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九文 于 2024-12-23 13:03 编辑
我以陆游的口吻作七律·1·遗踪犹吊慰妻(唐婉)悲·十灰
文/九文-2024-12-23-12:00-作于南京一中
沈园不复谢春台,夕日城楼画角哀。
桥下秋波伤绿柳,心中倩影惜红梅。
香消四十年魂去,劫历三千岁月摧。
行作稽山培土泣,遗踪犹吊慰妻来。
春台:
指春日登眺览胜之处:这是“春台”最原始的含义。
出自《老子·道经·二十章》,其中写道:“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这句话描述了人们在春天里登高望远,享受美景的情景。
饬:
读【chì】,基本解释有几点。
1. 整顿;使有条理 整~纪律。
2. 谨慎;守规矩 谨~。
3. 旧指上级命令下级 ~令。
4. 古又同“敕”。
5. 古又同“饰(shì)”。
二、详细解释:〈动〉
1. (形声。从人,从力,食声。本义:修整,整治)
2. 同本义
《说文》:“ 饬,致坚也。”
《国语·吴语》:“周军饬垒。”注:“治也。”
《淮南子·本纪》:“饬曲岸之际。”
《诗·小雅·六月》:“戎车既饬。”
又如:整饬;饬装(整备行装);饬兵(整顿军队)
3. 命令 。
如:饬差(责令派人);饬知(上级官署给属官的告谕公文);饬查(命令下属调查)。
4. 告诫。通“敕”
《史记·五帝本纪》:“ 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说苑·修文》:“ 修德束躬,以自申饬,所以检其邪心,守其正意也。”
《汉书·五行志上》:“双饬众官,各慎其职。”
《汉书·杨恽传》:“ 欲令戒饬。”
又如:饬厉(告诫勉励。也作敕厉);饬勉(告诫勉励)。
5. 指责 。
如:饬责(斥责)
二、〈形〉
1. 谨慎的;恭敬的。
《匡缪正俗》八:“饬者,谨也,敬也。”
又如:饬备(谨慎防备);饬愿(谨慎诚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