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20

秋雨词话

[复制链接]

21

主题

94

回帖

480

积分

中级会员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发表于 2017-9-1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闯书馆道人诘词事   论章法老逗解窍门
文/逗秋雨
书馆中,黑压压坐满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姑娘小媳妇,一个个聚精会神,目不转睛。怎见得?但见:张着大嘴的是打工仔,摇着二郎腿的是老板,酥手扶胸的是少女,绣帕掩唇的是少妇,流着哈喇子的是农民工,摇头晃脑的是教师,大气不敢喘的是学生。。。。。众人个个竖着耳朵,俩眼直勾勾地望着台上说书先生老逗。只见老逗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唾沫星子四溅,正在口若悬河地说着《诗坛群英传》。
开心豆端坐椅上,粉面如桃,笑靥如梨,凝神静听。正在这时,忽然从门外走进两个人来,一僧一俗。那僧人法号本色和尚,乃是京东桃花寺的住持,那俗人名字唤作3Q,乃是天桥水站的老板。一进门,3Q就冲着老逗挤眉弄眼,连连招手。老逗早已看在眼里,只是佯装不知,依旧说书。为啥?因为不能撂下场子啊,这是职业操守啊。急得3Q抓耳挠腮,团团乱转。本色和尚笑而不语,倚墙而立,兀自听起书来。3Q白了一眼本色和尚,一屁股蹲坐墙角。
正在这时,堂门啪地一声爆开,听众大惊,不由得纷纷回头观瞧。只见一位披头散发的道人闯了进来。那道人身罩黑乎乎的道袍,手拿白花花的苍蝇刷,鼓着一张金钱豹子脸,牛鼻子中咕噜噜山响。老逗见状,啪地一拍惊堂木:

