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格老也

有请针叶林、如观、杨逍、吟者、瑞丰堂、行者、五云山...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7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27 08:23
看看其他人那些答题,全都死在形迹上,粘成了一团面饼,这就是差别嘛。 ...

落日惜秋水,归帆辞晚晖。相别谁伴语,哀鹭叫声微。
格那丁评:“惜”“辞”劣,尾句面目可憎,不如原诗远甚。
――――――――
这里为何要改为“惜”与“辞”?就是要作铺垫,为后句“相别”烘托场景。

你说它不好你可以写一个让我看看?光说不练假把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一首诗的解析    【删除】
【修改】 【配图】 【配乐】 格那丁 发布于2017-03-27 08:56   点击:0   评论:0   手机浏览

铜官洲上
落日依秋水,归帆入夕晖。相逢无一语,叩岸浪声微。
1、你认为这首诗优秀、平庸还是较差?(初级水平/10分)
2、如果这首诗有问题请指出,并分析之。(中级水平/30分)
3、如有问题请改正或据此重写一首。由于铜官洲较偏僻,可适当放宽范围,写楚地亦可。(高级水平/60分)
水静荷菲
落日归秋水,翔帆度夕晖。岸高人独立,心共彩云飞。
格那丁评:虚飘,倒不如原诗沉着耐品。
如观
落日惜秋水,归帆辞晚晖。相别谁伴语,哀鹭叫声微。
格那丁评:“惜”“辞”劣,尾句面目可憎,不如原诗远甚。
森绿
落日沉秋水,孤帆入夕晖。别离无一语,叩岸浪声微。
格那丁评:“沉”字未必佳。“孤帆”不如“归帆”。似觉问题所在,但不知如何落笔。
针叶林
山影航程暗,帆尖映夕晖。群鹅似相识,急向岸边飞。
格那丁评:胡拼乱凑,不会写诗者。
瑞丰堂
落日萧秋水,归帆渐渐晖。相逢无别语,叩岸听声微。
格那丁评:越改越不通,“萧秋水”“渐渐晖”尤可笑。似针叶林。
五云山人
楚地拂新柳,巴山啼子规。轻舟几时发?春草又芳菲。
远影依秋水,孤帆入翠薇。潮来无一语,潮去满斜晖。
格那丁评:辞胜意者,俗套。勉强说三四句尚可,一二句凑数,功力不到。
 
