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辛勤

[课件] 曲的咏物体

[复制链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③吟咏物性,形神兼备。
    咏物诗,兴会神到,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是一条至关重要的法则。人们在咏物诗词中所寻求的,绝不只是物象本身的描绘逼真,而是吟咏者本身的心灵感应。
咏物诗如果一味形似,则显得呆板学究.缺乏灵气;如果一味神似,则会离物太远,使人难以认知。因而应该是两者兼备,形神结合,这样就不再是只有形式上的摹拟,也不再会失之于空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④善用手法,比兴寄托。
    咏物体,要托物以伸意,要有所寄托。托物以言情,托物以说理。比兴寄托是我国古典旧体诗词写作的一种重要的惯常表现手法。咏物诗既然以物为吟咏的主要对象,那么比兴寄托便成为它的灵魂。就要充分表达自己所寄托的思想感情。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咏物诗既然以物为吟咏的主要对象,那么比兴寄托便成为它的灵魂。
体物寓意的咏物体有了寄托,能托物抒情,借物论理,可以显示出更丰富的内涵,可以表现更蕴藉深沉的形象,能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在的情感,也更加耐人寻味,感人至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⑤营造意境,物情交融。
    吟咏之物,作为审美客体,往往带有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物与情交汇一处,物和我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情物交融的艺术境界。要在画面上善于引导读者的目光,让读者接受作品所描写的物品的特性,接受作者营造的意境,从而达到物情交融的境界。借物言情,物我合一,属于咏物的最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⑥循环往复,层层递进。
在曲中,作者往往独运匠心,把时间、空间表面上打乱,实际上又思路缜密,把错综复杂的情感变化用若连若断、细腻而绵长的一股潜气来贯穿,使读者紧紧地跟着作者的思路连绵起伏,循环往复式地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欣赏和融合的境地。这种写法的特点,是咏物中穿插感情变化,故时空交替正好有助于此。它往往是以时间线索为主,穿插空间线索,最后达到咏物、叙事、抒情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⑶写作要点
①为何咏物
咏物诗词不是单纯为咏物而咏物,把内心最“触动”的一面充分体现出来,或赞美,或贬斥,或寄托,或感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②咏物须体物,须有见的
任何物件其实都含有一定的物理、哲理、内涵在。咏物,首先要体物。要剥开物之外壳,深入其内核,从中挖掘出物之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哲理或触发某种情绪。融进作者更多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这才能使作品充分凸现自我,动人心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③咏物当著趣味
咏物吟咏的是物,所以作品应具有必不可少的趣味。一首咏物诗词若没有趣味,读起来只会是味同嚼蜡,让人兴致索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④要用形象语言和形象思维
形象语言与形象思维是诗词写作的基本要求,无论你是单纯的歌咏、吟颂,还是寓理、讽咏兴寄,与或托物寄兴以言情,都应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充分运用形象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⑤善于发现亮点,学以为用。
  第一,如何发现亮点。
“亮点”一部分是指作品中入眼入心的词、句,一般不难发现。一部分是指作品中的关键句,或者结构语言等某种特色或手法技巧,这个可能需要一些理性的分析。善于发现亮点是学以为用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0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如何学以为用。
多练笔自然是好方法,有些技巧用多了就能随心所欲。灵活使用则可能推陈出新,别有意境,诗词的灵魂——真情实感依然来自于生活。具体看下面的曲例。
   例1:〔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元·王和卿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这支小令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高度的夸张。作者紧紧扣住蝴蝶之大,甚至夸张到了怪诞不经的程度。但是,怪而不失有趣,它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余,反复寻味,逼着人们去思索。从语言上看,小令恣肆朴野,浅近通俗,几无一字客词装饰,虽如随手之作,其味却端如橄榄,这正是散曲的上乘之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3 19: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