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爱菊 于 2017-9-29 22:46 编辑
爱心炽热 菊韵芬芳 ——夏爱菊部分对联作品赏析
郭省非
为人忙,为己忙,辛劳一世; 拼事业,拼家业,苦乐同时。
【评】这是一副有感而发的对联,突出特点是概括性强。一生总在忙碌,但从服务对象上分,无非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生苦乐的内容,也无非是为国与为家。对联是以最少的文字反映最丰富的内容,所以善于高度概括是对联创作的诀窍之一。
雨雨风风,寒寒暖暖,春秋冬夏; 分分合合,长长消消,天地人寰。
【评】这是一副叠词格对联。叠词,也称叠字、叠音和连珠。这种格式,可以增强描写对象的立体感及声律的紧凑和谐感,写好了,给人一种婉约美。
壮我军威,导弹飞机防敌寇,挥戈息战; 任他虎视,精兵强将镇边关,卫国安家。
【评】这是一副赞颂军威的对联。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屡遭列强的侵侮。而今,我军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联文透露了一种自豪感,而这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苏子何方?幸留赤壁千堆雪; 毕升犹在,长识中华万卷书。
【评】这是写大别山的对联。作者选取的角度很特殊,不选山的高耸巍峨,也不选水的清明碧绿,而是选了两位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有突出贡献的伟人。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只有两项发明知其名,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的故居就在英山。毕昇是镶嵌在大别山顶峰的一颗耀眼明珠。
电话传来喜讯; 联坛又绽新花。
【评】这是一副短联。眼下,联界很多人陷入一种误区,甚至呈现出把对联越写越长的倾向。如果比长,你对联肯定比不过长篇小说,更比不过几百万行的史诗。此联寥寥12字,把蕲春成立联会的消息作了报道,其中的“喜”和“新”是联文的核心思想。
筋斗上云天,享尽八方潇洒; 金睛识妖孽,堪称一世豪雄。
【评】这是一副生肖联。这种内容的对联写起来并不难,难的是选取主题,也即人们所说的立意。这副联的立意是“金睛识妖孽”,深得毛泽东的“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的真谛。
责任地抛荒,任野草萋萋,岂谓盈仓粮食足? 大好田被占,矗高楼座座,谁思后代子孙耕?
【评】这是一副以珍惜国土资源为主题的对联。对联的亮点是,从“良田被占”想到“后代子孙”,既有近忧,又有远虑,给人一种急迫感和历史感。从声韵上讲,三个分句末字,上联平平仄,下联仄仄平,从古到今,这是“常态”声韵格。
红色家庭,育出英才弘大业; 黄冈骄子,张扬浩气救黎民。
【评】这是一副嵌名联。令人叫好的是“双嵌”,上联嵌“育英”,下联嵌“张浩”,而且不露雕琢痕迹。林育英,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时称赞的“林氏三杰”之一,曾任八路军129师政委。1942年病逝于延安,毛泽东、朱德曾为其扶柩,可见功勋之显赫。
办校育联人,汗水长滋基地绿; 同心扬国粹,苑花相映夕阳红。
【评】这是一副祝贺联。突出特点是以修辞见长。两个分句,上下联首句直抒胸臆,末句采用比喻,最耀眼的是“基地绿”、“夕阳红”,而这又恰恰是贺语的中心思想,前者反映的是授牌的内容,后者则道明了老年大学的特征。
日日行,不愁途万里; 常常做,何虑事千宗。
【评】这实际上是一副哲理联,也可以视为格言联。在某意义上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存在一个多少、远近相互转化的关系,“多”是由一个一个“少”积累而成的,“远”是一个一个“近”加起来达到的。联文反映的是万丈高楼从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对立面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申正义,卫和平,不忘沉痛史; 强国防,富民族,警惕伺窥狼。
【评】这是一副以思想性见长的对联。对联这种文学体裁,强调对仗的工整性、修辞的文学性,还有一个是立意的思想性。这副联的思想体现在,“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体现在“前事不忘,后事这师”,还体现在,“来了朋友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全民自律,遵章守法; 各族相亲,爱国兴邦。
【评】这是一副浓缩性很强的对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有12个词共计24个字,国家层次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次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次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此联作者将其浓缩成4句16字,也算是一种创造。
奉献清香,不占人间寸土; 甘居雅室,只因玉魄无尘。
【评】这副题水仙花联,敏锐抓住颂扬对象的内在优秀品格,上联说的是她只奉献不索取,下联赞颂的是“玉魄无尘”。这需要观察和提炼。创作对联恰恰需要这种能力。
山青水秀野花香,清风四季; 栗熟粮丰蚕茧旺,小富全村。
【评】这副题故乡的对联,采取的是先排比后综合的创作格式,上下联第一个分句各包括三个物象,后一个分句是对前面三个物象的总括。既有分,又有合,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又点出了作者故乡罗田县的特产。
荷叶田田,游人对对绿杨岸; 诗碑座座,吟韵声声寒食林。
【评】这是一副题黄州遗爱湖的对联。此湖是当地花重资新建的大众休闲景点,核心内容和文化品位是传扬苏东坡文化。大门、亭阁等都悬挂了今人撰书的对联,最有韵味的是建有名为“寒食林”的苏氏诗词碑林。作者从此着笔,很有眼光。
不用插秧,耕机播种; 只须开阀,流水浇田。
【评】这是一副赞颂新农业的对联。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最早最大的农耕国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况延续了几千年。而今,从播种、施肥、除虫、灌溉、锄草、收割到脱粒,都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这对农业劳动所付出的沉重体力是天翻地覆的解放。对此的颂扬,就是对我国科技取得迅猛进步的颂扬。
彰示主权,开发自家海域; 预防强盗,提高作战技能。
【评】这是一副时政联,体现了国在心中的高尚情怀。大家公认,西沙、中沙、南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领海,吹沙填海是自己在自己家里搞装修,用不着域外国家说三道四。再说,筑南海长城、卫中华利益,是我国维护主权的正当行为,合情、合理、合法。此联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
陆岛连心,骨肉分离花哭泣; 炎黄合力,江山一统月团圆。
【评】这是一副对仗十分工稳的对联。联合结构对联合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没有一字不妥贴。最出彩的上下联尾三字,对目前台湾省与大陆分离状态,“花”也“哭泣”,多么痛心疾首;一旦“江山一统”,那就是花好月圆了,这样的喜事一定不会遥遥无期。
创文化繁荣,把鲜花植在心田里; 为人民服务,将宗旨贯穿作品中。
【评】这是一副春联。中心思想是写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上联第二个分句,现实中不可能将花栽在心里,但文学却正是通过这种修辞方式提高了作品的欣赏品位。下联则是“二为”方向的正确诠释。这副联作为文化部门的春联非常恰当。
攻韵犹如蜂酿蜜; 兴家恰似燕衔泥。
【评】这是一副抒怀联。从修辞格上讲,这是比喻格,而且是明喻,就是在词汇中直接用如、似、若、犹、像、比等。要用好这种格式,关键是比喻得恰到好处。这副联不仅比喻恰当,而且思想深刻。不论是“蜂酿蜜”,还是“燕衔泥”,都蕴涵“勤劳”二字,“攻韵”要勤劳,“兴家”同样要勤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