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九文 于 2024-12-6 17:52 编辑
347·组诗系列七律·97·地藏王菩萨救母亲(普度众生)·九青
文/九文-2024-12-06-17:00-作于南京一中
我母难调邪见地,毁讥三宝妄言经。
死虽日浅投何处?不但心灰恨怎宁?
菩萨心怜流布母,婆罗门享特权廷。
贪心膨胀痴疑慢,五毒齐全度罪灵!
注释:
邪见地:
1、见地的意思是指对事物深刻、全面的认识,高出人们一般的理解。它建立在丰富的经历和体会的基础上,并由简约的形式表达出来。
2、邪见地:佛教指无视因果道理的谬论。泛指乖谬不合理的见解。
《殖祘庬詵餕》:“磼岖邿鶠、邿氄、邿醝、邿乊近、邿餠燖、邿留譨、邿礔嫶,麗猂卂牳、鳀衐、梴榫、骆岁、胋崧。”
《晢葦鎊倦寜·鸲採舛駘晎駘倦》:“胋髸邿鲑螎胤蚐,胋崧晁搳仇攉弪。”
賽棤殖煖《廑〈箄駋·纸嘠〉》:“衏採堍贤矑詺胋崧,留騡山笈,糷奏笸檇,眕緪爇傜镾。”
婆罗门:
一、婆罗门种姓的起源:
婆罗门种姓源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最初由雅利安人创立。当时印度社会结构因部落战争和征服发生变化,雅利安人不断扩张领土并与当地土著结合,逐渐形成种姓制度,婆罗门教认为人类种姓制度由神创造,婆罗门被视作最高种姓,是神的代言人和印度最高的智者。
婆罗门种姓的社会地位崇高地位,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享有最高特权的社会阶层。是因为婆罗门是祭司和学者的阶级,被视为印度社会中最崇高的种姓,是精神统治者,在古印度被认为是一切知识的核心人群。享受多种特权:1、出生时受特殊保护:出生的孩子会被军队专门看护。2、经济特权:可以免交各种捐税,人们认为他们已用虔诚行为偿清这种债务。3、司法特权:不得被处以死刑或任何类型的肉刑,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现代印度社会,尽管法律上种姓制度已废除,但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中,这种观念至今在印度拥有一定相当大的影响力。
1、文化传统和信仰方面的影响:
担任印度社会的知识分子和思想领袖,他们的观点和信仰影响印度的道德和伦理标准,同时影响印度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他们掌握了印度古代文化和科学知识的精髓,编写了许多重要文献,如《吠陀经》、《奥义书》、《摩诃婆罗多》等传授给后人,对推动印度现代教育和知识产业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2、政治方面的影响:
在印度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通常被视为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权威人物,这种信任和尊重为印度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这种种姓制度存在的弊端问题体现两方面:
1、社会不平等:
种姓制度以出生划分阶层,婆罗门天生享有特权,而首陀罗等低种姓人群处于社会底层,被迫从事最低贱的工作,如清洁、焚尸等被认为不洁的工作,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主流之外,没有机会获得教育、权利和尊重,这种制度造成极大的社会不平等,不同种姓之间隔阂很深,社会流动性受限,阻碍社会进步和平等。
2、也是现代社会的遗留问题。
虽然1947年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被废除,种姓歧视被视为非法,但在实际生活中,种姓制度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难以完全消除,依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印度社会的人际关系、职业选择、婚姻等方面,几乎全面阻碍社会的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