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5

[百家争鸣] 【转载】给中华诗词学会爷爷奶奶们的一封公开信

[复制链接]

34

主题

51

回帖

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3
发表于 2021-6-2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中华诗词学会爷爷奶奶们的一封公开信
中华诗词学会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爷爷奶奶们:
您们好!
我是一名初二学生,典型的北方人,今年14岁。在爷爷奶奶的启蒙下,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琴、背诗,算是一名粗通音乐的小小诗词爱好者。平时学业不忙的时候,练琴之余,就抓紧时间背诵古诗词,尤其是古今平仄归属没有实质性变化的唐诗宋词。我觉得古人的格律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美,内容自不待言,单从形式方面来说,只要抑扬顿挫地读一读,就能深切地感受到那种独到的音乐美。
我之所以选择性地背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从小练琴,对音乐美比较敏感。若用普通话去读唐诗,那些古今平仄归属不一致的唐诗,就根本无法体现出本来应有的音乐美,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不合格律现象,进而大倒胃口。其实,即便古今平仄归属一致,也无法原汁原味地领略其音乐美,因为古今语音变化是系统性的,绝非有无入声字那么简单。比如,古音韵大家郑张尚芳爷爷就曾用构拟的唐音范读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居然是这样的:
“braeg nyid ‘yi shrên zin’,
huang ha nyibhei’liu.
yog giung cên l-i’ miog,
kraengh jiang’ ‘id  zeng  leu.”
咋看上去,好像每个字音与普通话都差不太多,可一仔细揣摩,好些字的声母和韵母都有不一样的地方。
古时候诗是讲究吟诵或吟唱的,起码要抑扬顿挫地诵读一下才行。否则又如何体现那些格律诗词独到的音乐美呢?可是,多年来,我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慢说唐宋诗词,即便是当代诗词大家的平水、词林作品,我也根本读不来。说实话,我连平水韵表中的哪怕是一个字都无法确读确听。为此,我曾非常苦恼。我曾多次自问:我还算是个合格的诗词爱好者吗?反正我是没有底气的,总觉得矮人一头,低人一等。
几年来,为了学习平水韵语音,我可以说是想尽了能够想到的所有办法啊!我通过同学的同学、老师的老师、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到处打听,到处求助,并把多年来长辈们给的压岁钱都单立了账户,以便系统地学习平水韵语音。可是,折腾了好几年,竟然毫无进展,一直没处去学。没人的时候,我不禁感慨:唉,人家大唐七岁女在朝堂之上都能应声而就千古名篇,我都十四岁了,却连时人现成的平水、词林作品都无法确读,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小学五年级开学的时候,我们班转来两个上海籍学生,据说父母都是在我们家乡一代做生意的,转学过来方便照顾。他们的普通话都很好,我们平时交流毫无障碍。可是,当他俩用上海话交谈的时候,我就基本上听不懂了。我们语文老师也是诗词爱好者,说他俩的语音其实就是平水韵。我羡慕极了,就跟他们套近乎学习上海话,两年下来,还真学会不少。我试着用他们教的上海话去读古诗词,合乎格律的地方还真不少,尤其是入声读法,但是也有不少字音其实是不合格律的。
上初一时,我们班又转来两个温州籍学生。他们用家乡话交谈时,我就更听不懂了,一句都听不懂。其中一个也是诗词爱好者,水平明显在我之上。他曾自信满满地说,他们温州话才是正宗的平水韵,其它的都不是。于是,我又开始跟他学习温州话。可用温州话读古诗,同样是既有合乎格律的,又有不合格律的。无奈之下,我便去找一位资深诗词爱好者——广州籍语文教研室主任请教。主任说,他们说的都不对,广州话才是地地道道的平水韵,上海话、温州话等等都不是,并当场给我范读了几首唐诗。
再以后,通过网上交流,我发现除吴语、粤语区外,闽语区、湘语区、赣语区等各大方言区的诗词爱好者们都以正宗平水韵传人自居,甚至河北邯郸一带也有不少人采用平水韵写诗,并用自家方言诵读,说那就是平水韵。更让我莫名其妙因而也更无法理解的是,现在采用平水韵写诗的广大北方地区诗词爱好者中,几乎全是用的现代普通话诵读自己的作品,只不过碰到入声字时,一律把它们读作普通话短促的去声罢了。有资料说,这部分人居然占到当今全部平水韵诗词爱好者的70%以上。我进一步查证,这个估计居然还是明显偏于保守的。
我懵了。平水韵的庐山真面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到底现今哪地方言才是正宗平水韵语音?又该到哪儿跟谁去学呢?后来我才知道,上海人是基本上听不懂温州话的,各大方言区典型方言之间其实都是难于有效沟通的,甚至同一方言区不同片区之间也有交流障碍,同一个字的实际读法出入甚大。可是,不同方言区的诗词爱好者们,为什么都认为自己的家乡话才是正宗的平水韵,并都以平水韵传人自居呢?更有甚者,为什么基本上只能按普通话诵读自己作品的广大北方地区诗词爱好者,也以平水韵诗者自居呢?个中原委究竟如何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百问不得其解,简直郁闷极了。直到去年十一小长假的时候,经同学指点,让我有幸读到了《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才一切都恍然大悟。却原来,不光是我,包括我老师的老师,爷爷的爷爷、年老的、年少的、天南的、海北的,原来普天之下早就没有哪怕是一人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依托唐宋正音的中古平水韵了。
直到此时,我才知道当今中国古典诗词界的所谓平水韵原来都是公然冒称的,三分之一弱是以现今各地五花八门的方言土语冒称的,三分之二强居然是通过对普通话的胡乱变读冒称的。事实上,姑且不论实际音色,仅就平仄归属层面而言,现今东南一带各地方言土语与平水韵表中的平仄规定也都是既有暗合之处,又有不合之处。更有甚者,慢说与中古平水韵比,各大方言及其不同片区之间,同一个字的实际读音也是千差万别。其现实语音差异之大,甚至直接影响到不同方言区之间的有效沟通。唉,真没想到,当今中国古典诗词界的平水韵神话原来纯属人为地忽悠出来的呀!
