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九文 于 2024-12-25 10:51 编辑
七律系列·13·修仙入定话妖魔·一东
文/九文-2024-12-25-10:20-作于南京一中
暝涨鲸波浴日红,乘云海上袖清风。
佛光化现三千界,金阙悬浮九万蓬。
潮退龙飞翻巨浪,魔嚣妖虐戏琼宫。
九文惩恶抓魑魅,唐婉安心入定空。
注释:
暝:
读【 míng】,基本意思是 天色昏暗,也就是日落或黄昏的时候。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一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也可以用来指代黄昏这一时间段。
在古代文献中,“暝”经常被用来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色。例如,《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的句子:“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主人公带着忧愁的心情走出了家门。
在古代诗词中,“暝”也是一个常用的意象。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作品《宿江边阁》中写道:“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这里的“暝色”指的是傍晚时分天空的颜色,整个句子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的景象。
其他用法,除了上述的基本含义之外,“暝”还可以用来形容幽暗、昏暗的环境。例如,“暝途”指的是昏暗的道路,“暝茫”则是指模糊不清的状态。
综上所述,“暝”是一个与黄昏、夜晚相关的汉字,它的使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描述天色的变化和夜晚的氛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暝”常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宁静、甚至略带忧伤的氛围。
鲸波:
在古代诗词中多用来形容巨浪。
“鲸波”词汇的出处例如1. 杜甫作五律·《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
暝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 离亭酒盏薄,停棹泪花粗。
帆影连三峡,猿声绕五湖。 相思不可见,回首独踌躇。
译文: 傍晚时分,巨浪翻滚,衡阳的大雁逐渐远去。 离别的酒杯显得如此淡薄,停下船桨,泪水不禁滚滚而下。 帆影连接着三峡,猿猴的叫声环绕着五湖。 思念之情无法相见,只能回头独自徘徊。
诗作的注释:
暝涨鲸波动:暝,傍晚;鲸波,巨浪。
衡阳雁影徂:衡阳,地名,雁影徂,雁影渐远。
离亭酒盏薄:离亭,送别的亭子;酒盏薄,酒杯显得淡薄。
停棹泪花粗:棹,船桨;泪花粗,泪水滚滚。
帆影连三峡:帆影,船的影子;三峡,地名。
猿声绕五湖:猿声,猿猴的叫声;五湖,泛指江南湖泊。
相思不可见:相思,思念;不可见,无法相见。
回首独踌躇:回首,回头;独踌躇,独自徘徊。
诗作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当时他流寓江陵(今湖北荆州),准备前往湖南。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郑少尹审的深厚友情和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诗作的赏析:
这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首联通过“暝涨鲸波动”和“衡阳雁影徂”两个意象,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江面景象,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壮阔,也暗示了离别的氛围。颔联“离亭酒盏薄,停棹泪花粗”直接抒发了离别时的伤感,酒杯虽薄,但情感却浓烈。颈联“帆影连三峡,猿声绕五湖”通过帆影和猿声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气氛。尾联“相思不可见,回首独踌躇”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奈的孤独。
“鲸波”词汇的出处例如2. 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原文: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宋·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诗作的译文:
客人很久没有来了,美好的景色为你留下。在西楼尽情吟诗赏月,何必在意时间的流逝。唤起满天的明月,照亮我心中的冰雪,胸怀如百川般浩荡。鲸鱼还没有吞下大海,剑气已经横贯秋日的天空。 野外的光芒浮动,天空广阔无垠,万物显得幽静。中原的遗憾,不知今夜有多少人在忧愁。谁会想到英雄已经老去,功名微不足道,决策仍然犹豫不决。这件事难以解释,只好留待来日再说了。
诗作的注释:
客子久不到:客子,远方的客人;久不到,很久没有来。
好景为君留:好景,美好的景色;为君留,为你留下。
西楼著意吟赏:西楼,楼阁;著意,用心;吟赏,吟诗赏景。
何必问更筹:更筹,计时工具;何必问更筹,不必在意时间。
唤起一天明月:唤起,召唤;一天明月,满天的明月。
照我满怀冰雪:满怀冰雪,心中充满纯洁的情感。
浩荡百川流:浩荡,广阔;百川流,百川汇聚。