呔!来者何人?!何故咆哮本书堂?!
道人瞪着牛眼珠子死死盯着老逗,道:你就是老逗吧?本尊正是来找你的!
老逗上下打量着道人,冷冷说道:道长既是出家人,即使不懂得三从四德,也应当知道与人为善吧?!没来由打破我门,搅乱我的场子,恐非得道之人所为吧?!莫非是来踢场子的?
   对!山人就是来踢场子的!你个说书的能懂什么!不知法度,还敢在此遑论诗词!
老逗闻听此言,登时斗志爆起,摇着扇子,朗声曰:所谓法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矣。
道人一愣,继而两眼放光,旋即大咧咧坐到一张茶座上,撇嘴道:可解得?
老逗不慌不忙,归坐台上,吹着盖碗茶,抿了几口,说道:此乃诗词之总法,然诗与词,又有不同。若一概而论之,难免笼统,隔靴搔痒。道人坐直身子,说道:你可知何谓词之章法?说来听听。老逗瞟了一眼道人,嘴角微微一笑,道:这有何难!道长既然问起,我就不测浅陋,分说分说。台下诸位高人多多包涵,献丑了。
    老逗正欲讲说词之章法,猛地一声京腔大嗓从台下墙角处响起:靠!我当是什么高科技呢,不就是章法么,这有什么呀?!我手写我口,这就是章法!切!却原来是3Q。只见他从地上站起来,一边拍着屁股一边走到台前,道:逗兄,甭理丫滴,我一句话就打发他了,走,咱们喝酒去。那道人面现愠色,蔑视,牛鼻子里喷出俩字:浅薄!3Q握紧拳头,待要发作。老逗以眼光制止,说道:法本自然,万法皆生于自然之中。我手写我口,亦是自然之法。大体不错,然仔细推敲起来,却不尽然。譬如一词之中,你写梅花,忽又写老虎,则不统一、和谐,便不美观。除非你有特别的故事或道理,还须交代清楚,使不相干之物产生必然之相干。可见,章法还是要有的。词之章法不同于诗之章法,诗法,讲的是起承转合,词因其形式、体制不同于诗而有其独特的章法。
   说道这里,老逗摘下大墨镜,咕咚咕咚喝了半壶茶,拈着墨镜腿往镜片上呵了两口气,擦了擦,又戴上,继续说道:词,多分为两段,即双调,称上下阕,或称上下片,也有三段、四段词。词的章法分为起、结、过片三个部分。起,就是开头;结,就是结尾,又称歇拍、煞拍,因词分两段,所以有两个结;过片,就是第二段的开头,又称换头。所谓换头,是指词调下片开头一拍的句式、平仄不同于上片首拍,故曰换。过片,是指下片开头一拍的句式、平仄与上片首拍完全相同,故曰过。词之起,虽花样百出,然大体可分为:景起、情起、事起三大类。古人论诗,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何谓凤头?就是指开头要漂亮、响亮、精彩,夺人眼目。那么,如何才能做成凤头呢?这便要于起句处下功夫,要将所咏之意充盈于胸,隐然现于笔端,笼罩全篇,不可泛入闲事,又不可直露说破,妙在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间。如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最是勾人,如此,便可起到引人入胜之功效。如何方能达到此种效果呢?那就要看作者的笔力了。为了强健笔力,大抵可运用以下方法:
    1、突兀法。如苏东坡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忽然起笔,貌似来无影去无踪,却是既切合词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又笼罩全词主旨。如此起法,便有先声夺人之势,便不至于平淡。此类笔法,多用逆挽手法,即倒笔。切记:突兀,不等于无头无脑,没来由,而是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合情合理,一切尽在情理之中,诵过全文,便知端的。
   2、设问法。如苏东坡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问起笔,便能一下子抓住人,引起思索和一探究竟的欲望。此法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免去平淡繁缛的铺叙交代,立时将读者听者带入到作者的词境当中。
   3、对仗法。如秦少游词:“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起句对偶,整炼从容。适合于娓娓道来,层层铺叙。亦工丽美观,彰显文采和功力。
   4、叙事法。即起句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或概括点明,或细节描述,或直扣主题。如王安石词:“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如柳永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如岳飞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此种起法,于词中最为常见。
词之起法,大体如上,落实到起笔之时的具体手法,又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赋、比、兴这个传家宝仍是写诗作词的不二秘籍,不可不知,不可不用。赋者,铺陈其事;比者,引物连类;兴者,因事感发。那位问了,你说的文绉绉滴也听不懂啊,到底啥是赋比兴啊?好吧,那我就再说得通俗点。所谓赋,就是直接状景、状事、状物而用以抒发、传递情,即所写的景、事、物中尽含有情,换言之,就是所写的景、事、物都要为情所用,为情服务。所谓比,就是借景、借事、借物而用以类比托出情,即所写的景、事、物与情触类相通,达成共性,换言之,就是以彼比此,借以传递所欲抒发之情。所谓兴,就是触景、触事、触物而用以引发、勾起、生出情,是因景、事、物而动情,换言之,就是因景、事、物情动于中,诉诸笔端,有感而发。赋比兴于词中的例子俯拾皆是,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老逗说得兴起,不免得意洋洋,眼光扫视全场。但见3Q张着大嘴,口水流了一地;本色和尚频频点头,若有所思状;开心豆聚精会神,龙飞凤舞地记着笔记;那牛鼻子道人早已伸长了脖子,半晌缩不回去。老逗拈起一支香烟叼在嘴上,道人忙掏出火柴欲给老逗点烟。老逗摆手,掏出美国大兵用的打火机,当啷一声脆响,火光应声而出。吐了几口烟圈后,老逗继续道:词之起,犹如爆竹,妙在高,妙在响。无论是大江东去般的横空出世,还是小桥流水般的悠然娴雅,要在须醒目,须动听,方能动人。有了好的开端还须有好的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又如美人临别将去之时,回眸秋波一转,令人销魂欲绝。可见收尾至关重要。词因分上下片,故有两结。前结,如奔马收缰,须勒得住,尚存后面地步,有住而不住之势。即前结要收束上片全文而又为下片留有余地和空间,字面虽然断开而意脉未断,与后结相互呼应,有欲止而不止之势。后结,如众流归海,要收得尽,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即后结要收束上下片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前文,又须放得开,含有余不尽之意,句绝而意不绝,余音袅袅,余味无穷。词之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於题外借形。
