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4-2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③今昔盛衰之间的反衬
元曲中通过今与昔的对比,以形成强烈的表达效果,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如:〔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元·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南宋末年,福王赵与芮地位显贵,府邸建造得十分奢华。德柏二年(1276),元宰相伯颜占领临安,降赵与芮为平原郡公,福王府亦逐渐没落。至乔吉游览,时又隔数十年,王府已成为一片荆棘瓦砾,使人不胜唏噓,遂生出了盛衰无常的感慨,这正是此曲的主旨。
这首小令是怀古之作,写绍兴福王府遗址的衰败,充满繁华消歇,不胜今昔之感。其表现方法是以景衬景,借景抒情,情随景生,情景紧密结合。此曲在描写会稽福王府遗址衰败的时候,起首两句:遍地沙砾,蒺藜丛生,间杂着开花的野菜。这景象与昔日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令人产生触目惊心的感觉。中间三句铺叙王府园内乱云、 老树、夕阳、燕、蛙等现存的景物。六、七两句特写,着笔于福王府建筑物的遗迹。作者借这三组镜头,将“游越福王府”的所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由此产生了调怅、伤感、愤懑等情感变化。印象的叠加与感情的郁积,结出了最后的问句:“何处也繁华?”这一句虽是发问,实则寄托了作者的无奈与绝望之情。此曲曲调沉郁顿挫,与乔吉其他作品清丽婉美的特点有很大差异,这也体现了他对历史兴替的无限概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