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1

古音韵大家纵论《切韵》音及其性质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1-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音韵大家纵论《切韵》音及其性质
与王力先生齐名的古音韵大家郑张尚芳先生在《上古音系》绪论第三节“上古音系的研究范围和音系性质”中谈及《切韵》及其性质,这是《上古音系》研究的重要科学依据和前提保证。郑张尚芳先生的相关阐述入情入理,启示多多,兹原文转录如下,提供新声韵倡导者借鉴参考,并提供死抱中古平水韵粗腿不放的案头诗者和案头诗词理论家咀嚼品味。
【郑张先生原文】
有人认为上古也有方言,反映在古文献中的语音可能不是同质的,尤其《切韵》系统不一定是直接继承《诗经》音韵系统的;因此,从《切韵》音系倒推上古音就是走了错误的道路。可是他们忽视了以下这一点,即汉语虽然方言众多,但是从未形成过真正的方言文学和方言书面语,自古以来都是依中州雅言为标准来记录语音的。这跟周人继承殷商文字从而接受殷人书面语的史实密切相关。学习汉字必须出于师授,老师的中州音自然成为标准,书面语也就取得了氏族共同语的地位而被尊为“雅言”。孔子尽管生活在东鲁,但是教学生《诗》、《书》也好,执礼也好,都是用雅言而不用齐鲁方言的。《切韵》音系的性质,其实著者之一的颜之推已经说得很明白,就是依据金陵及洛下氏族的语音;而且金陵音指的是东晋时南下的洛阳移民的南派洛音,而绝非当地土著庶民的吴语。《切韵》用同一种中州雅言的两派读音折合出来未分派之前的音韵系统,含有同一方言内部构拟的意味,足以代表南北朝的共同书面语读音,而绝不是像有些先生那样称之为杂糅、综合南北方言的音系,这样的音系在今天的条件下都还搞不出来,更不用谈当时了。从上古直到近代,汉语的书面语一直是以中州音为标准音的,这是存在着几千年的雅言传统,虽然不同的作者可能会在文中夹杂某些方言成分,不过为了保持交际功能,语言主体是不可能变的。直到今天,汉语各方言尽管分歧巨大,而其读书音的文读系统也总是靠拢中州雅言语音标准的。因此汉语史所研究的历代音系,除非特别选择,都是以中州雅言的书音音系为对象的,本书所研究的上古音系的性质当然也是如此。所以在排除上述误解和疑虑后,我们可以大胆地把上古音系视为内部统一的古雅言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3 0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