关于此诗,首先的责难是说“落日”“夕晖”重复,如一网名针叶林的说:“用杨逍的话说,就是叠床架屋,前言不搭后语。”这是皮相之论。是否重复不能只看词汇,得结合上下文看,如有需要用一用还可取得特殊效果,毕竟“落日”“夕晖”不是一个事物。类似的句子古人也用过:“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落日斜飞盖,余晖承画轮”“彩云凝落日,细浪弄斜晖”“落日延西林,蜻蜓弄斜晖”,可见不是绝对禁忌。具体到这诗,看不出什么特殊需要,换一个也可以,并且难度不大,这样画面感会好一些。
其次,有人说此诗有抄袭嫌疑,说什么“意象陈旧,拾人牙慧”,并举“白日依山尽、孤帆一片日边来、相逢无一语,欲诉从何许、偏到相逢无一语、浪声微,雁声凄,转觉回头知己稀”为证据。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别有用心者。照此标准,古诗就没法写了,梅兰竹菊,风花雪月,抄袭何其多?抄袭与否得看整体构思与立意,不是看单字单词,此乃基本常识。
最后,很多人没读懂这诗,针叶林是个代表:“相逢主语不明。浪声微脱离主题。意境零散,主题不明,没有诗意。”没有论证只有结论叫耍流氓,是扣帽子、打棍子,把读诗解诗作为打击对手的工具,一种很恶劣的做法,“文革”做派。另外,从改作亦可看出很多人没读懂这诗。
回到起点,看看原诗是什么意思。此诗前两句写日暮之景,日落秋水,归帆远去,这个好理解(?),古诗里有很多。问题在后两句,从秋日晚景一跳到“相逢无一语,叩岸浪声微”是什么意思?这要你释放储存,想象补足。其实说来也简单,后两句无非说相对无语,唯有浪声微微,此时无声胜有声。日落秋水,归帆远去,两人相对无语,唯听浪声微微,这意境、氛围营造不错,含蓄有味。读懂了意思,再回头来看改作,能理解我说“都不及原作,大抵求形迹亦不得,况复神妙哉”了?这些改作与原作比颇有差距,尤其如观、针叶林、瑞丰堂的改正,简直牛头不对马嘴,连基本的遣词造句都不过关,何论诗家法眼?
我的意见是:1、“落日”“夕晖”可换一个。2、“归帆”理解为回去(远去)的帆于义为胜。3、“叩岸”属衍词,或有更好的表达选择。4、五绝须一气贯注,不可胡乱拼凑(如观、针叶林、瑞丰堂的改正就是拼凑,尤其针叶林,粗恶)。所以,我认为有两种方案,要么改写一二句保留三四句,要么改写三四句保留一二句。理由呢,是这诗一二句与三四句不谐,这才是主要问题。“落日依秋水,归帆入夕晖,”这联写得比较大,由于文化积淀作用,很容易让人与离别挂钩。日落秋水,归帆远去,正是离别光景,现在却放在相对无语,浪声微微上头,就有点不称,即格调抵牾。三四句静邃,这需要一二句与之配合,稍稍压抑一点,调子放低一点(这是最优方案)。很多人写绝句不能领会整体语义与语感,往往前后联衔接不好,掌握不好那个度,尤其五绝,别看只有20字,可它比律诗、七绝的写作难度更大。

点评

病症被你诊断出来了,真准!不知大师能否医治?原诗的高度非妙手不得治也。 我的治疗方案是保守疗法,微动表皮,保留格调,就像维纳斯的残缺美谁能补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0:39
这里的归帆应是打渔归来的帆船,赶着日落之前回家。如果是远离的帆船应是一大早就启航,这才符合常理。没有说趁着天黑出发的,那是出去打夜战还差不多。 落日,夕晖,秋水都是衰落之象,只能让人联想起别离,怎么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0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27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3-27 09:36 编辑

此诗作者明确表示,是写相逢,不知格老如何真正看懂。别人说夕晖与落日重复是皮相之论,然而格老毕竟要换一个。抄袭与否得看整体构思与立意,不是看单字单词,此乃基本常识。【不知道单句怎么界定】 然则格老似乎对于本作的整体构思与立意也并不十分满意。
顺便请教一下,对于集句然而并不标注,格老怎么看。

点评

他一向视好句如珍宝,不找到满意的续句,是不肯成诗的。 我个人对这种做法感到惊异,但可以理解并敬佩。的确是爱诗成痴,我做不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7 0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27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刽子手以【莫须有】为由,时刻准备着【开刀问斩】啦!
希望大家千万要【提心吊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7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3-27 09:34 编辑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27 08:58
【原创】一首诗的解析    【删除】
【修改】 【配图】 【配乐】 格那丁 发布于2017-03-27 08:56   点击 ...

这里的归帆应是打渔归来的帆船,赶着日落之前回家。如果是远离的帆船应是一大早就启航,这才符合常理。没有说趁着天黑出发的,那是出去打夜战还差不多。

落日,夕晖,秋水都是衰落之象,只能让人联想起别离,怎么可能联想起相逢呢?

既便是硬要写相逢也要交待出是时光缺暂为好,因为你前两句所烘托的就是这个场景。

落日秋水,归帆晖。相别谁伴语,哀鹭叫声微。(如观句)

落日秋水,归帆晖。相期留促语,哀鹭叫声微。(如观句)

点评

一词多义,具体在某诗里怎么解,得结合上下文(语境)。这个常识也不懂的话,你就只好背着书包回到中小学去回炉、回锅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27 0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27 08:21
才具秀拔,真逸才也。《沧浪诗话•诗辨》说:“夫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谓不涉理 ...