鲸饮未吞海:鲸饮,鲸鱼饮水;未吞海,还没有吞下大海。
剑气已横秋:剑气,剑的光芒;已横秋,已经横贯秋日的天空。
野光浮:野光,野外的光芒;浮,浮动。
天宇迥:天宇,天空;迥,广阔。
物华幽:物华,万物;幽,幽静。
中州遗恨:中州,中原地区;遗恨,遗憾。
不知今夜几人愁:不知今夜有多少人在忧愁。
谁念英雄老矣:谁念,谁会想到;英雄老矣,英雄已经老去。
不道功名蕞尔:不道,不认为;功名蕞尔,功名微不足道。
决策尚悠悠:决策,决定;尚悠悠,仍然犹豫不决。
此事费分说:此事,这件事;费分说,难以解释。
来日且扶头:来日,将来;且扶头,暂时放下。
诗作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担任江西提点刑狱期间,他在月波楼与友人马叔度一同赏月,感慨万千,写下此词。词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壮志未酬的无奈。
诗作的赏析:
这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上片通过“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等句子,展现了词人内心的高洁和壮志。特别是“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两句,用鲸鱼饮水和剑气横贯天空的意象,表达了词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下片则转入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等句子,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最后两句“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则表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坚定。
“琼波”词汇的出处·3.唐代· 李白《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诗作的译文:
北上的路为什么这么艰难?因为要沿着太行山前进。山路盘旋陡峭,巉岩直插云霄。马蹄在侧石上绊倒,车轮在高岗上损坏。沙尘遮蔽了幽州,烽火连接着朔方。杀气弥漫在剑戟之间,严寒的风撕裂了衣裳。巨鲸在黄河两岸奔腾,凿齿在洛阳驻扎。前方没有归期,回头思念故乡。在冰雪中感到凄凉,悲号声断绝了中肠。衣不蔽体,皮肤比枯桑还要干燥。汲水被山涧阻挡,采薪要爬过长长的山坡。猛虎摇动尾巴,磨牙如秋霜。草木不能充饥,只能喝零落的露水。感叹北上的艰辛,停下马来为之悲伤。何时才能天下太平,开颜见到天光。
诗作的注释:
北上何所苦:北上,向北行进;何所苦,为什么这么艰难。
北上缘太行:缘太行,沿着太行山。
磴道盘且峻:磴道,石阶;盘且峻,盘旋陡峭。
巉岩凌穹苍:巉岩,险峻的岩石;凌穹苍,直插云霄。
马足蹶侧石:马足,马蹄;蹶侧石,绊倒在侧石上。
车轮摧高冈:车轮,车轮;摧高冈,损坏在高岗上。
沙尘接幽州:沙尘,沙尘暴;接幽州,遮蔽了幽州。
烽火连朔方:烽火,烽火台的烟火;连朔方,连接着朔方。
杀气毒剑戟:杀气,杀伐之气;毒剑戟,弥漫在剑戟之间。
严风裂衣裳:严风,严寒的风;裂衣裳,撕裂了衣裳。
奔鲸夹黄河:奔鲸,巨鲸;夹黄河,黄河两岸。
凿齿屯洛阳:凿齿,传说中的怪物;屯洛阳,驻扎在洛阳。
前行无归日:前行,向前行进;无归日,没有归期。
返顾思旧乡:返顾,回头;思旧乡,思念故乡。
惨戚冰雪里:惨戚,凄凉;冰雪里,冰雪中。
悲号绝中肠:悲号,悲号声;绝中肠,断绝了中肠。
尺布不掩体:尺布,一小块布;不掩体,不能遮蔽身体。
皮肤剧枯桑:皮肤,皮肤;剧枯桑,比枯桑还要干燥。
汲水涧谷阻:汲水,汲水;涧谷阻,被山涧阻挡。
采薪陇坂长:采薪,采柴;陇坂长,长长的山坡。
猛虎又掉尾:猛虎,猛虎;又掉尾,又摇动尾巴。
磨牙皓秋霜:磨牙,磨牙;皓秋霜,如秋霜一样白。
草木不可餐:草木,草木;不可餐,不能充饥。
饥饮零露浆:饥饮,饥饿时喝水;零露浆,零落的露水。
叹此北上苦:叹此,感叹;北上苦,北上的艰辛。
停骖为之伤:停骖,停下马来;为之伤,为之悲伤。
何日王道平:何日,何时;王道平,天下太平。
开颜睹天光:开颜,开颜笑;睹天光,见到天光。
诗作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白北上途中,描述了他沿途所见的艰难险阻和内心的悲凉。诗中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作的赏析:
这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沉。通过“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等句子,描绘了北上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战争的残酷。特别是“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等句子,生动地表现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最后两句“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希望这些诗词及其赏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鲸波”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如果您有其他具体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袖:动词,藏在袖中。“袖清风”,清风穿入袖子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