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20|回复: 132

一个“春雪”何以令诗人抓狂?

[复制链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发表于 2017-3-2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格老也 于 2017-3-16 09:59 编辑

rain∑(儿一g,)2+五∑【(g,+I—g,)一(g,一g,一I)】2·再由只一&得到cl。按上述方法 ,tl I-2 解 之 可 得 ,
cl=名(gl一292+93) , c2=2(-29I+592—493+&) · cr—I=2(gr一3—49r-2+59r—I一29r),
勺=A(勖一2—29N+舒), 除此四项之外, r q=五(g,一2-49,一I+69,-49,“+g,+2)。可以验证∑q=o· Iff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1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 10:11
只看了结尾,应该说重复是大忌!

你根本不懂重复!有一句话:字-词-短语-句子-章节-语篇,其组合与层级跳跃和性质涌现是很深奥的一门学问,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知道我在说什么?你恐怕要花几年时间才能理解。

点评

转塞上北风寒评论格那丁的诗: 正是桑拿天气时,梦幻之都欲昏迷。波涛汹涌鸳鸯浴,大汗淋漓土耳其。 心境堆砌,意象重叠,空洞无物。 独对菱花点绛唇,肉松皮皱不胜春。手捧乳房思往事:当时爱煞几多人? 起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 0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1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 1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3-12 09:45 编辑

无客相陪且莫慌,一壶春雪自家尝。枯枝拾去生炉火,活水舀来添茗汤。
且借云腴消垒块,还将兰气浣诗肠。口甘神爽灵心畅,卧等林风送野芳。

古代空气污染少,所以雪花都很大,雪花形态各异,那种大的雪片我们直接用肉眼就可看出花纹,并且直接化开引用也没有什么问题。

今天的空气污染严重,特别是城市上空,有热岛效应,加上尘埃多。雪花的凝结核很丰富,导致现在的雪花片很小。雪中带有许多化学的有害成份。

一壶春雪本就不是什么高明的创意,雪本来在大自然才能展现美感,装在壶中就是囚犯,等着火烧现泥汤原形,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古人这样写写也就罢了。但是格那丁这样写无疑是刻舟求剑,有人看完后真的去直接泡茶喝了,导致胃痛生了病,是不是可以找你索赔?

诗人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是不是为了展示艺术美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况且你这一壶春雪就是一壶烂泥汤无疑,怎么狡辨都没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2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3-2 14:43 编辑

“春雪”是一个结,一个套,一个陷阱,一团疑云,

诗之物为什么一定要落个实处?李商隐的《无题》能落到实处?写诗解诗有时是不能太实际的,你得给它预留一个空间,一个朦胧的地带,允许某种程度的含混存在——这是一种基本修养。高明的作者不会坐实,他会给你一个想象的空间,就像这里的“春雪”。


格老早这样说就完事了。一壶春雪听松风”“一壶春雪听龙吟。在我看都是可以的,但作者必须承认,类似这样写法,是刻意的双关甚至某种程度的卖弄,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歧义想象空间。并不能够以此来成为指责笑话读者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1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看完后直接改为茶斟春水雪融香,一剑封喉。一个改动胜过格那丁诗评诗论千言,这才是真功夫。

好比摆的象棋残局,唠叨再多都无用,直接下出,把对手直接将死就完了。这就是步诗的妙用,以诗论诗是诗评的最高境界,那才需要真功夫。

你说茶斟春水雪融香不好,可以。但是请你写出一句来,否则你说的再多都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3-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1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2 11:14
本来,这句诗可写作“旋烧蟹眼试茶香”之类的,但我不喜欢“蟹眼”,我认为不如“春雪”味永雅致。就这样居 ...

你把格那丁的歪论当作真理,真是中毒不浅,还是要多去修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936

回帖

79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66
发表于 2017-3-2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格,别只记得天花乱坠。
你擅长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给我们讲讲“一壶春雪试茶香”的主谓宾定状补。:D

