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辛勤

《老子》赏析

[复制链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不尚贤,使民不争”,老子进而提出“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被河上公注解为:“言人君不御好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弃于渊也。上化清净,下无贪人。”这里且不说“难得之货”,就是一般“物”,如被“上行”,“下行”也必定仿效,《晋书·谢安传》说到谢安为“唯有葵扇五万”的同乡集资,率先使用其葵扇,下面竞相效仿,使这扇子的价格上涨好多倍。在这里,还仅仅是“扇子”,如真是“上贵难得之货”、“稀奇之物”,如春秋象箸玉杯、魏晋烷布玛瑙……不真要使下面竞相偷盗抢劫?到时候这“难得之货”、“稀奇之物”就是“摄缄縢、固扃鐍”也必定会被盗(《庄子·胠箧》)。意识到这点的老子故此提出“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而庄子则说得更透彻绝对:“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庄子·胠箧》)
从这方方面面防设,就能虚寂净化人之心思,减弱人之纷争,社会就会太平。当然,老子认为得有个先决条件,即“实其腹”,“强其骨”,人们先得有温饱,能生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4.《老子·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①。渊兮似万物之宗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③;湛兮似或存④。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①冲:“冲”即“盅”之古文,训为“虚”。《说文·皿部》:“盅,器虚也。”又,河上公训“冲”为“中”。盈:满、溢、尽。不盈:不满、不溢、不尽。 ②渊:幽深。《小尔雅·广诂》:“渊,深也。”宗:祖也。 ③挫:锉(剉),锉磨。纷:忿,结恨。和:涵、合。同:混同。尘:尘埃;此处指尘世、尘俗。 ④湛:澄(沉)、没。《说文》说:“湛,没也。”《小尔雅·广诂》又说:“没,无也。”此处指“道”隐而无形。 ⑤象:似、像。帝:上帝、天帝(王弼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鉴赏〕本章为老子“道”之续篇。老子认定似无或存、渊深澄寂的“道”是万物之宗。用于人事,其能挫人之锐气,解人之纠纷,和众之光明,同众之尘垢,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老子之“道”的续篇,本章被近人张松如称为是老子对“道”的一种“写状”(《老子说解》);张松如还进一步指出:“在以后,(老子)还会一续再续,反来复去续下去。”(《老子说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这种本体之“道”光续于“写状”,还总归是“道”之本体;翻来覆去“道”(说)本体之“道”,似乎不是老子之本意;述说(即写状)“道”之本体,是为了“道”之用,所以老子于本章一开始就讲到“道冲而用之”。这“用之”,如徐梵澄说来是用于“人事”(《老子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将“挫其锐”用于人事,就要明白锋芒显露总非智者所为。原本以为战争打仗总该保锐气持锋芒,但优秀军事家却又知对方也在“避其锐气”(《孙子兵法·军事》),所以常常掩其锋芒,藏其精良,为的是虚实奇正无以捉摸,以便寻机给对方致命一击。“道”之厉害就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生活中,锋芒显露者常遭其剉磨,不断印证这一自然现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三国李康《运命论》)。所以人如按“道”行事,就该“虚而不盈”。古人唯恐世人不知此“道”原则,故用“器”来明(铭)之,这就是《荀子·宥坐》中讲到的“宥坐之器”;此“器”明此“道”,那就是注水于器“中”则正,“满”则倾覆。以此“器”作为座右铭,就能常常提醒世人,不能锋芒毕露、锐气十足;招惹祸事均由“锐”、“芒”所致,所以老子要说“挫其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如将“和其光”用于生活,就会看到人之居处原本就该“阴阳适中,明暗相半”;为了“和其光”,防止“明多伤魂,暗多伤魄”,室内房中必置帘备屏,“太明则下帘以和其内映,太暗则卷帘以通其外曜”,这样就能使人安心平目、身心健康(明周臣《厚生训纂·治家》)。由此推向人事,如同商品广告中的过分炫耀引人反感一样,人之炫耀也同样引人反感,且不符合“和其光”原则。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炫耀是缺才的表现;炫耀者终究是无光的,自然界中的珍宝美景在没有发现前是从不会向人炫耀的,它们自有它们的和谐妙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有才值得炫耀,或对社会不满想示威“炫耀一番”,尽管能使人崭露头角,但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可怕的,如同过明过暗均伤魂魄一样,三国魏晋的孔融、杨修、嵇康等均因炫耀,不能“和其光”而招致杀身。对此,开导嵇康的孙登说了一句哲理性的话:“火生有光而不用其光,果然在于用光;人生有才而不用其才,果然在于用才。”(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注引《文士传》)这可算是对老子“和其光”的最好注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说到“同其尘”。这“同其尘”犹如入乡随俗,也犹如离乡背井,怀故土一抔流入异地,方能打成一片生存下来一样。所以河上公对它的注解是:“当与众庶同垢尘,不当自别殊。”(《老子道德经章句》)而现代张松如对它更从人事方面解释:“天地间到处弥漫着尘埃,人世间的纷繁复杂情况也是如此,超尘出世的想法是不合理的,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不图标新立异,只有同流合污,把特殊混同于普遍中,才合道理。”(《老子说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5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52
发表于 2021-1-26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按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带来的只能是痛苦。屈原《渔夫》就记下了屈原因举世皆浊他独清,众人皆醉他独醒而导致的痛苦相:“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并记下了渔夫开导屈原所用的老子式的“同其尘”:“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而屈原却不肯“同其尘”,还说:“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使得深得老子“同其尘”真谛的渔夫大失所望,只得“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这样,屈原的最终结果则是众所皆知的。而结果比屈原好不了多少的曹植也同样不愿作“浊路之飞尘”(同其尘),尽管他还愿意作“清水之沉泥”,但这“同其尘”哪能可作这样的区分?不肯和光同尘的嵇康也因“排俗而取祸”(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2

主题

7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挫其锐,和其光,同其尘”均体现老子“道”体虚而不盈的原则,用于人事也真能使人得益匪浅,受惠无穷;同样也真能使人感到如老子所言“道”体“湛兮似或存”,所以能说它(“道”)没有(“无”)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5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52
发表于 2021-1-26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辛勤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5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52
发表于 2021-1-26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按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5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52
发表于 2021-1-26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按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4-30 01: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