是词韵入诗,第六首原上草可没有“依韵”,相隔甚远 ...

祝金老愉快安康

点评

乐见二位相逢一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6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46

回帖

5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0
发表于 2016-7-1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6 10:20
行者总是想当然!原上草从来不用《诗韵新编》。他的八首中平、琼通押,这是平水韵,《诗韵新编》平、琼各 ...

用韵方面你二人半斤八两,没什么本质区别。

点评

你懂韵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6 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46

回帖

5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0
发表于 2016-7-1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见二位相逢一笑~

点评

这是哪位诗友友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4 16: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6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枉为书生 发表于 2016-7-16 21:41
用韵方面你二人半斤八两,没什么本质区别。

你懂韵么?

点评

你懂韵吗?这正是我要请教你老金的,你倒以攻为守了。 平水与词林一脉相承,金先生切莫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6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46

回帖

5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0
发表于 2016-7-1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懂韵吗?这正是我要请教你老金的,你倒以攻为守了。
平水与词林一脉相承,金先生切莫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宜。

点评

我笑谁了?你看懂什么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0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枉为书生 发表于 2016-7-16 22:52
你懂韵吗?这正是我要请教你老金的,你倒以攻为守了。
平水与词林一脉相承,金先生切莫以五十步笑百步为 ...

我笑谁了?你看懂什么了?!

点评

你主张韵脚押时音无疑具有进步意义,可你主张句中古音平仄就太过拘泥了,与死抱中古韵粗腿者并无本质区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4: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发表于 2016-7-17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6 10:20
行者总是想当然!原上草从来不用《诗韵新编》。他的八首中平、琼通押,这是平水韵,《诗韵新编》平、琼各 ...

不是说的第六首吗,怎么说到第二首去了?
她写诗也可以有的按平水,有的按词韵,有的按诗韵新编啊。
你说你“是词韵入诗”,难道你几年来写的诗都用是用词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八首哪首按词韵、诗韵新编了?

点评

其实,平水、词韵、新韵,都是之前的切韵、唐韵、广韵,发展而来的,都是互相包容的中华民族的韵表。 关于这组诗其六的用韵也是一样的,尾韵母an,与金老的组诗其六的尾韵母相同,愚见认为应该是依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0:34
原上草八首哪首按词韵、诗韵新编了?

其实,平水、词韵、新韵,都是之前的切韵、唐韵、广韵,发展而来的,都是互相包容的中华民族的韵表。
关于这组诗其六的用韵也是一样的,尾韵母an,与金老的组诗其六的尾韵母相同,愚见认为应该是依韵。

点评

新韵即现在的北方音,与切韵是两个音韵系统,何来发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7-17 11:54
其实,平水、词韵、新韵,都是之前的切韵、唐韵、广韵,发展而来的,都是互相包容的中华民族的韵表。
关 ...

新韵即现在的北方音,与切韵是两个音韵系统,何来发展?

点评

“新韵即现在的北方音,与切韵是两个音韵系统,何来发展?” 关于您老的这个论点还需要充分论证。看来,您老默许了原上草习作其六是依韵了。 顺便请教您老:您写律诗为什么要用词韵呢?比如其六,这首诗的韵脚既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3:36
胡说!晚清官话即已遍及大江南北——包括你曾所在的西南地区。 现代任何一地的方言土语都流淌着中古乃至上古语音的血液呢。普通话也不例外。 关键之关键在于中古韵曾有当世官话背景,而今则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乃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3: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345

回帖

12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232
发表于 2016-7-17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仰望大师 于 2016-7-17 13:07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2:53
新韵即现在的北方音,与切韵是两个音韵系统,何来发展?

胡说!晚清官话即已遍及大江南北——包括你曾所在的西南地区。
现代任何一地的方言土语都流淌着中古乃至上古语音的血液呢。普通话也不例外。
平水与词林都曾有当时官话背景,而今则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乃是你老金并不陌生的现代读书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2:53
新韵即现在的北方音,与切韵是两个音韵系统,何来发展?

“新韵即现在的北方音,与切韵是两个音韵系统,何来发展?”

关于您老的这个论点还需要充分论证。看来,您老默许了原上草习作其六是依韵了。

顺便请教您老:您写律诗为什么要用词韵呢?比如其六,这首诗的韵脚既合平水
又合新韵,而按照词林正韵看,相同的尾韵母却有两个韵部,这样说来,词韵比诗韵的问题更多,您为什么不直接用诗韵呢?

点评

什么叫依韵?即依原诗的韵部而不依原诗用韵的顺序。请问你这是在依什么韵来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3: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7-17 14:09 编辑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7-17 13:36
“新韵即现在的北方音,与切韵是两个音韵系统,何来发展?”

关于您老的这个论点还需要充分论证。看来, ...


什么叫依韵?即依原诗的用韵韵部而不依原诗用韵的顺序。请问你这是在依什么韵来着?!
我的原诗第六用的是平水韵下平十三覃邻韵相押即词韵,你却在平水韵上平十四寒十五删下平一先中选韵,这是在依什么韵?

点评

唱和其六都依新韵八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4:59
是这样的,您的原作没有注明用的是词韵。当前律诗是双轨制:(平水、新韵),就其六而言,您的原作不合平水却合新韵,因而,原上草也依新韵作韵脚了,但,平仄格式和韵脚也和平水。这样就依了您的韵也和双轨制。应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4: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46

回帖

5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0
发表于 2016-7-1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07:40
我笑谁了?你看懂什么了?!

