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0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闲话说了有关名字的“出处”。
至于在有关此题的帖子中,李版主指了诗中一个字的“出处”问题。在此回贴中,暂且按下,先不说这个字有没有“出处”问题。只是要聊一下:一首诗中用的每一个字必须要有“出处”吗?即如果读了一首诗,即要对诗中每一个字“必求出处”吗?
诗者皆知,自宋以降传统诗界有以黄庭坚陈师道为代表的“江西诗派”之说。此“江西诗派”强调“无一字无来历”,即字字须有“来历”,即所谓的“出处”。
因此很明显,李版主对一个字说“无出处”,就是说对一个字要“求出处”了。这应该是受了“江西诗派”作风比较深的影响了。以至于进而以此作为评判诗的标准来判断成与不成了。就是说“有出处”,则成立;“无出处”则不成立。这就容易有点片面看问题的感觉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要看一个字在这一句诗中所起的作用如何,要善于体察,而不只是执着地看这个字有没有“出处”。
本来,“江西诗派”作为一个创作流派,其所公开揭示的创作中的特色。诸如所谓“夺胎换骨”“点石成金”等;及其黄庭坚之“学诗如学道”;陈师道之“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之说法等,是有他的道理的,也是大有可取之处的!然而,把字的有无“出处”,作为教条化来看问题,则过犹不及啊!
戴某想传统诗的创作应该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王夫之所谓:眼前此情此景是“铁门槛”。对诗句字分析应该是以是否切合这个“铁门槛”!而不必问有没有“出处”。
(有一句题外的玩笑话,就是民间俗语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啊!)
以上的一点看法,作为交流。
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