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辛勤

[课件] 元曲的修辞美(通感 )

[复制链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2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4)其他感官的通感
①有听觉和嗅觉的通感:
如:陆机的《拟西北有高楼》“哀响馥若兰”;
    ②有视觉与嗅觉间的通感
如李白的《酬殷佐明赠五云裘歌》“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③多种感官间的相通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这句话将听觉、视觉、触觉互通。
如:〔南仙吕•掉角儿序〕清•无锡麒•吴兴道中观插秧者•小令
听田讴水乡最宜,鸣秧鼓梅天新霁。转桑阴时看笠欹,立草泥不嫌脚腻。这边抛,那边接,井字排,针尖簇,绿混东西。风来暗长,雨来更肥。娇儿比一般田稚,煞费栽培。
本曲听觉、视觉、触觉互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2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中吕•山坡羊〕侍牧庵先生西湖夜饮
元·刘时中
微风不定,幽香成径,红云十里波千顷。绮罗馨,管弦清,兰舟直入空明镜。碧天夜凉秋月冷。天,湖外影;湖,天上景。
注释:牧庵:姚燧,元代散文家,刘致的老师,对刘致有知遇之恩,所以的题目中会有一个“侍”字。
此曲写姚、刘二人秋夜泛舟对饮的情形。曲子的前三句分别从触觉、嗅觉、视觉,描绘美好的秋夜,通过“微”“幽”营造出静谧的氛围。但“红云十里波千顷”,西湖之美并未被深沉的夜色隐藏,相反还在夜色的映衬下显现出一种朦胧娇柔的美。用“红云”喻夜色下的荷花,十分巧妙。“绮罗馨,管弦清”写出了曲中人闲逸悠然的心情,他们泛舟观景,不知不觉中也成了景的部分。
作者简介:
刘时中(约元成宗大德年间前后在世),洪都(今江西南昌)人,元代散曲家。生卒年、生平、字号均不详,约元成宗大德年间前后在世。官学士,时中工作曲,今存小令六十余支,套数三四首,以水仙子西湖四时渔歌最著名。他的两套散曲作品《端正好.上高监司》,一扫曲坛吟风弄月、离愁别恨的旧习,直接以创作来评议当时现实政治的重大问题,这在元散曲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前套由十五支小令组成,描写在天灾人祸下,广大贫苦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悲惨遭遇。后套由三十四文小令组成,长达1800字,为元代散曲之冠,是揭露当时江西库吏的营私和钞法的积弊的,尽管其中也表现出作者的阶级局限,但其战斗性和思想艺术成就是不容置疑的,因而在现行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几乎都有详细分析。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944
发表于 2023-5-2 2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944
发表于 2023-5-2 2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9338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318
发表于 2023-5-3 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师,拜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9338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318
发表于 2023-5-3 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师,拜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9338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318
发表于 2023-5-3 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师,拜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7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