真笑晕了……

不得不说,看你自吹的确有几分可爱,不像看有的人自吹那么恶心。

小心被人扁哈。

点评

实话!自己回头看看那些个续句,是不是很多人粘着前两句意思上,一点放不开?写得死板板的,干巴巴的,土里吧唧的(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0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老也 于 2017-3-27 09:39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3-27 09:31
这里的归帆应是打渔归来的帆船,赶着日落之前回家。如果是远离的帆船应是一大早就启航,这才符合常理。没 ...

一词多义,具体在某诗里怎么解,得结合上下文(语境)。这个常识也不懂的话,你就只好背着书包回到中小学去回炉、回锅了。比如“残月数峰西”的“残月”怎么解?这要结合上下文,还有你对诗的修养程度,有些人理解深,有些人理解浅,有白痴完全不能理解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27 0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27 09:07
此诗作者明确表示,是写相逢,不知格老如何真正看懂。别人说夕晖与落日重复是皮相之论,然而格老毕竟要换一 ...

他一向视好句如珍宝,不找到满意的续句,是不肯成诗的。

我个人对这种做法感到惊异,但可以理解并敬佩。的确是爱诗成痴,我做不到。

点评

好句前人甚多,喜欢运用,集句即可,并不丢人,拆散了重来,常有搭配不周,惹人诟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0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2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3-27 09:45 编辑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7-3-27 09:37
他一向视好句如珍宝,不找到满意的续句,是不肯成诗的。

我个人对这种做法感到惊异,但可以理解并敬佩。 ...

好句前人甚多,喜欢运用,集句即可,并不丢人,拆散了重来,常有搭配不周,惹人诟病。这句倒不是针对格老,而是对一种现象。

点评

集句是文字游戏中的游戏了。 我比较偏向于认同那种一字不可易的成词或成句借用。比如“相逢无一语”,只要的确、真正的出现了那种与前人一致的情与景的雷同和巧合,那就照写好了。无可非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0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7-3-27 09:33
真笑晕了……

不得不说,看你自吹的确有几分可爱,不像看有的人自吹那么恶心。

实话!自己回头看看那些个续句,是不是很多人粘着前两句意思上,一点放不开?写得死板板的,干巴巴的,土里吧唧的(俗)。:D

点评

你师徒俩不用唠叨,自己也步一首。 别人都步了,就你俩没步,步完了再发言,再来批评别人,这个要求合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09:52
嗯呢。也许是太过小心认真的缘故。考官与考生心态毕竟不同。你放得比较开,续句时。字里行间,通常是可以看出行文时的心理活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0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27 0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27 08:17
他们把你师傅当初出茅庐的初学者了,以为凭他们一个说文解字就能动摇他,殊不知这是最不能动摇他的,因为 ...

“他们把你师傅当初出茅庐的初学者了”

这是答应做我师父了。拉勾拉勾拉勾……)))
反悔的是小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27 0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27 09:44
实话!自己回头看看那些个续句,是不是很多人粘着前两句意思上,一点放不开?写得死板板的,干巴巴的,土 ...

嗯呢。也许是太过小心认真的缘故。考官与考生心态毕竟不同。你放得比较开,续句时。字里行间,通常是可以看出行文时的心理活动。

点评

是哦,格老一向放的开的,出个两句叫人续,自己续一句就算完成任务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0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27 09:44
实话!自己回头看看那些个续句,是不是很多人粘着前两句意思上,一点放不开?写得死板板的,干巴巴的,土 ...

你师徒俩不用唠叨,自己也步一首。

别人都步了,就你俩没步,步完了再发言,再来批评别人,这个要求合理吧?