   1、拍合。是指落句歇拍扣合、呼应全篇主旨。如李清照词《声声慢》,通篇是一派凄苦悲情,结拍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既绾合全篇愁情又直击人心,言有尽而意无穷。
   2、宕开。如李白词《忆秦娥》,写一个女子登高念远怀人,通篇是悲欢离合之情,而尾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宕开一笔,不说故事结果而只状眼前景,而这个眼前景却是涵盖了历史与现在,乃至未来。透过此景可以引出多少历史的反思啊!真是气象雄阔,意境深远。切记:宕开,不是跑题,而是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合理,切题。
   3、醒明本旨。是指词至结尾点明本旨,即阐明作意。如秦少游词《鹊桥仙》,咏的是七夕牛郎、织女的悲欢离合故事。煞拍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明观点,阐明词旨,歌颂真挚、坚贞的爱情,切题而又升华。
   4、转出别意。就是结句与前文貌似赫然不是一事,反差、对比极其强烈,但是,文意虽别,其情感脉络却是入情入理、合情合理。如辛弃疾的《破阵子》词,全篇酣畅淋漓地描写了军营与沙场的壮烈场面和爱国、忠君思想及作者的壮志豪情,而歇拍却陡然一句“可怜白发生。”落差巨大、强烈,非常人所能及也。也正因为如此才能表现出梦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5、就眼前指点。 指就眼前景或事物作结。如贺铸的《青玉案》词,写路遇佳人而不知其所踪,于是种种推测,引出无限思慕的闲愁来。结尾“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言正意,叠用三种景物,而言外有无穷感慨。
   6、於题外借形。就是于词题之外借一景物作结而又暗扣词旨。如后主李煜《虞美人》一词,用对比的手法写往昔与今日的生活,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水流不尽而喻家国情愁之无极,乃称绝唱。
凡此种种结法,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所谓辞意俱尽,指落句说破题旨,卒章显志,犹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所谓辞尽意不尽,指辞虽终止而意犹未止,饶有余味,非遗意也,辞中已仿佛可见矣。所谓意尽辞不尽,是指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这三者都讲究的是要留有余味,意在言外。
    老逗越说越来劲,那道人听得时而搓手,时而捶胸,时而抓头皮,时而揪狗油胡子,时而抽自己嘴巴,急得俩牛眼珠子都快从眼眶冒出来了,终于忍不住,一脸渴望地说道:
逗馆长,您老讲得越来越高深,俺听得似懂非懂,一时还悟不清,您能说具体点吗?
老逗闻听此言,微微一笑,道:理法妙谛,惟慧心者能悟。嘎嘎。。。好吧,那我就具体点,说说常用的结尾方法。
   1、以景语作结。即结尾着一景语,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而情自在景中。这样,能使词更加含蓄、蕴藉,引人思味,便能有余味,得言外言,味外味。此法最受词家推崇,如李重元《忆王孙》之“雨打梨花深闭门。”其味道妙不可言。
   2、以情语作结。行笔至词尾,情感已至高潮,须直抒胸臆。如晏几道《鹧鸪天》词:“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以情语结尾,可以显志,可以祈愿,可以升华主题思想。
   3、以事语作结。引事作结,不做评判,而其义自见。如辛弃疾的《永遇乐》词,煞拍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古吊今,令人荡气回肠,热血喷张。
   4、以诘问语作结。就是结尾发问,不做论断,问而不答,而答案尽在不言中。如柳永的
《雨霖铃》词,尾句一问:“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将离愁别绪推向极致,催人断肠。双调词有前后两结,两结应相互呼应,后结应较前结更深一层。结尾如画龙点睛,要在使全篇活起来;又如豹尾,警策有力;又当如撞钟,清音悠远,袅袅不绝。
    以上谈了词的起与结,只是粗略大概,虽千言亦未能详尽。其实,即使说上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说得清楚。清人刘熙载概括为一句话,曰:“起句非渐引即顿入,其妙在笔未到气已吞。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尽。”可为总纲,看官可自参详。接下来该说词的过片了。过片,乃是词特有之章法,是指词上下两片衔接处,须辞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前虚则後实,前实则後虚,乃词章虚实转捩之关键所在,为历代词家所重视。要勿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又要尤如常山之蛇,顾首顾尾;还要清新,出新。过处多是自叙,若才高者方能发起别意。然不可太野,走了原意。过片如桥,连通上下。具体作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 密承法。就是上下紧相连,密承上意而却于写法上又有明显不同,须于字面或词意上与上结或明或暗有勾连。如姜白石《齐天乐》词,上结为:“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片则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则曲之意脉不断矣。一个“又”字使上下片衔接得天衣无缝又分明形成两段,可谓妙手。又如辛弃疾的《菩萨蛮》词,上结 “可怜无数山。”过片又从“山”说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个山字衔接得如此巧妙而又上下片脉络分明。
   2、陡转法。就是于过片又别起一意,陡然转入另一事,貌似与上片互不联属,然其情感意脉却是一脉贯通,貌离神合,若异峰突起,峭拔险峻。如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上片连续用典写三种鸟之悲鸣,上结云:“看燕燕,送归妾。”而过片陡然一转:“将军百战身名裂。” 又连续用典写二壮士国破家亡之悲恨,而词题又是送别,貌似非是一事,而辛弃疾却能将这些凌空飞驰的思想结束到别茂嘉十二弟这个词题上来,如此笔力,别开生面。  