点评

你和我比拼内力岂不是鸡蛋碰石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11:43
興懷渾欲忘,吳語是鄉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3-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哪里懂得重复的奥妙?只把重复看作一种病,而不知其伟大。昆德拉在说到卡夫卡和海明威小说时,对重复的美学意义有过极其精彩的论述。
如果作者从这个词出发,发展一个长的思索,那么重复这同一个词从语文学和逻辑的角度来看便是必要的。我们来想象一下海德格尔的译者,为了避免在“DASSEIN”一词上重复,先使用一次“存在”,之后“生存”,然后“生命”,再后“人类的生命”,末尾“在—那里”。那么人们从不知道海德格尔说的是一个事物不同的命名或是一些不同的事物,得到的不会是一部具有严谨逻辑的文章,而是一堆烂泥。小说的文笔(我说的当然是称得上这个词的那些小说)要求同样的严谨(尤其是在具有思索或比喻特点的段落中)。
“对于一位译者,最高权威应当是作者的个人风格。但是大多数译者服从的是另一个权威:“优美的法语”的共同风格(优美的德语、优美的英语等等),即我们在中学学的那样的法语。译者视自己为外国作者身边这种权威的使者,这就是错误:任何有某种价值的作者都违背“优美风格”,而他的艺术的独到之处(因而也是他的存在的理由)正是在他的这一违背中。译者的首先的努力应当是理解这一违背。如果它是明显的,比如在拉伯雷、乔伊斯、塞利纳那里,这并不困难。但是有些作者的违背优美风格是微妙的,几乎看不出来,被隐藏,不引人注意,在此情况下就不容易把握它了。然而这种把握也因此而更加重要。”
就说这么一点,因为现在你们还只能像昆德拉说的这样,处于中学生水平,只知道不能重复,避免重复,尽量选用其他词替代,要保持“优美的风格”。
重复,这可以写一本大书。

点评

反复,是修辞;重复,如“用茶水泡茶”,是语病。简单明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11: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怕把你们教聪明了,到时还不知感谢我,说不定还要打翻天印呢。:D

点评

老格你就别挖哪么多坑了,吟者如观也学乖了,不太上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1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936

回帖

79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66
发表于 2017-3-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2 11:36
你们哪里懂得重复的奥妙?只把重复看作一种病,而不知其伟大。昆德拉在说到卡夫卡和海明威小说时,对重复的 ...

反复,是修辞;重复,如“用茶水泡茶”,是语病。简单明了。
興懷渾欲忘,吳語是鄉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逍 发表于 2017-3-2 11:28
老格,别只记得天花乱坠。
你擅长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给我们讲讲“一壶春雪试茶香”的主谓宾定状补。 ...

你和我比拼内力岂不是鸡蛋碰石头?:D

点评

错,你是小鸡,嘴已成型,硬;算小鸡碰石头吧。去年12月已了的公案,也难为老格耿耿于怀,惜乎叨叨叨叨并没见新意。  发表于 2017-3-2 1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3-2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936

回帖

79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66
发表于 2017-3-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2 11:36
一壶春雪试茶香,傻子都知道这里的春雪指的是用来泡茶、煮茶的水的雅称,就你不知

由于长期的专制 ...

一壶春雪试茶香,傻子都知道这里的春雪指的是用来泡茶、煮茶的的雅称。
………………

恰恰是格那丁老儿说春雪是煮好的茶水。“傻子”不如。
你们两个且别惺惺,先切磋琢磨则个。

点评

这个就是我说的,想象空间可以有,但造成歧义,不能指摘读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12:12
興懷渾欲忘,吳語是鄉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2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逍 发表于 2017-3-2 12:04
一壶春雪试茶香,傻子都知道这里的春雪指的是用来泡茶、煮茶的水的雅称。
………………

这个就是我说的,一切双关,想象空间可以有,但造成歧义,不能指摘读者。

点评

傻子才会落到实处!真诗人会笨到指名道姓“春雪”的具体所指?反正那是种美好的可以用来烹茶的液体状的东西,你猜!猜!看来你是很不适应诗歌这种语境啊,最好去做小学数学题(再高级就没有唯一的解了)。诗歌大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14:50
这里根本谈不上双关。老格寻章觅句弄出矛盾来了,而已。到底是江湖郎中,他哪懂药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 1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下老金的见解:

当下,理论家们又好像中了赵本山的魔,“树上骑(七)个猴,地上一个猴,你说有几个猴?”弄一个猜迷语似的句子反复折腾!“一壶春雪试茶香”就是这样的猜迷句子,它可以有如下几种解:
1、用春天的雪烧开了去泡茶,试试这茶的香味。
2、春雪为茶名,泡泡这种茶试试它的香味。(茶字多余可减。)
3、春雪为茶水,试试这茶水香不香。(试茶水香不香只需一口,用不着一壶。)
从逻辑上讲,第一解才更为占得住脚。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从这个坛争吵到那个坛,我看也只是在增添人气罢了!

