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老马

无争斋散曲杂谈(吕荣健)

[复制链接]

1232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5716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调式分类。
词根据长短分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一般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0字以上为长调。或分别称之为令、近、慢、引。自明代以后,称小令为小词,长调为大词,把引、近等词称为中调。根据段落又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双调是词的基本形式,全宋词中数量最多。试举宋代吕本中·南歌子·《旅思》双调小词为例: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原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三叠词根据形式的不同又分为两类,前两叠的句式、平仄完全相同的叫做“双拽头”,情况相反的叫“非双拽头”。词的段落称“片”或“阕”。两片或是两阕之间没有文字说明,只需空一间隔以示区别即可。而曲一般都是单调,如需多调,篇中加【幺】或【幺篇】。过曲第一个句段比引子首句句段稍有变化者加【幺篇换头】。而对于“幺”字,《辞海》是这样解析的:“后面的”。对“幺篇”的解析为“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的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写作‘幺篇’或‘幺’。”请看张可久的【正宫·小梁州】《春游晚归》小令:

玉壶春水浸晴霞,景物奢华,彩船歌管间琵琶。青旗挂,沽酒是谁家?【幺】夕阳一带山如画,数投林万点寒鸦。曲水边孤山下。游人归去,明月管梅花。

南曲小令中首句比引子首句字数稍有增减者,即须另起一板者,篇头前加【前腔】,过曲首句字数比引子首句字数有增减者,篇前加【换头】。所谓“换头者,即是前腔首句稍有增减,以便下板接调。”请看清代海芝涛的【南仙吕·鹧鸪天】无题小令:

岂惜弓鞋踏砾沙,山阳不患路途赊。雄心尽托乔装扮,杀气全凭暗拨差。【前腔换头】恨张贼害唐家,七兄解救计成咱。愿天得遂龙飞凤,报复他年岂有涯。

四、体制功能。
    每一种韵文体制都有它特殊的功能,都有它特有的表现形式,都有它适宜的表达范围。比如词有一种阴柔之美,宜于抒情写景而不宜于记事言理;宜于述悲而不宜于报喜;可以雅而不可以俗,可以纯而不可以杂,宜于庄重而不宜于徘谐等等。而曲于记述事物发生过程、抒发情怀感慨都可以,用途极广;于悲事喜事直至嬉笑怒骂尤为适宜,情致极放;于典雅俚俗尖新耸听俱可,容量极大;于街谈巷议直说明言,庄谐杂出,态度极活。换言之,词比较严谨,曲比较自由;词比较清丽,曲比较活泼;词比较雅致,曲比较俚俗;词比较含蓄,曲比较畅达。试举宋词元曲各一例,为读者赏之: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海棠香雨污吟袍,薜荔空墙闲酒瓢。杨柳晓风凉野桥。放诗豪,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                                                      -------张可久·【仙吕·一半儿】野桥酬耿子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2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5716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体制功能。
    每一种韵文体制都有它特殊的功能,都有它特有的表现形式,都有它适宜的表达范围。比如词有一种阴柔之美,宜于抒情写景而不宜于记事言理;宜于述悲而不宜于报喜;可以雅而不可以俗,可以纯而不可以杂,宜于庄重而不宜于徘谐等等。而曲于记述事物发生过程、抒发情怀感慨都可以,用途极广;于悲事喜事直至嬉笑怒骂尤为适宜,情致极放;于典雅俚俗尖新耸听俱可,容量极大;于街谈巷议直说明言,庄谐杂出,态度极活。换言之,词比较严谨,曲比较自由;词比较清丽,曲比较活泼;词比较雅致,曲比较俚俗;词比较含蓄,曲比较畅达。试举宋词元曲各一例,为读者赏之: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海棠香雨污吟袍,薜荔空墙闲酒瓢。杨柳晓风凉野桥。放诗豪,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                                                      -------张可久·【仙吕·一半儿】野桥酬耿子春

五、语言风格。
词语大都要求庄重典雅,委婉含蓄,书面成分比较多。口语方言如用在词中总觉得近俗伤雅,不大合词的体制和韵味,而用在曲中便觉得尖新灵动,妙趣横生。因此曲语多以口语为主,以天下通语为主,诙谐滑稽,泼辣尖刻。因此,近人任讷有言:“元曲之高在不尚文言之藻彩,而重用白话,于方言俗语之中多铸绘声绘影之新词,以形成其文章之妙。”从而来造成自然音律的和谐美和大众口味的生动美。再引词曲两例以析之:

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越王宫殿,萍叶藕花中。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                                                             -------牛峤·江城子·无题
                             
一两句别人闲话,三四日不把门踏,五六天不来呵在谁家?七八遍买龟儿卦,久以后见他么,十分的憔悴煞。                                          -------元·无名氏·【中吕·红绣鞋】无题

从上例可以看出,词比较斯文庄重,意蕴含蓄。曲则纯用白描口语,曲中隐藏着从一到十的数字,读起来活泼风趣,毫不牵强。
另外,曲与词的关系还可以从曲牌的使用上看出些端倪。元朝燕南僧人芝庵在其《唱论》中记载:“凡唱曲有地所。东平人唱【木兰花慢】,大名人唱【摸鱼儿】,汴梁人唱【生查子】,漳德人唱【木斛沙】,陕西人唱【阳关三叠】、【黑漆弩】。”这些曲牌其实就是词牌,又如【捣练子】、【卖花声】、【风入松】、【端正好】、【满庭芳】、【点绛唇】、【八声甘州】、【念奴娇】、【秦楼月】······等,都是由宋词转化而来。
以上所述即是散曲与词的异同比较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2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5716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得空时读读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2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5716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4

主题

15万

回帖

42万

积分

副站长

论坛副站长兼中华散曲区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2722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17-11-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赏佳作!问好!
非非是是乱人魂,子夜流星茫路奔。若水思潮催梦远,云睁醉眼看乾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2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5716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读,由其我这样半桶水!

点评

水满则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6 09:39
水满则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6 0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4

主题

15万

回帖

42万

积分

副站长

论坛副站长兼中华散曲区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2722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17-1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马 发表于 2017-11-6 08:12
慢慢读,由其我这样半桶水!

水满则溢!
非非是是乱人魂,子夜流星茫路奔。若水思潮催梦远,云睁醉眼看乾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4

主题

15万

回帖

42万

积分

副站长

论坛副站长兼中华散曲区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2722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17-1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马 发表于 2017-11-6 08:12
慢慢读,由其我这样半桶水!

水满则溢!

点评

哈哈哈哈,满不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1:32
非非是是乱人魂,子夜流星茫路奔。若水思潮催梦远,云睁醉眼看乾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2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5716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满不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30 23: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