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记
各位看官,今儿咱唠唠我家老爷子 —— 这位堪称“现实版开挂人生”的主角。打我记事起,我爸就像个神秘的“人间蒸发者”,为了保家卫国,加入志愿军,把我和老妈留在家里眼巴巴盼着。不过您别说,就因为我姨祖母这位解放前的“地主家的亲戚”,老爷子蹭了几年私塾的学习机会,摇身一变成了志愿兵里的“文化担当”。一进部队,别人扛枪,他倒好,直接被派去学驾驶技术,这操作,妥妥的“技能点歪但很有用”。退伍回地方,顺利入职万县48队运输公司当司机,到了上世纪66年,更是“逆袭”成功,直接给云阳县委书记开车,一路干到退休,简直是职场励志典范。
在我心里,老爷子那就是家里的“定海神针”,不,得说是“巍峨大山”!就说家里修房子这事,别人修房靠请工人,我家老爷子挽起袖子,带着几个舅舅就开始“极限操作”—— 划木、建房,硬是亲手搭起一排崭新的木房子。后来家里人丁兴旺,房子不够住,又得扩修。当时我十五六岁,正是能出力的年纪。这次要修转角的砖瓦房,转角处地势低,还得修石头保坎。老爷子大手一挥,出钱!我们晚辈也不含糊,出力!为了建材,老爷子不知道从哪儿搞来两袋尿素化肥,跑到山上一通“以物易物”,换来了3立方松木和柏木。我和叔叔更是化身“工地达人”,自己打砖、挖窑、烧砖,吭哧吭哧干了近两年,愣是把砖房子修得漂漂亮亮。在那个砖房稀罕得跟大熊猫似的年代,我家这房子一落成,邻居们的羡慕眼神跟不要钱似的,每天都能收获一大波“哇塞”。
再说说我读书那会儿,正赶上十年动荡,学校里乱成一锅粥。学生们忙着当红卫兵,老师们也没心思上课,整个就是“摆烂”状态。我初中毕业,果断选择“躺平”—— 不读高中了!老爷子问我为啥,我理直气壮:“读高中也是混日子,要想我好,就让我自学!您可得大力支持!”老爷子一头雾水,问咋支持,我张口就要他帮忙借书。嘿!您猜怎么着?老爷子行动力超强,给我借来了一堆书,连四大名著都安排上了。那段时间,我一边在生产队挥汗如雨地劳动,一边抱着书“啃”得津津有味。可能是自学的古文功底太扎实,在一次躲都躲不掉的大队社员大会上,我用毛笔小楷写了篇发言稿,好家伙,一发言就炸了锅!全场掌声雷动,稿子当场就被公社书记“截胡”,当天晚上就在公社广播站“C 位出道”,第二天还登上了公社的墙报“头条”。这波“高光时刻”,直接让我在公社大队领导那儿刷满了好感度,第二年就被推荐去参加赤脚医生培训。一年半后,我风风光光回到大队卫生室当上了医生。
到了 90 年代初,我靠着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和病案,开始在《四川中医》《新中医》《全国误诊误治文集》等省级以上杂志刊物疯狂“输出”,发表了10余篇医学论文。论文发得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一不小心就评为了90年代末的 “重庆网络名医”。说真的,要是没有老爷子当年“有求必应”帮我借书,我哪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老爷子,您就是我人生路上的“最强辅助”,必须给您老人家点个大大的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