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辛勤

[课件] 元曲的基本概念

[复制链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2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31.衬字——在曲调规定的字数以外,句中增加的字叫“衬字”。
32.曲韵——戏曲用语。曲韵与诗韵、词韵不同。词韵基本上是诗韵的变通。北曲用的是当时北方话音韵,没有入声,而分别归入平上去三声,但按照歌唱的需要,有些地方要平声要分阴、阳,仄声要分上、去。曲比诗词韵要密,几乎句句押韵,而且不管小令还是套数都是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曲不忌重韵,同一首曲子中可以出现相同韵脚的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2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33.务头——戏曲、散曲术语。一般认为是作品中精彩、精辟或动听之处。
34.关目——戏曲术语。剧本的结构、关键情节的安排和构思,表示剧本情节的新奇,以吸引观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2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35.关子——戏曲术语。指故事情节。现代曲艺中的术语“关子”指为吸引观众而制造的悬念,当由元剧“关子”一词得来。
36.折——戏曲名词。元杂剧剧本结构的一个段落,每剧一般分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整套,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这种习惯用法的形成与元杂剧戏剧结构及情节发展的需要有关,也与各宫调的声情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2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37.楔子——戏曲名词。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落,多数是放在第一折之前,作为剧情的开端,也有放在折与折之间,起衔接过渡的作用。
38.题目正名——戏曲名词。元杂剧剧本结尾处总括全剧情节的对句。一联或两联。对句的末句为剧名全称,全称中截取前半或后半即为剧名简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2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39.《董西厢》——指金代董解元创作的《西厢记诸宫调》,为了和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区别,故称。《董西厢》取材于唐元稹《莺莺传》,在情节、结局、人物塑造等方面,都作了较大的修改。最重要的是作者从根本上改变了原作的主题,热情歌颂崔张二人大胆追求爱情,并以才子佳人终成眷属代替莺莺被抛弃作为故事的结局。它是演变为王实甫《西厢记》的重大关节,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2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40.诸宫调——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相配合,采用歌唱和说白相见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属于叙事体,但其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代表作有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2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41.杂剧——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有宋杂剧、元杂剧、温州杂剧、南杂剧,但影响最大的是元杂剧。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多种词曲艺术发展而成的。剧本一般分为四折,有时还加一个楔子,即所谓的“四折一楔子”。个别也有五折的和多折的。前者如《赵氏孤儿》,后者如《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
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组成套曲。楔子的篇幅比较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加在第一折前面,也有加在折与折之间的,同后来的过场戏相似。楔子的作用是对故事情节做简单的介绍。元杂剧有“旦本”和“末本”的说法。由正旦主唱的叫“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元杂剧一般都是由正旦或正末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很少有例外。例外的有《西厢记》,其中有莺莺、红娘、张生轮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2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42.永嘉杂剧(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它于北宋末年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它以南方民间曲调和方言来演唱,改折为出,改末为生,一出之中不限一个宫调和一韵,不必一人独唱到底。以管乐伴奏,曲调轻柔婉转,曾因受到元杂剧的冲击,一度衰落,后复兴,为明清传奇的产生提供了艺术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2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43.宾白——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  
44.科范——元杂剧科介是剧本规定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  
45.楔子——是元杂剧剧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楔子篇幅较短,没有专门的故事情节,常常放在剧本的开头,起到交待剧情的序幕的作用,有时楔子也放在折与折之间,起到过渡承接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2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46.旦本、末本——元杂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由正旦所唱的本子叫做“旦本”,由正末所唱的本子叫做“末本”。  
47.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7 12: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