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3-11-13 21:35 编辑
《梦窗词》新解(十二) 望江南-茶 松风远,莺燕静幽坊。妆褪宫梅人倦绣,梦回春草日初长。瓷碗试新汤。 笙歌断,情与絮悠扬。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人去月侵廊。 关于“石乳飞时离凤怨”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二曰:“‘石乳’,指石罅所出泉水言,沸则四飞。‘离’,疑‘雏’误。‘雏凤’乃对‘露花’。‘雏凤怨’是煎茶声。” 按:“石乳”是宋代福建出产的一种名茶,不是什么“石罅所出泉水”。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曰:“又一种茶,丛生石崖,枝叶尤茂。至道(按,宋太宗年号)初,有诏(按,皇帝的诏令)造之,别号‘石乳’。” 又曰:“又有‘琼林毓粹’‘浴雪呈祥’‘壑源拱秀’(按,皆名茶之雅号),贡篚推先(按,谓其在进贡给皇上的名茶中位居前列),价倍南金(按,谓其价格昂贵)。‘旸谷先春’‘寿岩都胜’‘延平石乳’(按,亦皆名茶之雅号),清白可鉴,风韵甚高。凡十色(十种),皆宣和(按,宋徽宗年号)二年所制。越五岁(按,过了五年),省去(按,谓不再制作)。” 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曰:“石乳,出壑岭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骨。” 宋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卷六二《风俗杂志·茶》二引宋杨亿《杨文公谈苑》曰:福建有名茶“曰‘龙凤茶’‘京挺’‘的乳’‘石乳’‘白乳’‘头金’‘蜡面’‘头骨’‘次骨’。‘龙茶’以供乘舆(按,谓皇上),及赐执政(按,谓宰辅)、亲王、长主(按,皇帝的姐妹、嫡长女等);余皇族(按,其他皇族)、学士、将帅皆得‘凤茶’;舍人近臣(按,皇帝身边的亲近官员)赐‘京挺’‘的乳’;馆阁(按,谓皇帝的文学侍从)‘白乳’。‘龙凤’‘石乳’茶皆太宗令作。” 宋王柏《鲁斋集》卷二《和遁泽武夷石乳吟》诗曰:“灵芽来自幔亭里,贮以纱囊红与紫。一掬枪旗分雅供,七碗卢仝为惊起。赑屃古鼎亲烹尝,清风习习生诗肠。云根不受尘土污,舌本岂带台阁芗。” 宋代的主要饮茶方式,是“点茶”,亦曰“分茶”(吴文英词此句的下一句“玉纤分处露花香”,“分”即“分茶”之义)。其具体步骤是先将茶碾为细末,加少许沸水调成糊状,然后以沸水添注。这时,优质茶的茶汤便浮泛起雪白的乳花。故吴文英词所谓“石乳飞”,除了所饮为名茶“石乳”的含义外,还兼有此茶冲泡时乳花翻飞的意思(宋时茶名凡带“乳”字者,也都是由其茶汤乳白而得名)。杨先生以为“泉水沸则四飞”,亦属误解。 至于“离凤怨”的“凤”字,最基本的意思也是茶名。《宣和北苑贡茶录》、宋赵汝砺《北苑别录》中,都有“大凤”“小凤”等名目。但吴文英将它“活”化成了“凤凰”。宋代的茶多制作为茶饼,饮用前先须掰开,分为小块,方能碾磨成茶粉,故词人形象地称为“离凤”——分离的凤凰。“分离”,自然是伤心的事情,故曰“离凤怨”。此三字遣词生动,且文从字顺,杨先生说“‘离’疑‘雏’误”,大可不必;说“‘雏凤怨’是煎茶声”,也颇牵强——“怨”可以是心理、情态,不一定出声。 关于全篇文义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二曰:“此因夏日烹茶忆姬之作。” 又说“莺燕静幽坊”句曰:“‘幽坊’为姬平日所处地方。” 又曰:“下片换头,即转到姬去,去则‘笙歌断’矣。” 又说“人去月侵廊”句曰:“‘人去’是一词之主。” 按:此词有题曰“茶”,宋人此类“茶词”甚多,其体例每泛咏饮茶之事,而非实录某次具体的饮茶事件。这是我们审视吴文英此词的一个重要的具有参照系性质的前提。凡此类有题目的词,诠释的弹性空间比较小,很难随心所欲地加以附会。因此,像杨先生这样硬将此词与作者私人的爱情故事挂钩,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字字句句坐实,不能说是明智之举。 从词人所给定的文字来揣摩,我们只能认为,此词所咏乃“坊曲”(即“青楼”)间与茶相关之事。“笙歌断”,是说宴席已到了尾声,音乐歌舞节目结束。酒罢解渴,故须饮茶,于是乃有“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云云。末句“人去月侵廊”,则言席终人散,月照回廊,喧极之后,复归冷寂。 要之,通篇实无一字可以证明是写“姬去”与“忆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