   3、对举法。上下连贯,文意并列,或一正一反,或一今一昔。如欧阳修的《生查子》一词,过片起句是“今年元夜时”与上片起句的“去年元夜时”结构相同,自然过渡为上下片,鲜明的对比使今昔之情凸显。
   4、总分法。上片总写,下片分述,一总一分,直接过渡。如赵企的《感皇恩》,上片总写故地重游与佳人重逢又分别,下片分三层描述离恨。
   5、问答法。上结以问句作结,过片以作答起句,一问一答,上下相接。如李清照《渔家傲》词上结:“殷勤问我归何处?”,过片答曰:“我报路长嗟日暮。” 或直问暗答,即上结以问句作结,而过片句未正面回答,但就问而曲笔生发之,似未答而实答也。如陆游《双头莲》词,上结问:“旧社雕零,青门俊游谁记?”,过片则云:“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答否?似未答,实答也,乃曲笔耳。
   老逗正自说得唇焦舌燥,忽听堂下传来咕噜咕噜的吞咽声。老逗正待寻声望去,却又变成了忽高忽低的吹哨声。细听之下,竟又变成了哼哧哼哧的猪拱槽声。老逗举起惊堂木欲待发作,猛地那声音又变成了呼隆呼隆的雷鸣声。众人大惊,继而大笑,却原来是3Q竟自打起鼾来。老逗亦是哭笑不得,本色和尚一把扯住3Q的耳朵将他揪将起来,笑道:喂喂,你媳妇来啦!3Q登时醒来,哧溜一声钻入椅子下,低声对本色和尚说:快别告诉她我在这里,拜托拜托。众人一阵哄堂大笑,3Q见是本色和尚哄他,使劲瞪了下眼睛,从椅子下面爬出来,若无其事地说道:嘿,这是谁的钱包?啊,没有要啊?!那就是我的了,嘿嘿。
说罢,赶紧将钱包揣入怀中。本色和尚手指着3Q的鼻子笑道:3哥呀,快听老逗讲书吧。
啊?讲书?讲啥书?词的章法啊。哦,章法呀,不就是上景下情么,我都听八百遍了,嘿。
   老逗见状,怕3Q又胡说,赶紧抢过话头来,说道:词之章法,除起、结、过片外,还有上下片的章法。大体不外乎以下几类:
    1、上景下情。即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此法是宋词的老套路,最为常见。例如宋祁的《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受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上片写春光如此明媚,下片写人生苦短,当珍惜,当有所为。
   2、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指上片或写昔,或写今,而下片则与之相对,或写今,或写昔,上下形成对比。例如辛弃疾的《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上片写往昔金戈铁马,抗金南归的盛景,下片写而今白发苍苍,壮志难酬的无奈。今昔比照,令人扼腕。
   3、上起下续。上下片合写一事,依顺序次第写来。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上下片合写夜行所见所闻,喜悦欢愉之情溢于言外。
   4、上问下答。就是上片设问,下片作答,答又须巧妙,有正答、反答、反诘等法。例如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上下片一问一答,将惜春之情刻画得深入细微,又诗意盎然。
   5、上幻下真。是指上片以想象手法虚拟一情境,下片则写真实之境,一虚一实,上下比照,托出情怀。例如刘克庄的《沁园春》:“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辆,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上片写梦境,下片写现实,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怀才不遇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词,因其体制所限,字数较少,容量既定,尤其小令,甫一开篇,便至结尾,故一字一句不可闲笔也。炼章之法,贵在浑成,又贵变化。小令作法:小令须突然而来,悠然而去,数语曲折含蓄,有言外不尽之致。著一直语、粗语、铺排语、说尽语,便索然矣。
长调作法:长调须前後贯串,神来气来,而中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致。句不可过於雕琢,雕琢则失自然。采不可过於涂泽,涂泽则无本色。浓中间以淡语,疏句後接以密语,不冗不碎,神韵天然,斯尽长调之能事。
    关于词之章法,大略为以上所述诸法。若要一言以概括之,还须借用清人刘熙载的一句话,曰:“词之章法,不外相摩相荡,如奇正、空实、抑扬、开合、工易、宽紧之类是已。”词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齐到,相间相融,各有其妙。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人三昧,倚声家得之,便自超出常境。而空中荡漾,最是词家妙诀。上意本可接入下意,却偏不入。而于其间传神写照,乃愈使下意,栩栩欲动。
     老逗正在喋喋不休,忽听得窗外朗声大笑,曰:哪个又在此掉书袋呢?!
未知来者何人,且听下回分解。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47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7-9-13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很忙,才发现逗老师开讲了。谢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47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7-9-1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47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7-9-13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馆中,黑压压坐满了人。各具特色、形态毕真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47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7-9-1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之章法,贯穿于生动活泼风趣的氛围中,欢笑中让听者、读者加深记忆,增长知识。妙!:strong:

