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雅词【11.25】
1渴羌:kě qiāng
亦作“ 渴羗 ”。
(1).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有一 羌 人,姓 姚 名 馥 ……好啜浊糟,常言渴於醇酒。羣辈常弄狎之,呼为‘渴羌’。”后因以称嗜酒的人。 唐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尝知渴羌好,亦觉醉胡贤。”
(2).用以称嗜茶的人。 宋 黄庭坚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乳花翻椀正眉开,时苦渴羌衝热来。”
2服膺:fú yīng
铭记在心;衷心信奉。《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朱熹 集注:“服,犹著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间,言能守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惻;肠千结兮服膺,於乎哀兮忘食。”
3党序:(黨序)dǎng xù
古代指学校。
4鹜置:wù zhì
谓以马疾驰传递。鶩,通“ 騖 ”。《淮南子·主术训》:“故至精之所动,若春气之生,秋气之杀也。虽驰传鶩置,不若此其亟。”一本作“ 騖置 ”。
5虚警:xū jǐng
戒惧,惊惧。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离离掛空悲,慼慼抱虚警。” 方世举 注:“大抵警犹惊也,乃慼慼焉时怀怵惕耳。”
6秦镜:qín jìng
亦作“ 秦鑑 ”。 传说 秦始皇 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的善恶。《西京杂记》卷三:“ 高祖 初入 咸阳宫 ,周行库府……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捫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臟,歷然无硋;人有疾病在内,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 秦始皇 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唐 司空曙 《故郭婉仪挽歌》:“一日辞 秦 镜,千秋别 汉 宫。
7讨槊:
8顽騃:wán ái
愚钝呆滞。 汉 邹阳 《酒赋》:“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騃。”
9幽娟:yōu juān
幽静美好。 唐 王昌龄 《山中别庞十》诗:“幽娟松篠径,月出寒蝉鸣。”
10盱衡:xū héng
(1).扬眉举目。《汉书·王莽传上》:“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眉上曰衡。盱衡,举眉扬目也。” 唐 独孤及 《郑县刘少府兄宅月夜登台宴集序》:“或心愜清机,寓兴于物;或语及陈迹,盱衡而笑。”
(2).观察;纵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