《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中曾经谈到难倒当今诗词界的一个小儿科问题:“请问诸位先生,您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并进一步披露说:“面对这一只消用“能”或“不能”,便可圆满回答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儿科问题,众多相当资深的平水韵诗友都曾被问得哑口无言,既不敢说能——因为一旦说能,下一步就得拿出证据证明,却又不肯说不能,那样不就自扇嘴巴了吗?“顺着这一线索,按着这一思路,我也请教过我家乡一带的诸多平水韵诗词爱好者,还真就是这么回事。他们也都是支支吾吾,闪烁其词,既不敢说能,更不敢承认不能,一个个脸涨得通红,就像刚做过坏事遭家长责骂的孩子一样。
我更懵了。尊敬的诗词界高层爷爷奶奶们,这算哪门子平水韵呀?这不分明是个骗局,分明是在自欺欺人吗?在此,请允许晚辈我也斗胆请问一句:中华诗词学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请问您们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成书于金宋末年、早已没人能够确读的那张死的平水韵表,又是被什么人以什么方式捧上神坛呢?
真是佩服格那丁爷爷,面对同样的问题,作为平水韵诗友,格那丁爷爷当真是大智大勇,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出如此坦诚而又血性的答语:
【格那丁答帖一】
“你读得出听得懂中古音?谁裁判的?沈约、陆法言还是刘禹锡、柳宗元?胡扯。”
【格那丁答帖二】
“网上一群人成天就中古音中古音的,还煞有介事读来读去,简直无聊!即使你能通过域外汉音、韵书、方言、汉字规律恢复部分中古音,也不可能全部恢复。最最重要的是,汉语不仅仅是声母韵母问题,还有节奏、语调、基调等等问题。”
【格那丁答帖三】
“听过老外说汉语吗?即使字音准确也不是那味,因为他没有掌握汉语的节奏、语调等。说什么中古音,还读啊说啊!你读啊说啊?那叫鸟语。”
中华诗词学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可千万不要轻视我们零零后,更不要无视我们零零后哦,请您们给我以及像我一样的零零后诗词爱好者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好吗?
同样算是诗词爱好者的爷爷奶奶和个别语文老师倒是给了我一个参考答案,而且出奇地一致。怹们的所谓理由,若是用一句歇后语来形容,其实就是:王八的屁股——规定(龟腚)。至于是谁规定的,怹们却没说,或许干脆就不知道,或许知道了也不想说。
我曾多次追问,究竟是谁做了那么荒唐的规定呀?爷奶也好,老师也罢,却都避而不答,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劝戒道:既然平水韵是中华诗词学会一直默认、一直力推的正统诗韵,那就得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根本无法得到业内认可,势必会被打入另类,并会因此受到歧视,抬不起头来,甚至会被讥为 “外行”。
这话还真是不无道理。试想,折腾个一溜十三遭,到头来若是得不到诗词界承认,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谁又能甘心呢?据说,长期支持新声韵、曾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和《中华诗词》杂志编委的星汉爷爷,也怕被平水韵阵营说他“外行”。2018年8月,星汉爷爷在《我说《中华通韵》》中就曾明确表示:
“我主张诗韵改革,但我是一个“两面派”,以前作诗仍用平水韵,填词仍用《词林正韵》。作诗填词时,为使音韵和谐,尽量把平水韵中的有些韵目,用普通话读来两个以上韵母的分开使用,这就加大了作诗的难度。我对平水韵的妥协作法,曾经受到诗友们严厉的批评,认为我“言行不一”。2005年第8期《中华诗词》卷首语中认为认可新韵、提倡新韵,而又“言行不一”者,多是“旧韵驾轻就熟,使用方便,不肯为韵多付辛劳”所致。我不排除自己“不肯为韵多付辛劳”的懒惰,但我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怕使用平水韵的诗友们说我“外行”。“
集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大学教授、《中华诗词》编委等名头于一身的星汉爷爷尚且如此,地位远在星汉爷爷之下的芸芸普通诗词爱好者谁还敢轻易造次,谁又不得好好掂量掂量呀?由此可见,平水哑韵泛滥成灾,甚至严重冲击中小学诗词教学,根本就不是广大诗词爱好者的错,而是一纸硬性规定的错啊!
尊敬的中华诗词学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是您们规定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种硬性规定的科学合理性安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您们缘何不强烈反对并极力抵制呢?尊敬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恳请您们给像我一样的天下中小学生一个足以服人的解释好吗?
近日偶然读到《诗词工作现状和近期要着力的几个“突破”》,或许是我才疏学浅,或许是我认知有限,或许是我阅历太浅,根本不谙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的潜规则,反正读罢非常失望。尤其是其中的这样一段话:“当然,用平水韵、中华新韵、中华通韵都是可以的,只是强调提倡使用中华通韵,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布的韵书。一些诗人对通韵归类所发表的意见我也看到了,韵书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毫无疑问,这段表述与《中华通韵》正文中的下面这段话堪称异曲同工:
“《中华通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唯一普通话韵规范。适用于我国大、中、小学校教学和诗歌、戏曲等韵文题材的创作。本着“知古倡新、双轨并行”的原则,本规范与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等各种韵书并行但互不交叉使用。”