你主张韵脚押时音无疑具有进步意义,可你主张句中古音平仄就太过拘泥了,与死抱中古韵粗腿者并无本质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3:58
什么叫依韵?即依原诗的用韵韵部而不依原诗用韵的顺序。请问你这是在依什么韵来着?!
我的原诗第六用的 ...

是这样的,您的原作没有注明用的是词韵。当前律诗是双轨制:(平水、新韵),就其六而言,您的原作不合平水却合新韵,因而,原上草也依新韵作韵脚了,但,平仄格式和韵脚也和平水。这样就依了您的韵也和双轨制。应该没什么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3:58
什么叫依韵?即依原诗的用韵韵部而不依原诗用韵的顺序。请问你这是在依什么韵来着?!
我的原诗第六用的 ...

唱和其六都依新韵八寒

点评

按你说来,我的八首用韵不是统一的,你的依韵是看菜吃饭,各首各依各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7-17 14:59
唱和其六都依新韵八寒

按你说来,我的八首用韵不是统一的,你的依韵是看菜吃饭,各首各依各的?!:D

点评

综上所述,由切韵、唐韵、广韵发展而来的平水、词韵、新韵,是相互包容的,而新韵比较而言最宽松方便的,是发展的方向……愚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9:54
您老的八首,就韵脚而言,都合新韵,为什么律诗要用词韵呢?只是平仄格式稍有差别。 原上草的八首,就韵脚而言,都依韵您老的韵部合新韵,就平仄格式和韵脚而言也都和平水韵,所以,习作过程是相当仔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6-7-17 19:32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8:21
按你说来,我的八首用韵不是统一的,你的依韵是看菜吃饭,各首各依各的?! ...

您老的八首,就韵脚而言,都合新韵,为什么律诗要用词韵呢?只是平仄格式稍有差别。
原上草的八首,就韵脚而言,都依您老的韵部合新韵,就平仄格式和韵脚而言也都和平水韵,所以,习作过程是相当仔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平仄格式和韵脚而言也都和平水韵
-------------
那你依的就是平水韵系统。平水韵系统第六就依的太远了。

点评

第六吧,确实依您的新韵韵脚八寒。但是,也和平水:上平十五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2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8:21
按你说来,我的八首用韵不是统一的,你的依韵是看菜吃饭,各首各依各的?! ...

综上所述,由切韵、唐韵、广韵发展而来的平水、词韵、新韵,是相互包容的,而新韵比较而言最宽松方便,是发展的方向……愚见

点评

新韵的读音从它用于韵文曲始,远在宋代就与切韵系统有别:它的平仄系统为到阴阳上去, 切韵系统为平上去入。你怎么把这两个语音系统说成是发展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2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9:44
就平仄格式和韵脚而言也都和平水韵
-------------
那你依的就是平水韵系统。平水韵系统第六就依的太远了。 ...

第六吧,确实依您的新韵韵脚八寒。但是,也和平水:上平十五删。

点评

你的是上平十五删,而我的则是下平十三覃。我俩的分歧在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7-17 20:06
第六吧,确实依您的新韵韵脚八寒。但是,也和平水:上平十五删。

你的是上平十五删,而我的则是下平十三覃。我俩的分歧在此!

点评

您老人家一首诗用三个韵部,好在韵尾都是an 原上草只用一个韵部,韵尾也是an,是依韵没错 高原足迹走滇黔【黔:十四盐(平)】 不押韵 露染霜侵白发添【添:十四盐】 不押韵 早岁奔驰红日帜 老来依恋黑龙潭【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8 09:32
其实吧,尾韵母都是an,这就是平水、词韵的不完善表现,应该都统一在新韵八寒, 建议您用新韵统一您的平仄格式和韵脚……愚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2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20:23
你的是上平十五删,而我的则是下平十三覃。我俩的分歧在此!

其实吧,尾韵母都是an,这就是平水、词韵的不完善表现,应该都统一在新韵八寒,
建议您用新韵统一您的平仄格式和韵脚……愚见

点评

您老人家一首诗用三个韵部,好在韵尾都是an 原上草只用一个韵部,韵尾也是an,是依韵没错 高原足迹走滇黔【黔:十四盐(平)】 不押韵 露染霜侵白发添【添:十四盐】 不押韵 早岁奔驰红日帜 老来依恋黑龙潭【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8 0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原足迹走滇黔【黔:十四盐(平)】 不押韵
露染霜侵白发添【添:十四盐】 不押韵
早岁奔驰红日帜
老来依恋黑龙潭【潭:十三覃】 押韵
心随宋柏高影
香借唐梅寄远帆【帆:十五咸】 不押韵
最是年年天独厚
春风先与彩云南【南:十三覃】 押韵


由此看来,下平: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上平: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尾韵母都是an,都在新韵八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7-17 19:54
综上所述,由切韵、唐韵、广韵发展而来的平水、词韵、新韵,是相互包容的,而新韵比较而言最宽松方便,是 ...

新韵的读音从它用于韵文曲始,远在宋代就与切韵系统有别:它的平仄系统为阴阳上去, 切韵系统为平上去入。你怎么把这两个语音系统说成是发展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9 2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