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静心听风

分享清联201~205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1995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即”二句:典出《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shū)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之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上联是说:这里就是濠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1995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山在水”句:《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有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故谓有“遗音”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1995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话:此联化用之典,简注已经说明无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1995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联语略有经生味道。对联的切入也很有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1995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联,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以及他的联想能力,对写作的影响之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1995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联指鹿为马,言之凿凿,以此景为它景,把别处景观的内涵,赋予此间。 依稀记得还有数联采用此等笔法,都很有味道。待有机会找来一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1995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联是则类似凌波微步,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明明是写的此间景,忽然之间却转到山水知音的传说上面去。如果说,上联用庄子与梁惠王游于濠梁之上的典故,还略有痕迹的话,那么下联化用山水知音则达到了“大化无形”的境界,直若己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1995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们可以学习作者下联在化用前人作品的时候,根据需要,随意改变字句形式而不改变内在含义的手段。也要学习作者在上联,根据自己创作意图的需要,通过字句的些许变化,就改变了原文的含义,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作者对庄子与梁惠王的鱼我之争,根本没有任何兴趣,所需要的仅仅是要借用一下“非鱼非我”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皆乐景”。下联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1995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联的重字也很有特点。自然妥帖,没有生硬痕迹,没有那种为了重字而重字的刻意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1995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联语情景交融,化用典故,富有哲理,极耐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4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