点评

他说的是“一壶春雪试茶香”好吗?我续了四首,他续了两首,你一个字没有。 说话之前请搞清楚对方在说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0:04
你好意思说自己改的那几个叫步韵?人要自知自明。 找不到感觉,步什么步,真无知。以为谁都像你只会借用人家的诗框填垃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2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所有的词句组合都是来自前人熟套路,主题再被更替。作者真心不知道为什么写作了。

点评

我在这里是尽量用原题场景,原韵写,是为了表达批改意见。 不叫步韵可以,叫作批改意见。重新写一首更容易,如观没有抄袭别人的必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27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7-3-27 09:51
嗯呢。也许是太过小心认真的缘故。考官与考生心态毕竟不同。你放得比较开,续句时。字里行间,通常是可以 ...

是哦,格老一向放的开的,出个两句叫人续,自己续一句就算完成任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27 0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27 09:43
好句前人甚多,喜欢运用,集句即可,并不丢人,拆散了重来,常有搭配不周,惹人诟病。这句倒不是针对格老 ...

集句是文字游戏中的游戏了。

我比较偏向于认同那种一字不可易的成词或成句借用。比如“相逢无一语”,只要的确、真正的出现了那种与前人一致的情与景的雷同和巧合,那就照写好了。无可非议。

点评

化用其实并不反对。第一,点铁成金难,反之容易。第二,一切没有新意的化用都有耍流氓的嫌疑。第三,不强求,但大段引用前人资料,加一个备注是作者的修养体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27 1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3-27 09:52
你师徒俩不用唠叨,自己也步一首。

别人都步了,就你俩没步,步完了再发言,再来批评别人,这个要求合理 ...

你好意思说自己改的那几个叫步韵?人要自知自明。

找不到感觉,步什么步,真无知。以为谁都像你只会借用人家的诗框填垃圾?

点评

落日惜秋水,归帆辞晚晖。相别谁伴语,哀鹭叫声微。 格那丁评:“惜”“辞”劣,尾句面目可憎,不如原诗远甚。 ―――――――――― 这样评诗谁不会?人人都会。你要把自己的改动意见提出来。 把归帆解释为“启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27 1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3-27 09:52
你师徒俩不用唠叨,自己也步一首。

别人都步了,就你俩没步,步完了再发言,再来批评别人,这个要求合理 ...

他说的是“一壶春雪试茶香”好吗?我续了四首,他续了两首,你一个字没有。

说话之前请搞清楚对方在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27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7-3-27 09:57
集句是文字游戏中的游戏了。

我比较偏向于认同那种一字不可易的成词或成句借用。比如“相逢无一语”,只 ...

化用其实并不反对。第一,点铁成金难,反之容易。第二,一切没有新意的化用都有耍流氓的嫌疑。第三,不强求,但大段引用前人资料,加一个备注是作者的修养体现。

点评

学诗初,在下听到秦腔很是震撼,自己江南之越剧、黄梅戏之类,与之相比,天壤之别,于是写了一五绝,其结“如何六朝恨,不在大江东?”,去年读清诗,猛然间发现屈大均五律《秣陵》结“如何六朝恨,尽在大江东。”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1:03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者本身并不知道有这种与前人的巧合。 记得前年还是去年,我写过一首《春》,结句写的就是“听取新雷第一声”。正准备发帖时,看见师父发的《百年诗存》的绝句部分,第一首的结句正是我正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27 1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27 10:07
化用其实并不反对。第一,点铁成金难,反之容易。第二,一切没有新意的化用都有耍流氓的嫌疑。第三,不强 ...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者本身并不知道有这种与前人的巧合。

记得前年还是去年,我写过一首《春》,结句写的就是“听取新雷第一声”。正准备发帖时,看见师父发的《百年诗存》的绝句部分,第一首的结句正是我正准备发的绝句的结句。
大吃一惊后觉得委屈万分。将那首整个扔了。我知道我以前绝没读到过这句。

点评

学诗初,在下听到秦腔很是震撼,自己江南之越剧、黄梅戏之类,与之相比,天壤之别,于是写了一五绝,其结“如何六朝恨,不在大江东?”,去年读清诗,猛然间发现屈大均五律《秣陵》结“如何六朝恨,尽在大江东。”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1:09
这就是区别,有些人是费心从前人或者今人句子里面寻章摘句。恨不得没有一个字是自己的特色新想法。 有些人却是尽力出新。根据经验和商业原理。后者是吃亏定下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7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7-3-27 10:01
你好意思说自己改的那几个叫步韵?人要自知自明。

找不到感觉,步什么步,真无知。以为谁都像你只会借用 ...