中华诗词学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这又算个什么呀?《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对诗理、韵理、情理、法理尤其是对中古平水韵的现实不适宜性的剖析那么详尽,那么深刻,那么苦口婆心,连我这个初二学生都看懂了,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安有看不懂之理?既然看懂了,居然还这么干,还在变相强推连您们自己也无法确读的中古平水韵,这让我们这些纯粹接受现代普通话语音教育的中小学生情何以堪?无论你们主观意愿如何,起码在客观上,这不是分明要坚决拒我们中小学生于古典格律诗门之外吗?
再简单说说《中华通韵》吧。请原谅我童言无忌、口无遮拦,那是什么破玩意儿啊!根本就不适合我们中小学生嘛!怎还被忽悠成国家标准了呢?那些编审、强推《中华通韵》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拿我们中小学生当什么了?全拿我们当傻子了吗?
我们曾被形容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更是在真正意义上振兴现代民族诗词文化的生力军,那么,在诗韵问题上,我们怎又成了被遗忘的人了呢?中华诗词学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您们当真打心眼里爱我们吗?
去年10月下旬以来,我又有幸读到《中华通韵》系列批判以及《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的显规则与潜规则》等振聋发聩的学术文章,深以为然,茅塞顿开。第十二期《中华通韵》批判中援引悠悠一评网友的这段点评,可谓道出了我们广大中小学生的心声:
“我就想知道这帮人到底会不会讲话?我想把这帮人挒过来,让他们给我读读,额和耶,怎么能够押韵?
en,in通押我都觉得不舒服,这帮浪费钱的怕不是哑巴。
抄十三大辙都抄不好,古不古今不今,恶心人。“
中华诗词学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实不相瞒,我和我的老师及同学们也想把那帮人挒过来,让他们亲口给我们读读,e与ie、üe,i与舌尖前后音等等奇葩韵部到底是怎么押韵的?
最令我们中小学师生愤慨的是,《中华通韵》居然挂羊头卖狗肉。明里打着为大中小学生服务的旗号,实际却是为乐感不佳的离退休老人量身定做的。一方面故意做出提倡新声韵的姿态,一方面却又不合时宜地夹带私货——变相兜售中古平水哑韵,难道炮制《中华通韵》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当真不懂韵乃声韵这一基本韵理和音色关情这一高级韵理吗?难道那些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当真不知道若把e与ie、üe放到同一首诗的韵脚处,则难听死了,根本就不押韵吗?
另外,那些胡编乱造所谓《中华通韵》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果真不了解我们中小学生心目中的26个自然韵部和乐感实际吗?果真不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轻松驾驭26韵的基本能力吗?果真不知道如有必要,我们甚至还能轻松地从26个自然韵部中进一步拆分出ua、uan、uang之类,直至细分成三十几韵吗?我的大学表哥能,我的高中表姐能,我这个初二学生能,我的小学表弟也能。甚而至于,幼儿园大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全都能。须知,这才是我们中小学生真实的韵部辨识能力啊!
中华诗词学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不立即废止早已没人能够确读的中古平水韵,为什么还不立即废止不伦不类、误人子弟的《中华通韵》,为什么明明已经意识到错得离谱,却坚持用一系列新的错误掩盖旧的错误呢?这是简单的不负责任的一句“韵书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所能解释得了的吗?不能,绝对不能,我们中小学生绝不认可!
中华诗词学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我生在二十一世纪,长在二十一世纪,对过去的历史不大了解。但是,通过阅读《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和《中华通韵》系列批判以及其它颇有见地的诗词学术文章,除废止中古平水韵手续属于补办等个别问题的原委还不甚清楚外,最起码的是非曲直真伪善恶,晚辈我还是能够看得明白的。
建党一百周年庆典,的确是个划时代的历史性时刻。如果在此之前,中华诗词学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还不能办理完成中古平水哑韵和《中华通韵》废止手续,那你们把我们中小学生名正言顺的为诗填词权利置于何地了,又何以面对您们的子女、孙辈呢?
《中华通韵》宣称服务于大中小学生,可我们大中小学生并不认可,强烈反对,为什么就不能立即废止自欺欺人的所谓中古平水韵和误人子弟的《中华通韵》呢?时至今日,有关人等居然还在巧言令色,推脱敷衍,那么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岂不全都成了空谈?老师说,空谈是要误国的呀!
中华诗词学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赶紧废止无人能够确读的中古平水韵,赶紧废止明显误人子弟《中华通韵》吧!我代表一代代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学生跪下求您们了!
敬祝诗词界高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安康!
                                                                                                     一个初二学生敬上
                                                                                                   2021年6月1日于灯下

