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静心听风

分享清联253~254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203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单纯从下笔角度来看待此联,那么很简单,上联追思杜甫的伟大,下联扣题到草堂本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203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的写作角度是很容易掌握的。难度在于,如何在既定的角度之内展开文字,既不脱离与角度之外,又要写出自身的况味感受。写作的角度只是大致发挥的方向,而具体的个人感慨,才是对联的灵魂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203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朋友都会有一种困惑:我写的对联和别人写的,也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啊,他写回顾历史,我也写回顾历史,他写眼前景物,我也写眼前景物,为什么写出来的对联就没有别人写得精彩,写得耐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203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就在于,大多数朋友,都把写作角度,把对历史的回顾,把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当成了对联的全部,而忽略了代入感,忽略了写作者与所题写景物之间的情感互动,忽略了在这些写作角度内隐含着的情感线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203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情感的文字,只是一堆朽木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8001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3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心听风 发表于 2021-11-3 13:29
联语意境开阔,词采风流,文气伟岸。用问答的口气,既赞美杜子美的诗歌创作成就,又发出“先生亦流寓”的感 ...

见解精到,受益匪浅,浪花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8001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心听风 发表于 2021-11-3 15:02
差不多同样的题目,同样的句式,在同样的地方,问了差不多同样的问题。可以说,上联无论是切入角度还是写作 ...

有独到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8001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心听风 发表于 2021-11-3 15:03
如果把黄鹤楼拉进视角,直接写黄鹤楼如何如何壮观,那么,就会有喧宾夺主的弊端。即使处理得巧妙,也会陷入 ...

见解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8001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心听风 发表于 2021-11-3 15:17
因为立意的不同,所以写作笔法也大有不同。同一个楼阁,用了同一个景物作衬,而写出来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 ...

深深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8001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3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心听风 发表于 2021-11-3 15:33
没有情感的文字,只是一堆朽木而已。

深深地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4 21: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