点评

先生您才是真正的高手! 格那丁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 09:35
格那丁丁倒不只是聚人气,不然他主帖、回帖不至于扯着我杨逍不放。 实在是怪我去年欺负他太甚,耿耿于怀,以为我不在这里混,他老王八就能偷偷翻过身来了,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13:02
有些话心知肚明就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1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 1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没诗意的时代,这是一个重逻辑实证的时代

……
这话说的是,和西方文化影响有关。

点评

这坛子上,卖弄西方、逻辑,不就只是老格他自己么,笑死!  发表于 2017-3-2 1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936

回帖

79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66
发表于 2017-3-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2 12:12
这个就是我说的,一切双关,想象空间可以有,但造成歧义,不能指摘读者。 ...

这里根本谈不上双关。老格寻章觅句弄出矛盾来了,而已。到底是江湖郎中,他哪懂药性。{:1_100:}
興懷渾欲忘,吳語是鄉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6

主题

4517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6039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7-3-2 12: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2 12:29
转一下老金的见解:

当下,理论家们又好像中了赵本山的魔,“树上骑(七)个猴,地上一个猴,你说有几个猴 ...

有些话心知肚明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936

回帖

79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66
发表于 2017-3-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2 12:29
转一下老金的见解:

当下,理论家们又好像中了赵本山的魔,“树上骑(七)个猴,地上一个猴,你说有几个猴 ...

格那丁丁倒不只是聚人气,不然他主帖、回帖不至于扯着我杨逍不放。
实在是怪我去年欺负他太甚,耿耿于怀,以为我不在这里混,他老王八就能混淆视听、偷偷翻过身来了,哈哈~
興懷渾欲忘,吳語是鄉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3-2 15:20 编辑

更多的情况不是思维问题,是这句子本身不通,陈述句也写不通。如“月推山入海"学“吴语是乡亲”这没用比喻,正常叙述而已,居然也写不通,不得找借口辩护。你倒说说月亮怎么把山推入海?干嘛推入海?它碍着你了?推入海后怎样?这不是妙思,是于理不通,病句无疑。有人说这是“山”后省了个“影”字,说得通。“影”也省得?“影”是关键字(中心词),一省整个意思就变了。(格那丁语)

一壶春雪试茶香  一壶(定语)(并列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这里的中心词是“雪”字,“雪”字何解?百度百科:

1.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2.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3.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4.姓。

这里提供的是字的本义,是第一义解。根据古汉语的通用准则,字义以取原义为要只有在原义解释不通时,才可依次第引以指代、通假、引申、会意等解。这里的“雪”用来泡茶是可以解释通,所以根据古汉语的通用准则以取原义为优先。

而“吴语是乡亲”,“吴语”在这里依原义解释不通,才可依次第引以指代、通假、引申、会意等解。所以解释为指代“说吴语方言的人”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这里的“雪”字应依它的本义来解,就是指的用雪水泡茶,难喝程度可想而知

诗词创作涉及到古汉语的语法,古汉语在表意时必须遵守它的一些基本行文规范,而不能自己胡来。

格那丁对古汉语的通用准则显然一窍不通才造成“一壶春雪试茶香”这样的笑话。即使想不出来如观的“茶斟春水雪融香”这样的妙句,也可以老老实实地写成“一壶春水试茶香”即可。可是格那丁为了怕俗句入诗增添败笔而让人笑话,才改为“一壶春雪”这样令人产生歧义的诗句,实为弄巧成拙,诗坛当引以为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2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3-2 13:56 编辑

关于这句的争论,原贴我并没有看到,但吴语是乡亲”,我感觉可以有另外一个解释。就是

在这里做理解。
也就是说,在这里----也就是他乡,听到吴语感到特别亲切。

点评

刚注意到,原来興懷渾欲忘,吳語是鄉親是杨逍先生的签名。  发表于 2017-3-2 1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

主题

99

回帖

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8
发表于 2017-3-2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一壶春雪试茶香”之所以产生歧义的实质是格那丁不懂古汉语基本表义的次第准则造成的,不用扯到什么当代诗人缺乏诗意这些地方去。以此为例说明,格那丁的很多诗评诗论存有类似的漏洞,希望那些盲目崇拜格那丁的诗友能够警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31 0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