7万

主题

98万

回帖

35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55519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6-2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项宏大而又系统的工程,是需要多少代人来不懈的努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7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6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6-2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需要勇气和胸怀,尤其是上位者。从音韵改革方面来说,恐还没有谁有这样的勇气和胸怀。从江东韵——切韵——平水韵——洪武新韵——中华通韵来看,每一次的音韵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而每一次都有不成熟的地方,能不能被接受或改革的彻底性如何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验证。语音问题本来就非常复杂,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都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涉及传承与演变的过程。我想专家们也一定认识到这一点。社会发展到一定时候,总会出现较为明朗的局面。目前恐还很难断然做出取舍。建议或倡议都是合理的,至于将来会怎样还在于社会全体的共识度。要立即组织学界专家人员,从科学角度来编订出台一部适合现代普通话的合理的音韵系统,并不是难事。只是受众的问题。《新韵》随着时代的变化,一定会越来越被现在或将来的学界人员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7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69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6-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古入声字将来只会成为专家学者理论研究上的话题,应该不会成为未来诗歌创作中一定要遵守的指导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088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6-2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1-6-2 23:37
改革需要勇气和胸怀,尤其是上位者。从音韵改革方面来说,恐还没有谁有这样的勇气和胸怀。从江东韵——切韵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088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6-2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1-6-2 23:39
中古入声字将来只会成为专家学者理论研究上的话题,应该不会成为未来诗歌创作中一定要遵守的指导原则。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4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