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4-5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幸年头决堤口——决堤口仄平仄,完全正确!
用王力先生的话来回答:“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王力《诗词格律》第二章,第三节,律诗的平仄,(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姑且举几个例子:
1、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4、杜甫“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杜甫“春宿左省”:“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6、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7、杜甫“宿府”:“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8、李商隐“无题”:“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9、毛泽东“送瘟神”之二:“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10、毛泽东“答友人”:“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当然还可以举出更多的范例,以上所举诗人也够权威的吧。这种特定格式,正如王力教授所说,很常见,已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了。
这应是一个基本常识问题,给您指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为什么老是重复这种低级的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