点评

多谢站长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4 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47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7-9-13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8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副站长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副站长

Rank: 8Rank: 8

积分
6567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7-9-1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老师详细讲解了写词的章法、技巧,非常适用,读之受益。形式活泼,语言幽默风趣,把传授知识融入故事之中,增强了可读性。问好老师。

点评

法兄好!久违了,问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4 2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94

回帖

480

积分

中级会员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相法 发表于 2017-9-14 17:33
王老师详细讲解了写词的章法、技巧,非常适用,读之受益。形式活泼,语言幽默风趣,把传授知识融入故事之中 ...

法兄好!久违了,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94

回帖

480

积分

中级会员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7-9-13 14:34
词之章法,贯穿于生动活泼风趣的氛围中,欢笑中让听者、读者加深记忆,增长知识。妙! ...

多谢站长鼓励!:ros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一级顾问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积分
46371
发表于 2017-9-1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之章法不同于诗之章法,诗法,讲的是起承转合,词因其形式、体制不同于诗而有其独特的章法。
    词的章法分为起、结、过片三个部分。起,就是开头;结,就是结尾,又称歇拍、煞拍,因词分两段,所以有两个结;过片,就是第二段的开头,又称换头。所谓换头,是指词调下片开头一拍的句式、平仄不同于上片首拍,故曰换。过片,是指下片开头一拍的句式、平仄与上片首拍完全相同,故曰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一级顾问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积分
46371
发表于 2017-9-15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之起,大体可分为景起、情起、事起三大类。大抵可运用以下方法: 1、突兀法。 2、设问法。3、对仗法。 4、叙事法。
      词之起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赋、比、兴这个传家宝仍是写诗作词的不二秘籍。赋者,铺陈其事;比者,引物连类;兴者,因事感发。
      词之起,犹如爆竹,妙在高,妙在响。无论是大江东去般的横空出世,还是小桥流水般的悠然娴雅,要在须醒目,须动听,方能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一级顾问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积分
46371
发表于 2017-9-15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因分上下片,故有两结。前结,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即前结要收束上片全文而又为下片留有余地和空间,字面虽然断开而意脉未断,与后结相互呼应,有欲止而不止之势。后结,如众流归海,要收得尽,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即后结要收束上下片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前文,又须放得开,含有余不尽之意,句绝而意不绝,余音袅袅。词之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於题外借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一级顾问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积分
46371
发表于 2017-9-1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常用的结尾方法。
   1、以景语作结。即结尾着一景语,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而情自在景中。这样,能使词更加含蓄、蕴藉,引人思味,便能有余味,得言外言,味外味。此法最受词家推崇,如李重元《忆王孙》之“雨打梨花深闭门。”其味道妙不可言。
   2、以情语作结。行笔至词尾,情感已至高潮,须直抒胸臆。如晏几道《鹧鸪天》词:“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以情语结尾,可以显志,可以祈愿,可以升华主题思想。
   3、以事语作结。引事作结,不做评判,而其义自见。如辛弃疾的《永遇乐》词,煞拍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古吊今,令人荡气回肠,热血喷张。
   4、以诘问语作结。就是结尾发问,不做论断,问而不答,而答案尽在不言中。如柳永的《雨霖铃》词,尾句一问:“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将离愁别绪推向极致,催人断肠。双调词有前后两结,两结应相互呼应,后结应较前结更深一层。结尾如画龙点睛,要在使全篇活起来;又如豹尾,警策有力;又当如撞钟,清音悠远,袅袅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一级顾问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积分
46371
发表于 2017-9-1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片,乃是词特有之章法,是指词上下两片衔接处,须辞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前虚则後实,前实则後虚,乃词章虚实转捩之关键所在,为历代词家所重视。要勿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又要尤如常山之蛇,顾首顾尾;还要清新,出新。过处多是自叙,若才高者方能发起别意。然不可太野,走了原意。过片如桥,连通上下。具体作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 密承法。就是上下紧相连,密承上意而却于写法上又有明显不同,须于字面或词意上与上结或明或暗有勾连。如姜白石《齐天乐》词,上结为:“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片则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则曲之意脉不断矣。一个“又”字使上下片衔接得天衣无缝又分明形成两段,可谓妙手。又如辛弃疾的《菩萨蛮》词,上结 “可怜无数山。”过片又从“山”说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个山字衔接得如此巧妙而又上下片脉络分明。
