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4

[佳作转载] 《梦窗词》新解(十二)

[复制链接]

545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13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3-11-13 21:35 编辑

《梦窗词》新解(十二)
望江南-茶
       松风远,莺燕静幽坊。妆褪宫梅人倦绣,梦回春草日初长。瓷碗试新汤。
       笙歌断,情与絮悠扬。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人去月侵廊。
                       关于“石乳飞时离凤怨”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二曰:“‘石乳’,指石罅所出泉水言,沸则四飞。‘离’,疑‘雏’误。‘雏凤’乃对‘露花’。‘雏凤怨’是煎茶声。”
    按:“石乳”是宋代福建出产的一种名茶,不是什么“石罅所出泉水”。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曰:“又一种茶,丛生石崖,枝叶尤茂。至道(按,宋太宗年号)初,有诏(按,皇帝的诏令)造之,别号‘石乳’。”
    又曰:“又有‘琼林毓粹’‘浴雪呈祥’‘壑源拱秀’(按,皆名茶之雅号),贡篚推先(按,谓其在进贡给皇上的名茶中位居前列),价倍南金(按,谓其价格昂贵)。‘旸谷先春’‘寿岩都胜’‘延平石乳’(按,亦皆名茶之雅号),清白可鉴,风韵甚高。凡十色(十种),皆宣和(按,宋徽宗年号)二年所制。越五岁(按,过了五年),省去(按,谓不再制作)。”
    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曰:“石乳,出壑岭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骨。”
    宋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卷六二《风俗杂志·茶》二引宋杨亿《杨文公谈苑》曰:福建有名茶“曰‘龙凤茶’‘京挺’‘的乳’‘石乳’‘白乳’‘头金’‘蜡面’‘头骨’‘次骨’。‘龙茶’以供乘舆(按,谓皇上),及赐执政(按,谓宰辅)、亲王、长主(按,皇帝的姐妹、嫡长女等);余皇族(按,其他皇族)、学士、将帅皆得‘凤茶’;舍人近臣(按,皇帝身边的亲近官员)赐‘京挺’‘的乳’;馆阁(按,谓皇帝的文学侍从)‘白乳’。‘龙凤’‘石乳’茶皆太宗令作。”
    宋王柏《鲁斋集》卷二《和遁泽武夷石乳吟》诗曰:“灵芽来自幔亭里,贮以纱囊红与紫。一掬枪旗分雅供,七碗卢仝为惊起。赑屃古鼎亲烹尝,清风习习生诗肠。云根不受尘土污,舌本岂带台阁芗。”
    宋代的主要饮茶方式,是“点茶”,亦曰“分茶”(吴文英词此句的下一句“玉纤分处露花香”,“分”即“分茶”之义)。其具体步骤是先将茶碾为细末,加少许沸水调成糊状,然后以沸水添注。这时,优质茶的茶汤便浮泛起雪白的乳花。故吴文英词所谓“石乳飞”,除了所饮为名茶“石乳”的含义外,还兼有此茶冲泡时乳花翻飞的意思(宋时茶名凡带“乳”字者,也都是由其茶汤乳白而得名)。杨先生以为“泉水沸则四飞”,亦属误解。
    至于“离凤怨”的“凤”字,最基本的意思也是茶名。《宣和北苑贡茶录》、宋赵汝砺《北苑别录》中,都有“大凤”“小凤”等名目。但吴文英将它“活”化成了“凤凰”。宋代的茶多制作为茶饼,饮用前先须掰开,分为小块,方能碾磨成茶粉,故词人形象地称为“离凤”——分离的凤凰。“分离”,自然是伤心的事情,故曰“离凤怨”。此三字遣词生动,且文从字顺,杨先生说“‘离’疑‘雏’误”,大可不必;说“‘雏凤怨’是煎茶声”,也颇牵强——“怨”可以是心理、情态,不一定出声。
关于全篇文义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二曰:“此因夏日烹茶忆姬之作。”
    又说“莺燕静幽坊”句曰:“‘幽坊’为姬平日所处地方。”
    又曰:“下片换头,即转到姬去,去则‘笙歌断’矣。”
    又说“人去月侵廊”句曰:“‘人去’是一词之主。”
    按:此词有题曰“茶”,宋人此类“茶词”甚多,其体例每泛咏饮茶之事,而非实录某次具体的饮茶事件。这是我们审视吴文英此词的一个重要的具有参照系性质的前提。凡此类有题目的词,诠释的弹性空间比较小,很难随心所欲地加以附会。因此,像杨先生这样硬将此词与作者私人的爱情故事挂钩,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字字句句坐实,不能说是明智之举。
    从词人所给定的文字来揣摩,我们只能认为,此词所咏乃“坊曲”(即“青楼”)间与茶相关之事。“笙歌断”,是说宴席已到了尾声,音乐歌舞节目结束。酒罢解渴,故须饮茶,于是乃有“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云云。末句“人去月侵廊”,则言席终人散,月照回廊,喧极之后,复归冷寂。
    要之,通篇实无一字可以证明是写“姬去”与“忆姬”。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7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1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怀饱满,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3-11-14 10:40 编辑

