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罗烈烈

诗词应回到押韵上面来

[复制链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8-6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6 14:07
呵呵。wu、yi、,是无声母字,一加w,一加y,只是为了形式。
而de、bo、mo、te、le则是声母韵母都有的。后 ...

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母的拼音就不必强分为一方了吧?读音上d=de、b=bo、m=mo 等等...自然是无韵母,加一个就如yi、chi一样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8-6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6 14:13
呵呵。小学生都知道的,看样子可要补补这方面的课了啊

反正是辩论一下,没根的看法肯定经不住考验,一说出来确实有理就一定能被大众接受。所以说出自己意见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8-6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6 14:20
所以这个拼音方案不够科学。即然说是无声母,无韵母的,可偏又要来有声母韵母的形式来。有了这个形式,又 ...

对于分韵部来说,无韵母的字只能声母看作韵,无声母的就没这麻烦。jqx自带i,所以入i韵,b自带o,所以入o韵。既然z、zh都分在一个韵部了,e、er就没必要分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300

回帖

13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75
发表于 2016-8-6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8-5 23:50
切韵是隋唐时代,没有统一的注音字典,对全国方言尽量收罗,这样对用起来,各种方言都会感到不押韵。比如 ...

现在若是编撰一部《东南韵》,所面临的的背景与陆法言时候极为类似。
谁说普通话只有三十六个韵呀?远远不止这个数嘛。你说的是平声韵吧?

点评

应该是35乘3声等于105个韵部,相当于广韵206个韵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6 17:55
在现代的语文和诗词上,是不分声调韵,只分平仄,而平仄是一 一对应的,所以,只说平声韵就够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语文里,韵指的就是韵母,在音韵学上,韵是韵母和声调两部分。文字的发音不是由韵,韵母,更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6 1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300

回帖

13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75
发表于 2016-8-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6 09:21
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没有根据的。许敬宗的奏折只是认为切韵太繁,诗韵须从简。但没有任何记载证明是合到今天 ...

谁说许敬宗奏折直接合到平水韵部了?即便礼部韵略也不完全等同于平水韵嘛。
楼主从所谓中华新韵十四韵(几乎最宽)这一个极端,一下子跑到完全按各自独立的同韵来押韵这另一个极端,我意是说,完全可以按音色或音响效果相近原则适度归并,以方便多数诗者行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6 06:31
本就是按韵部押的。词韵就是韵部,曲韵也是韵部。词林正韵:第一部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
中原 ...

韵母,,韵,韵部,三者都是学术专用名词,含义不同,不可替换。既是韵部,何必冒名韵呢?押韵部又何必冒名押韵呢?一千多年的古代,既无国家学校,又无国家字典,老百姓好蒙。可现如今,所有的成年人和小孩都上过学校,再加上电脑互联网,还有那么好蒙吗?
严格地说,不仅十四韵不能叫,要改回十四韵部,就是韵部名也是有着坑挖拐骗的嫌疑的。因在汉语言里,根本就不存在有什么更韵,青韵,霞韵等之类的,更青霞花等都是文字的读音,而不是韵,不能用音替代韵。因此,韵部名,要么是eng ing  ia  ,要么就得写回更音,霞音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6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6 13:08
普通话可没有入声类的短促,知痴师发音都不轻弱。不妨跟d、t比之。

不是入声不入声,属于有规定的拼音的特殊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6-8-6 17:18 编辑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8-6 08:49
zi   ci   si   ri   zhi   chi   shi,小学生也知道,不会前后相拼得出读音。


      是吗?要是果真有人问你,资字念什么?你会回答念 z 吗?偶想你不会,你肯定会回答,念 zi ,口型先 i  后 z ,舌头怎样怎样,不是吗?既然如此,你还能说没有 i 吗?
      不能因为某些人拼读简单化直接念 z c  s ,就说没有 i  。事实上,z c  s 这三个声母的尾音都会爆发出很强的韵母 e  的声音。因此,你若将 zi  连续拼读几遍,就会感觉到好象是 ze 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吃车会谐到几乎同音的原因。
      如果是因为某些人拼读简单化直接念 z c  s ,就说没有 i  的话,那么,占全国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拼读不出牛鼻哼 ing  ang  eng 和羊绕舌 zh ch sh ,那你是不是说没有牛鼻哼和羊绕舌,应该取消呢?

点评

同音韵学一样,汉语拼音方案也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是专家学者们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制定的,要发表意见,先要了解它,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凭自己的感觉认为该怎样不该怎样是没有意义的。罗烈烈在严肃的理论问题上总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0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6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天骄 发表于 2016-8-6 14:29
现在若是编撰一部《东南韵》,所面临的的背景与陆法言时候极为类似。
谁说普通话只有三十六个韵呀?远远 ...

在现代的语文和诗词上,是不分声调韵,只分平仄,而平仄是一 一对应的,所以,只说平声韵就够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语文里,韵指的就是韵母,在音韵学上,韵是韵母和声调两部分。文字的发音不是由韵,韵母,更不是由韵腹,韵尾所决定,而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者的结合所决定。其中的韵母起到了最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点评

不敢苟同。押仄声韵的诗又如何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6 2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6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5 23:14
呵呵。针对无韵母字,虽以i作韵母,但实际上是不拼的。在普及普通话中,讲到过这个问题。 ...


      是吗?要是果真有人问你,资字念什么?你会回答念 z 吗?偶想你不会,你肯定会回答,念 zi ,口型先 i  后 z ,舌头怎样怎样,不是吗?既然如此,你还能说没有 i 吗?
      不能因为某些人拼读简单化直接念 z c  s ,就说没有 i  。事实上,z c  s 这三个声母的尾音都会爆发出很强的韵母 e  的声音。因此,你若将 zi  连续拼读几遍,就会感觉到好象是 ze 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吃车会谐到几乎同音的原因。
      如果是因为某些人拼读简单化直接念 z c  s ,就说没有 i  的话,那么,占全国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拼读不出牛鼻哼 ing  ang  eng 和羊绕舌 zh ch sh ,那你是不是说没有牛鼻哼和羊绕舌,应该取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 07: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