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旭

浅谈诗词创作中的用典

[复制链接]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田:九十年前为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村,现为古田镇。古田:因毛泽东于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亲自主持召开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而闻名天下,载入史册。古田会议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于:确立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重申不论任何情况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综上所述,正确用典,既精练了文字,又增加了作品的信息量,既能吸引读者,又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回味和思考一些问题。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另外,诗词创作中要不要用典,一定要根据内容需不需要来决定,选择既要合适典故,更要自然。用典的目的不是为了显摆,而是要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增色和加分。如果为用典而用典,反而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从根本上抓好从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这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为了进一步继承发扬古田会议精神,高举古田会议这面旗帜,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这不是偶然巧合,这是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伟大战略决策。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全面继承和发扬1929年古田会议的政治遗产,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旭 发表于 2018-9-20 06:53
一般地讲,诗词创作中典故的出处或称为来源可分为四个大的类别:第一个是史书类。如《史记》、《三国志 ...

一般地讲,诗词创作中典故的出处或称为来源可分为四个大的类别:第一个是史书类。如《史记》、《三国志》、《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第二个是演义类。如《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第三个是神话故事类。如最典型的《西游记》、《嫦娥奔月》等。第四个是《成语词典》。大凡称为典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信息高度浓缩,普及性强,广为人知。例如中共党史中的南昌起义,《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只要作者在诗词中恰如其分、画龙点睛地引入一句话,一个词语甚至一个人名或地名,读者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即精简了文字叙述,同时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又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地讲,诗词创作中典故的出处或称为来源可分为四个大的类别:第一个是史书类。如《史记》、《三国志》、《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第二个是演义类。如《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第三个是神话故事类。如最典型的《西游记》、《嫦娥奔月》等。第四个是《成语词典》。大凡称为典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信息高度浓缩,普及性强,广为人知。例如中共党史中的南昌起义,《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只要作者在诗词中恰如其分、画龙点睛地引入一句话,一个词语甚至一个人名或地名,读者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即精简了文字叙述,同时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又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地讲,诗词创作中典故的出处或称为来源可分为四个大的类别:第一个是史书类。如《史记》、《三国志》、《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第二个是演义类。如《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第三个是神话故事类。如最典型的《西游记》、《嫦娥奔月》等。第四个是《成语词典》。大凡称为典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信息高度浓缩,普及性强,广为人知。例如中共党史中的南昌起义,《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只要作者在诗词中恰如其分、画龙点睛地引入一句话,一个词语甚至一个人名或地名,读者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即精简了文字叙述,同时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又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地讲,诗词创作中典故的出处或称为来源可分为四个大的类别:第一个是史书类。如《史记》、《三国志》、《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第二个是演义类。如《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第三个是神话故事类。如最典型的《西游记》、《嫦娥奔月》等。第四个是《成语词典》。大凡称为典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信息高度浓缩,普及性强,广为人知。例如中共党史中的南昌起义,《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只要作者在诗词中恰如其分、画龙点睛地引入一句话,一个词语甚至一个人名或地名,读者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即精简了文字叙述,同时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又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地讲,诗词创作中典故的出处或称为来源可分为四个大的类别:第一个是史书类。如《史记》、《三国志》、《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第二个是演义类。如《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第三个是神话故事类。如最典型的《西游记》、《嫦娥奔月》等。第四个是《成语词典》。大凡称为典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信息高度浓缩,普及性强,广为人知。例如中共党史中的南昌起义,《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只要作者在诗词中恰如其分、画龙点睛地引入一句话,一个词语甚至一个人名或地名,读者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即精简了文字叙述,同时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又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旭 发表于 2018-9-20 06:54
在这方面,纵观历史,不乏大家精典之作。

    例如唐代杜牧的吊古之作《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 ...

例如唐代杜牧的吊古之作《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的题目《赤壁》本是一地名。但这一地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孙、刘联盟,打败曹操,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诗的转合二句中涉及三个人物、东风和铜雀两个词。周郎指吴军统帅周瑜;二乔指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当时是顷国美人,大乔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小乔嫁东吴军事统帅周瑜,合称二乔。诗人在诗中并未直接歌颂战争胜利的一方,而用反向思维的方式说,如果当时没有东风帮助周瑜打败曹操,那战争的结果可能就是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曹军大胜,可能二乔就会被曹操掳去,“锁”在铜雀台供曹操玩弄享乐了。众所周知,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而“春深”一词更加深了曹操风流的一面。二乔命运都如此,那吴国百姓生灵涂炭,可想而知了。难怪,“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佳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唐代杜牧的吊古之作《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的题目《赤壁》本是一地名。但这一地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孙、刘联盟,打败曹操,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诗的转合二句中涉及三个人物、东风和铜雀两个词。周郎指吴军统帅周瑜;二乔指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当时是顷国美人,大乔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小乔嫁东吴军事统帅周瑜,合称二乔。诗人在诗中并未直接歌颂战争胜利的一方,而用反向思维的方式说,如果当时没有东风帮助周瑜打败曹操,那战争的结果可能就是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曹军大胜,可能二乔就会被曹操掳去,“锁”在铜雀台供曹操玩弄享乐了。众所周知,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而“春深”一词更加深了曹操风流的一面。二乔命运都如此,那吴国百姓生灵涂炭,可想而知了。难怪,“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佳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唐代杜牧的吊古之作《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的题目《赤壁》本是一地名。但这一地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孙、刘联盟,打败曹操,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诗的转合二句中涉及三个人物、东风和铜雀两个词。周郎指吴军统帅周瑜;二乔指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当时是顷国美人,大乔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小乔嫁东吴军事统帅周瑜,合称二乔。诗人在诗中并未直接歌颂战争胜利的一方,而用反向思维的方式说,如果当时没有东风帮助周瑜打败曹操,那战争的结果可能就是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曹军大胜,可能二乔就会被曹操掳去,“锁”在铜雀台供曹操玩弄享乐了。众所周知,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而“春深”一词更加深了曹操风流的一面。二乔命运都如此,那吴国百姓生灵涂炭,可想而知了。难怪,“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佳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7 07: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