       据《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有龙凤、石乳、白乳等十二等,用以充岁贡及邦国之用。”可见,词中的“石乳”确系茶名,专供皇家享用及赏赐之用。
       宋代茶叶以团茶、饼茶主要形态出现,属于紧压茶,大概因为运输方便的原因。团状、饼状的紧压茶被人们称为“片茶”。当然也有散状的茶叶,主要指平民百姓家的茶,称为“草茶”或者“散茶”。宫廷专用茶都是团状、饼状形态。按大小有大团茶、小团茶之分,且美其名为大凤、小凤。宋人点茶时,先从团茶上掰下小块,碾碎,至于茶盏中,用沸水冲泡,后用铣在茶水中抖搅出乳沫,是为点茶。故一套点茶工具共十二件,雅称为“十二先生”。若按此情况来看,先生认为“离凤”是指从团茶中掰下一块之形象语。此看法是正确的。若如此,按事理顺序则“石乳飞时离凤怨”句为倒置句,应是先言“离凤”,再言“石乳飞”。因为用韵之需,故采用倒置语序。另外,“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两句明显是写点茶时的情况(茶的形态与气味),且两句是对句,只有前一句改变语序才能形成工稳的对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判断是否为“忆姬”之作,一则资料有记载,二则词作中是否有关于与“姬”相关的词句暗示。
       一种理解认为,此作确为“忆姬”。证据如下:
      1、“松风远”乃用苏轼忆妻之作中“明月夜,短松冈”句。
      2、“莺燕”喻指青年男女之情事。苏轼《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中言“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朱淑真《恨春五首(其二)》中句“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与单栖各自知”。
       3、“笙歌断”喻指情爱分离,音信全无。冯延巳词《采桑子》中有句“纵有笙歌亦断肠”。
       4、尾句“人去月侵廊”中“人去”指吴文英在杭时的妾年轻去世,与吴文英阴阳两隔。
       5、下阙中“离”、“怨”、“分处”等词都抒发了吴文英对妾离世的情感。
       第二种认为,该作只是抒写吴文英流连秦楼楚馆至夜时,散场后与歌姬点茶分手之情况。
        “静幽坊”是散场后的情况。“妆褪宫梅人倦绣”描写歌姬们散场后眉妆卸去、人困倦之情状。“梦回春草日初长”句是写词人还流连白日的笙歌欢愉,不舍离去,恍如做梦一般。“瓷碗试新汤”句写词人不愿离去,故与其中一歌姬点茶为乐。“笙歌断,情与絮悠扬”写笙箫已默,词人情绪仍不减。最终还是要离开回住处的,所以“人去月侵廊”是写词人离开时的环境。
       第一种理解该词为哀伤之作,第二种理解该词为欢愉之作。似乎都有道理。然而细读第一种解词,有几处论证可商酌:证据一“松风远”借苏词之语典的解说似乎勉强,在愚看来乃牵强附会之说。证据二关于“莺燕”解说也站不住脚。莺燕之男女情事有调笑愉悦之意趣,与“忆姬”之哀伤不符。证据三关于“笙歌断”固然可以喻指情事断绝,然亦可理解为实写笙箫已停,欢场以散。证据四言“人去”指妾离开或逝去故是不错,然亦可实写人离开归家之意。如前所言,“离凤怨”是指掰茶之拟化形象语。故第一种解梦窗词实是坠入“忆姬”的固式思维当中矣。
      综观此作,“妆褪宫梅人倦绣,梦回春草日初长”之女子情态与“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之点茶妙雅是何等风流韵事,欢愉之意显然。故第二种解词更为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7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1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一路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9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