落日惜秋水,归帆辞晚晖。相别谁伴语,哀鹭叫声微。
格那丁评:“惜”“辞”劣,尾句面目可憎,不如原诗远甚。

――――――――――
这样评诗谁不会?人人都会。你要把自己的改动意见提出来。

把归帆解释为“启行远去的帆”,只有“格大师”最拿手。


点评

你没见他说的“相逢复相别”和“相思复相望”吗?是说可以看成帆归了又去。 一根筋花岗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27 1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3-27 10:22
落日惜秋水,归帆辞晚晖。相别谁伴语,哀鹭叫声微。
格那丁评:“惜”“辞”劣,尾句面目可憎,不如原诗 ...

你没见他说的“相逢复相别”和“相思复相望”吗?是说可以看成帆归了又去。

一根筋花岗岩。

点评

“成帆归了又去了”?接着忽悠。又象“一壶春雪”一样,越描越黑。 “归帆入夕晖”,我问你这句话怎么解释? 归帆融入夕晖?归帆进入夕晖? 归帆是归来的帆船,是从远而近的,是越看越清晰的,怎么会融入夕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

回帖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0
发表于 2017-3-2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27 08:58
【原创】一首诗的解析    【删除】
【修改】 【配图】 【配乐】 格那丁 发布于2017-03-27 08:56   点击 ...

病症被你诊断出来了,真准!不知大师能否医治?原诗的高度非妙手不得治也。
我的治疗方案是保守疗法,微动表皮,保留格调,就像维纳斯的残缺美谁能补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发表于 2017-3-27 1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落日迷秋水,归帆下夕晖。迎怀人不语,拍岸浪轻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27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3-27 10:48 编辑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7-3-27 10:21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者本身并不知道有这种与前人的巧合。

记得前年还是去年,我写过一首《春》,结 ...

这就是区别,有些人是费心从前人或者今人句子里面寻章摘句。恨不得没有一个字是自己的特色新想法。
有些人却是尽力出新。根据经验和商业原理。后者是吃亏定下来的。创新能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跟风者存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发表于 2017-3-27 1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诗中秋水,兼指情人之眼,浪亦指心中波澜及情人之态

点评

这个思路是很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3-27 1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27 10:07
化用其实并不反对。第一,点铁成金难,反之容易。第二,一切没有新意的化用都有耍流氓的嫌疑。第三,不强 ...

学诗初,在下听到秦腔很是震撼,自己江南之越剧、黄梅戏之类,与之相比,天壤之别,于是写了一五绝,其结“如何六朝恨,不在大江东?”,去年读清诗,猛然间发现屈大均五律《秣陵》结“如何六朝恨,尽在大江东。”仅一字之差!幸好从未视人,删之了事!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27 09:52
如果所有的词句组合都是来自前人熟套路,主题再被更替。作者真心不知道为什么写作了。 ...

我在这里是尽量用原题场景,原韵写,是为了表达批改意见。

不叫步韵可以,叫作批改意见。重新写一首更容易,如观没有抄袭别人的必要。


点评

不谋而合,所见略同,与主动汲取引入,个人看来,是有区别的,当然,古人遇到这种情况,删除的并不鲜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3-27 1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7-3-27 10:21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者本身并不知道有这种与前人的巧合。

记得前年还是去年,我写过一首《春》,结 ...

学诗初,在下听到秦腔很是震撼,自己江南之越剧、黄梅戏之类,与之相比,天壤之别,于是写了一五绝,其结“如何六朝恨,不在大江东?”,去年读清诗,猛然间发现屈大均五律《秣陵》结“如何六朝恨,尽在大江东。”仅一字之差!幸好从未视人,删之了事!呵呵~!


不过,他这个,我看你不要给他辩了,因为不是一句偶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31 0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