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9-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为何以思美人立意?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美人到底有多美。来看汉代楚辞学的集大成者王逸,为屈原名作《离骚》而作的序言(节选):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其中,“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这是对《楚辞》中的“美人”最直观的叙述。回到离骚诗中,再看这几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如王逸所注,此美人,灵修,应该解释为国君,即当时在位的楚怀王。
楚怀王起初是很信任屈原,也给了屈原施展才华的空间。“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史记·屈原列传》)”大约屈原向怀王说:大王你看那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上了强国之路;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的改革,也变得兵强马壮;齐国的田氏取代姜氏从而进行改革,也富甲天下。而我们楚国,还在吃先王创下的老本,是不是也要革除弊制,与时俱进,多快好省的进入封建社会啊?于是屈原在诗中写道: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显然,这个依靠国君的政客,并没有当上成功改革家。屈原的改革措施,得罪了一大批保守派。和屈原官品一样大的上官大夫,嫉妒屈原,争宠而又害怕他的才能。向楚怀王告屈原的黑状。屈原在诗中写道:“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由此可见,屈原是因上官大夫的谗言,才被楚怀王疏远。屈原一直对怀王抱有希望,念其知遇之恩,所以用灵修,美人来做比喻。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在先秦时期,美人,不一定是女人。
再看其他《楚辞》作品里的“美人”。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九歌·少司命》(此处美人指少司命)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九歌·河伯》(此处美人指河伯)
思美人兮,揽涕而竚眙。 ——《九章·思美人》(此处喻楚怀王)
不仅楚辞,在张衡《四愁诗》中四次提到美人:美人赠我金错刀,美人赠我琴琅玕,美人赠我貂襜褕,美人赠我锦绣段。而张衡此作,希望用其才能报效君王,但却郁郁不得志,所以“效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通。所以,本篇中的美人,亦有伯乐之于千里马之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