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九文 于 2025-4-17 19:14 编辑
七律系列·201·九文(陆游转世的)·青衫初入九重城感怀吟·一东
文/九文-2025-04-16-18:40-作于南京一中
江山风月无常主,海纳千川乃大空。
帝德传承千载续,皇权弹压几时终?
天蓬雪水皆焉取,地岳根苗不可同。
何必归乡哉者也?闲人即驻是仙翁。
说明:
这首诗我是以陆游的口吻作为今天的我,表达了我对腐败的皇权乃至其至高无上的负面影响的隐忧,对于皇权弹压江山,掌控政权的话语权独断专行,俨然不顾百姓的感受,俨然不顾国家衰败的隐忧以表示持批评的态度。我以陆游的口吻写这首诗,又何尝不是被贬后,弄了所谓的八品官职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苏东坡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而我陆游晚年辞官回归故里帝乡开荒种地,同样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郁闷心情呢?
注释:
江山风月无常主:
出自《东坡志林·临皋闲题》的宋词诗作:“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作品译文:
临皋亭下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江山风月,本来是没有主人的,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听说范子丰新买了园子,不知和我这里比怎么样?我和他差的,也就是我这儿不能缴税吧。
创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
地岳:
1、 文学中的“地岳”词汇的意思指文化隐喻。
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以“地岳根苗”比喻风流佳话背后的潜在祸患,暗指因果关联。
2、可以指宫地岳神社、人间神仙居住的庙宇建筑。
例如:日本福冈县福津市,是宫地岳神社总本宫。
3、也可以指特色景观:每年2月和10月可见“光之道”奇观(夕阳与参道轴线重合)。
4、也可以指文化活动:举办竞书大会、传统婚礼仪式等。
5、也可以指防治的地质灾害。
重庆时乐浦事务所曾开展“地岳灾害防治”相关研究,推测为“地质灾害”的表述误差。
6、也可以指地形地貌的测绘术语。
西南交大测绘协会用“量地岳之貌”形容地形测绘,可能将“地岳”作为山地地貌的泛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