   2、陡转法。就是于过片又别起一意,陡然转入另一事,貌似与上片互不联属,然其情感意脉却是一脉贯通,貌离神合,若异峰突起,峭拔险峻。如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上片连续用典写三种鸟之悲鸣,上结云:“看燕燕,送归妾。”而过片陡然一转:“将军百战身名裂。” 又连续用典写二壮士国破家亡之悲恨,而词题又是送别,貌似非是一事,而辛弃疾却能将这些凌空飞驰的思想结束到别茂嘉十二弟这个词题上来,如此笔力,别开生面。  
   3、对举法。上下连贯,文意并列,或一正一反,或一今一昔。如欧阳修的《生查子》一词,过片起句是“今年元夜时”与上片起句的“去年元夜时”结构相同,自然过渡为上下片,鲜明的对比使今昔之情凸显。
   4、总分法。上片总写,下片分述,一总一分,直接过渡。如赵企的《感皇恩》,上片总写故地重游与佳人重逢又分别,下片分三层描述离恨。
   5、问答法。上结以问句作结,过片以作答起句,一问一答,上下相接。如李清照《渔家傲》词上结:“殷勤问我归何处?”,过片答曰:“我报路长嗟日暮。” 或直问暗答,即上结以问句作结,而过片句未正面回答,但就问而曲笔生发之,似未答而实答也。如陆游《双头莲》词,上结问:“旧社雕零,青门俊游谁记?”,过片则云:“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答否?似未答,实答也,乃曲笔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一级顾问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积分
46371
发表于 2017-9-1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之章法,除起、结、过片外,还有上下片的章法。大体不外乎以下几类:
    1、上景下情。即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此法是宋词的老套路,最为常见。例如宋祁的《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受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上片写春光如此明媚,下片写人生苦短,当珍惜,当有所为。
   2、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指上片或写昔,或写今,而下片则与之相对,或写今,或写昔,上下形成对比。例如辛弃疾的《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上片写往昔金戈铁马,抗金南归的盛景,下片写而今白发苍苍,壮志难酬的无奈。今昔比照,令人扼腕。
   3、上起下续。上下片合写一事,依顺序次第写来。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上下片合写夜行所见所闻,喜悦欢愉之情溢于言外。
   4、上问下答。就是上片设问,下片作答,答又须巧妙,有正答、反答、反诘等法。例如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上下片一问一答,将惜春之情刻画得深入细微,又诗意盎然。
   5、上幻下真。是指上片以想象手法虚拟一情境,下片则写真实之境,一虚一实,上下比照,托出情怀。例如刘克庄的《沁园春》:“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辆,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上片写梦境,下片写现实,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怀才不遇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一级顾问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积分
46371
发表于 2017-9-1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因其体制所限,字数较少,容量既定,尤其小令,甫一开篇,便至结尾,故一字一句不可闲笔也。炼章之法,贵在浑成,又贵变化。小令作法:小令须突然而来,悠然而去,数语曲折含蓄,有言外不尽之致。著一直语、粗语、铺排语、说尽语,便索然矣。长调作法:长调须前後贯串,神来气来,而中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致。句不可过於雕琢,雕琢则失自然。采不可过於涂泽,涂泽则无本色。浓中间以淡语,疏句後接以密语,不冗不碎,神韵天然,斯尽长调之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一级顾问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积分
46371
发表于 2017-9-1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费心总结辛苦,我来学习。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主题

4204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四海论诗区总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46
发表于 2017-9-15 2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是农民工,但是不流哈喇子。建议先生把那段删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主题

4204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四海论诗区总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46
发表于 2017-9-15 20: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学博大精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主题

4204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四海论诗区总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46
发表于 2017-9-15 2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先生的大作,感觉就像一盘大菜在眼前,不知不觉流哈喇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一级顾问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积分
46371
发表于 2017-9-23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佳作,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4-19 22: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